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355134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备考一体课件 苏教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考纲要求 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2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矫正易错强记长句 重温高考演练模拟 内容索引 课时作业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一 1 物质循环 1 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生物体的等元素 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 特点 反复利用 3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二者进行 相互 不可分割 4 意义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使生态系统中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识梳理

2、C H O N P Ca 生物群落 全球性 循环流动 同时 依存 各种组成成分 2 碳循环 1 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主要以形式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 以形式传递 在无机环境中 主要以形式存在 CO2 含碳有机物 CO2和碳酸盐 2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生产者的和化能合成作用 3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实质是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3 碳循环的破坏 温室效应 1 形成原因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导致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 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 影响 使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

3、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CO2 气温升高 1 有关碳循环的判断 1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2 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3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 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 乱砍滥伐森林 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5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 有关物质循环的判断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2 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3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所以物质和能量是循环往复的 5

4、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 图中甲 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分析 1 甲 乙 丙 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提示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 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 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 甲为生产者 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 所以丙为分解者 则乙为消费者 提示 2 碳在甲 乙 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 在甲 或乙或丙 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 提示在甲 乙 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在甲 或乙或丙 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 提示 3 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提示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

5、能合成作用 d和c代表细胞呼吸 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代表捕食 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 排遗物等提供给分解者 提示 1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 重点剖析 2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联系 1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无机环境 2 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图示中未标出某些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3 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固定太阳能 然后沿共同的渠道 食物链 网 一起进行 4 能量的固定 储存 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 5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 6 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6、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 7 总体上来说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并且同时进行的关系 命题点一碳循环的过程图解分析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C 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 过程 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 D 图中由生产者 和 构成的食物链中 能量流动是单向 逐级递减的 命题探究 答案 解析 解析图中 分别为大气中CO2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中缺少 直接到 的碳循环路径 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呼吸作用 故A项错误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7、生产者通过 如光合作用 固定的 B项正确 图中 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 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C项错误 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D项错误 2 2018 银川质检 如图为生物圈循环过程示意图 甲 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表示呼吸作用B 和 的速率基本相等C 甲 丙 丁构成捕食食物链D 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答案 解析 解析 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表示呼吸作用 A项错误 若碳循环能保持平衡 则 和 的速率基本相等 B项错误 丁是分解者 不能和其他生物构成捕食食物链 C项错误 是群落内部的碳的流动 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项正确 规律方法

8、辨析碳循环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各成分 1 图中双向箭头代表生产者 大气中的CO2 其中其他所有成分都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 即C为大气中的CO2 A是生产者 2 除了C之外 有最多被指向箭头的为分解者 即B为分解者 3 三个图的模式其实一致 复杂的地方在于消费者的划分 图甲中消费者只有D 图乙中消费者有D E 图丙中消费者有D E F 4 图甲蕴含的食物链为A D 图乙蕴含的食物链为A D E 图丙蕴含的食物链为A D E F 命题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3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A B C 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 1 2 3 4 5 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

9、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图1中 B 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B 图1中能表示细胞呼吸过程的只有2 4 5C 如果A发生瘟疫 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 在图2的食物链中 的比值代表兔与狼 生物之间 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解析 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 B是分解者 D是初级消费者 A是次级消费者 A项错误 图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其实质也是细胞呼吸 B项错误 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 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 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使其数量减少 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C项正确 图2中的 和 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

10、同化量 所以 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 生物之间 的能量传递效率 D项错误 4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 部分 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 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代表光能 N代表热能 P代表无机盐 CO2B 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 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C 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 20 D 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答案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 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 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 N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和CO2 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等 A项错误 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 说明秃

11、鹫属于分解者 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 因此图中只有1条捕食食物链 B项错误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 20 但秃鹫属于分解者 C项错误 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项正确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考点二 1 信息的概念 是指日常生活中 可以的消息 情报 指令 数据与信号等 2 信息的种类 特点 来源及实例 连线 知识梳理 传播 相关视频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的辨析 1 涉及声音 颜色 植物形状 磁力 温度 湿度这些信号 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 耳朵 眼或植物光敏色素 叶 芽等感觉上述信息 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2 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

12、 如性外激素等 这一特点 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3 凡涉及 肢体语言 者均属于行为信息 4 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 如深山密林 生物间多依靠 声音 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 5 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 如洪水 瀑布旁 生物多以 肢体语言 这种 行为 进行信息交流 拓展延伸 3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 控制 正常进行 繁衍 种间关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关系 归纳整合 1 变色龙变化体色 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2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3 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 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 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

13、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可以防治有害动物 也可以提高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据图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 1 图中 信息 可来自何处 提示生物或无机环境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否只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提示不是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能发生信息传递 3 从信息传递的方向来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 提示 命题点一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判断1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B 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 金钱豹

14、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 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命题探究 答案 解析 解析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 A项错误 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B项正确 金钱豹尿液散发出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 属于化学信息 C项正确 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D项正确 2 2017 济南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 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B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C 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 解析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动物的

15、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 A项正确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是无机环境或生物 B项错误 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 C项错误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 D项错误 命题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3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 则图甲 图乙 图丙可依次表示A 能量流动 碳的循环 信息传递B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碳的循环C 碳的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D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 碳的循环 答案 解析 解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循环往复 全球性的特点 在生物群落内是单向的 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 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

16、动是单向的 图乙可表示能量流动 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不论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还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是双向的 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 4 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还有信息传递C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答案 解析 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而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的 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三 1 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2 形成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1 基础 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 特点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 知识梳理 结构和功能 负反馈 自我调节 一定限度 3 类型 抵抗干扰 保持原状 恢复 保持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越大 越小 越强 越强 弱 强 4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