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77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考查多侧重于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相结合,世界历史人物也有所涉及。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考查形式上,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体如下表所示:年份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内容

2、设问方式考查内容设问方式考查内容设问方式2019年刘源张(1)贡献(2)体现的时代精神司马相如(1)历史贡献(2)原因郭子仪(1)历史功绩(2)原因2018年华盛顿、罗斯福(1)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2)作用及实质三娘子(1)原因(2)评价唐宪宗(1)原因(2)与唐太宗的共同之处2017年季札(1)原因(2)意义颜回(1)原因(2)原因陈云(1)背景(2)贡献2016年高仙芝(1)时代背景(2)功过郑板桥(1)艺术特点(2)历史背景蔡元培(1)原因(2)特点、贡献2015年丘处机(1)原因(2)意义俾斯麦(1)历史背景(2)评价地方卷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江苏卷和海南卷中的必出考题,江苏卷考查人

3、物为课本内人物,中外历史均有涉及,主要考查人物的思想、特点及评价;海南卷考查则与全国卷模式相同,多为课外人物,主要考查人物的主要主张、贡献及评价等。北京卷中,2017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甘地。浙江选考试卷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基本不单独命制,而是与其他考查内容一起混合命制,以加试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重大考查人物的贡献、评价等。具体情况如下表:年份江苏卷海南卷浙江选考考查内容设问方式考查内容设问方式考查内容设问方式2019年甘地(1)思想、原因(2)启示柯克(1)思想(2)贡献2018年列宁(1)观点(2)简评廖仲恺(1)主张(2)贡献(4月)马克思、恩格斯(选择题);秦始

4、皇;爱因斯坦(11月)甘地(4月)内容、影响;特点、观点;前提、奇迹、精神(11月)背景、意义、影响2017年华盛顿(1)目的、作用(2)品质、贡献颜真卿(1)个人品德(2)原因(4月)克伦威尔;詹天佑(4月)措施;内容、评价2016年李时珍(1)特点、优点(2)特点、地位吴佩孚(1)背景(2)评价(4月)康熙帝评价2015年唐太宗(1)内涵(2)因素(3)评价宋教仁(1)主张(2)作用(10月)孙中山、詹天佑(选择)共同点1(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

5、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 华巅犹抱济时心等(1)根据材料并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答案】(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解析】(1)根据“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得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根据“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7、”得出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根据“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得出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根据“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得出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这些科学家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

8、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答案

9、】(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解析】(1)根据“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得出其是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根据“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根据“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得出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从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等角

10、度去概括。3(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

11、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据旧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答案】(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解析】(1)功绩:根据材料“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可知体现的是平定安史之乱;根据材料“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可知体现的是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

12、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可知体现的是培养人才。(2)原因:根据材料“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可知体现的是身逢时势,勇于担当;根据材料“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可知体现的是忠于朝廷;根据材料“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可知体现的是善于领兵,英勇善战;根据材料“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可知体现的是富有政治智慧。4(2019江苏卷,24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

13、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材料二 (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

14、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答案】(1)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

15、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解析】(1)根据材料“独立后的印度约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印度的国家民族命运及农村经济状况分析甘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从甘地的教育经历及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2)根据材料“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把有责任的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并结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从道德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即可。5(2019年海南卷,26,15分)材料 爱德华柯克(15521634),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