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5047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考点1 碳的几种单质性质和用途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碳原子以立体网状结构排列的金刚石为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常用作玻璃刀、钻头、装饰品等。碳原子以细鳞片状结构排列的石墨为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固体,质软,有滑腻感,能导电。常用作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木炭、活性炭都有一定的吸附性。其中活性炭吸附能力更强,常用于防毒面具、冰箱除臭剂、净水剂等。碳原子排列形似足球的C60可用于材料科学和超导体等。2.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

2、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考点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稳定) 。可燃性:充分燃烧 C + O2 CO2 ; 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 。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2Cu + CO2 ( 冶金工业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焦炭还原氧化铁 3C+2Fe2O34Fe +3CO2 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 C + CO22CO 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

3、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过氧化氢制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 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

4、水,如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考点4 二氧化碳的性质1.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 无 色 无 味 气 体。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变成液态二氧化碳,甚至固态二氧化碳(又叫 干冰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大 ,可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能 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 支持燃烧 ,不能 燃烧 ,不能 供给呼吸 (因此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之前应做 灯火 试验

5、,但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而非CO2)能与碱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方程式: CO2+2NaOH = Na2CO3+H2O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二氧化碳的用途:利用 CO2不能燃烧,一般也能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可用于灭火。利用 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 的性质,作制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利用 CO2

6、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的性质,作温室里的气体肥料。利用 CO2能溶于水且加压其溶解能力增强 的性质,制汽水。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1)CO2的来源: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2)消耗CO2: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3)温室效应:产生: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防治: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的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节约纸张、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危害:考点5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2)难溶于水;

7、 (3)密度比空气略小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现象: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放出大量的热。点燃 原理: 2CO+O2=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原理:CO+CuO=Cu+CO2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注意:尾气处理:因为CO有毒性,未反应完的CO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

8、中,所以CO还原CuO的实验多了处理尾气的装置,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和吸收CO2,最右边燃着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将CO燃烧,转化为无毒的CO2,防止CO污染空气。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3)毒性:3一氧化碳的用途: (1)作燃料;(2)也炼金属。(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考点6 知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如可燃物的燃烧。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2含氧化合物里的 氧 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3初中阶段常见的还原剂

9、:H2、C、CO;常见的氧化剂:O2、CuO、Fe2O3等。考点7 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检验现象及结论检验依据(化学方程式)O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气体的容器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O2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2Ca(OH)2+CO2=CaCO3+H2OH2CO、CH4分别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且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该气体是H2;若烧杯壁上没有水滴出现,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若烧杯壁上既有水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又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H42H2

10、+ O2 2H2O2CO + O2 2CO2CH4+2O2CO2+2H2OCa(OH)2+CO2=CaCO3+H2O考点8 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制法的比较表:O2CO2实验室制法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理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 2H2O2 2H2O+O2 原理2:高锰酸钾制O2 2KMnO4K2MnO4+MnO2+O2 原理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O2 2KClO32KCl+3O2 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原理1用固液反应不加热型原理2和3用固体反应加热型用固液反应不加热型收集方法 排水法 或 向上

11、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将 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集气瓶 中 ,若 木条复燃 ,说明该气体是O2将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 ,若 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气体是CO2验满方法排水法:若观察到集气瓶口冒出 大气泡 时,说明O2已收集满将 燃着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 木条熄灭 ,说明CO2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 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 口 ,若 木条复燃 ,说明O2已收集满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注意】1用KMnO4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2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3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快慢。4可通过调节活塞(或弹簧夹)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操作简单,有孔塑料板使用方便。5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当用排水法收集加热反应制出的气体,在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6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要在集气瓶口进行气体验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