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4905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word.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1.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 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近代化 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

2、必要前提和基础 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2.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腐败腐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括各级官员行为的腐败,二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日益腐败,以皇帝为首的皇家贵族奢侈无度;各级官吏更是争相仿效,以权谋私,肆掠民财,“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2)经济技术落后尽管中国古代经济技术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则是不争的事实。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完成了两次科技革命,在动力、能

3、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科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手工劳动为主,根本没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社会生产力低下,清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由此导致军队武器装备落后。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A、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然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拜上帝会虽然在太平天

4、国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起义农民的事业带来了危害。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甚至认为“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统”,梦想以虚幻的力量代替农民起义者自身的努力。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B 、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

5、。资政新篇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C、 农民阶级自身有难以克服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和狭隘性等弱点,这使得他们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也未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巢窠。建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领导集团自身腐败、贪图享受,内部无法长期保持团结,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这都表现除了目光短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很正确的。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

6、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D、太平天国也未能全面地对待儒学。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而对四书、五经的删改,却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反而把儒学中强调的封建等级思想和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4. 洋务运动的评价意义:(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7、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 启示: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历史作用:(1)现实意义。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

8、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书籍,内容浅近,但它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

9、主流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但它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4)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

10、社会风气的改变。5. 维新运动的意义(1)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了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破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在维新派的推动下,“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相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

11、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2)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只有变法才能御侮图存。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他们鼓吹民权

12、并开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它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4)开启了社会新风。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了许多新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6. 同盟会及其纲领同

13、盟会从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05年7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

14、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民族主义的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在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

15、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7.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