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65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管仲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表明他A.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B.推崇儒家的治国理念C.反对频繁的争霸战争D.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2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自由活跃转为万马齐喑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单一专制C.文化形式由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D.文化完全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3“学者须先识仁

2、。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这一主张出自A.程颢B.孔子C.董仲舒D.王阳明4有学者指出,在李贽眼里,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甚至有时一般“夫妇所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因此他告诫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这表明李贽A.否定“君权神授”B.反对君主专制C.主张人民主权D.重视个性价值5柏拉图曾这样描述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进行独立的理性思

3、考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6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认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一思想A.谴责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D.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7康德说:“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由此可见,康德主张A.权利神圣不可侵

4、犯B.纯粹理性批判C.人非工具D.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8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9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 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况,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B.真实地记载了

5、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D.元杂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0北宋宣和画谱墨竹叙论中强调,绘画要做到“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据此可得出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人画B.专以水墨来作画多半为文人画C.风俗画是北宋绘画的主流D.强调绘画技巧是中国画的特点11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使人们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B.有力地挑战了

6、封建神学创世说C.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生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12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A.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提出人由猿猴进化而来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13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7、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14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C.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15“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

8、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16钱穆认为,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这里钱穆主要强调的观点是A.近百年来中国对外学习始终没有成功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不应互相学习C.中国对外学习的道路必然会遭到失败D.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不应该盲目抄袭17近代学者林纾说:“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18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

9、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但在1924年的演讲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共合作形成B.农民运动的高涨C.民主革命发展D.民族主义成主流19毛泽东说:“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看到的希望和可能是A.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B.打倒列强除军阀C.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D.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20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

10、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21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B.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22李白

1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跃跃欲试,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惴惴不安,都体现了中国人亲身遨游太空的梦想。我国实现这个梦想的标志是A.“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B.“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C.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D.“嫦娥三号”准确入轨23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A.我国工业化建设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24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12、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百家争鸣C.百花齐放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5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6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长年累月与天灾人祸进行着抗争,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1931年,该小说一经

13、问世,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该书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这一现象A.反映了美国人身陷危机积极应对的精神B.说明了现代主义文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C.表明了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D.体现了对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深切同情2719世纪70年代某画家写道:“现在庄稼汉是鉴定人,因此必须表现他们的利害关系。”由此可推断,他的绘画风格应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28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A.感到困惑和迷茫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C.

14、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对工业化文明的赞美29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缘于孟子认为“兼爱”思想A.宣扬积极救世情怀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C.违背宗法等级观念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30戊戌变法高潮之际,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他在书中指出:“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这表明他A.反对维新变法B.鼓吹思想启蒙C.批判传统文化D.主张托古改制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 柴荣青年时办事谨慎,为人厚道,

15、曾与一商人到江陵(今湖北荆沙)贩卖茶货。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深知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姑父郭威死后,柴荣即帝位,是为(后周)世宗。他率军亲征,大败北汉刘崇军。战后,他针对战场上所暴露的问题,大规模整编禁军。“复命总戎者,自龙捷、虎捷以降,一一选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且减冗食之费焉。”显德二年(955年), 柴荣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庄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显德五年(958年),制成均田图,又派“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租税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赋。此外,柴荣在漕运和铸钱等方面也作了一些变革,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结束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柴荣认为自己“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常惧昏蒙,不克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