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354884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何谓麻疹 是由病毒引起的 有高度传染性的 有疫苗可预防的发疹症 虽然普遍认为是儿童的疾病 但易感者不 分老幼 都可能受染 6 的患者可并发肺炎 而在麻疹死者中 60 死于肺炎 脑炎 中耳感染 惊厥也 可能发生 如婴幼儿感染麻疹 可能很危险 麻疹感染途径 如既往未感染麻疹又未疫苗注射 就可能感染麻疹 感染是由于接触了患者或咽分泌物导致 麻疹极易 传播 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 麻疹有哪些症状 一般分为二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发热 流涕 咳嗽 第二阶段出现红疹 可持续至少4 天 皮疹一般 出现于脸 后蔓延至全身 发疹期除咳嗽 结膜炎 流涕 还可伴有高热 麻疹何时出现症状 一般在接触病毒

2、后10 天开始发热 流涕 咳嗽 病程可7 18 天不等 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 7 天出现 麻疹传染期多长 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 天内有传染性 麻疹有否预防疫苗 有 凡 1995 年后出生 未患麻疹的人必须接种疫苗 麻疹患者是否需要隔离 是 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 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 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 天 小儿麻疹如何预防 预防 知道了发病原因也就能更好的预防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引起 麻疹病人是麻疹 的主要传染源 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眼 口 鼻 咽及支气管的分泌物中 当麻疹病人打喷嚏 说话或 哭叫时 病毒可随着唾液飞沫喷射出来 飘浮在空气中 如果这种含有病毒的飞沫

3、被易感者吸进呼吸道 就 会被传染上麻疹 同一家庭 同一幼儿园 同 班级的小儿 因为接触多 最容易受到传染而患病 在电影 院 公共汽车 娱乐场所与麻疹病人短时间接触 也能造成传染 如果接触了病人刚刚用过的手巾 玩具等 也有传染上麻疹的可能 在照顾了麻疹病孩后 不注意消毒又去照顾别的孩子 也会造成传染 生活调理 1 对麻疹患儿应早发现 及时隔离 及早治疗 隔离患儿不要出门 易感小儿不串门 2 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恢复 并可减少并发症 有的患儿护理得当 可不治而愈 如果护理不当 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 室内温度要适宜 不可忽冷忽热 保持空气 新鲜 灯光要柔和 避免强光

4、刺激眼睛 4 给患儿勤翻身和擦洗皮肤 注意清洁口鼻 如果眼眵过多者 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擦洗 5 供给患儿足够饮水 在出疹期给于清淡易消化食物 进入恢复期应 及时适量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 6 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麻疹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控制传染源 对患者要坚持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若有合并症及时送医院治疗 病人隔离 至发疹后 天 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10 天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宣传 做到 三晒一开 即晒被褥 晒衣物 人常晒太阳 开窗换气 室内 保持清洁 空气流通 避免人群集会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 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应医学观察21 天 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

5、种 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 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 注射丙种球蛋白 一般认为接触病人 日内应用足量注射 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 日后或用量不足 也可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4 按国家计划免疫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发生于有疫苗免疫史者 感染麻疹病毒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临床经过 少部分症状典型 不典 型麻疹还有先出现肺炎 咽峡炎 喉炎等后出现皮疹的表现 或可表现前驱期很短 仅 天 或很长 可长 达 天 也有出疹前期卡他症状不典型或在此期不发热或始终无口腔黏膜斑 若无肯定的流行病学依据 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需要实验室确诊 实验室诊断依据为血清麻疹抗体的检测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 麻疹的

6、预防主要有那些 1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抗病能力 2 隔离患者 麻疹传染力强疹后5 天 托儿所 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 对接触者应 进行隔离观察2 3 周 如无症状 才能回班活动 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 30 分钟 医 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 或在户外活动20 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3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尤其是医院 少串门 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不挑剔食物 多喝开水 5 自动免疫 8 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 12 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即使 得病 病情也较轻 6 被动免疫 在麻疹流行期间 对没

7、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 体弱易感者 在接触患者5 天以内 肌肉注 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麻疹 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以发热 流涕 眼结合膜 炎 咳嗽 口腔粘膜班及周身班丘疹为其临床特征 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从潜伏期最后1 2 天至出疹后 5 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呼吸道吸入为主要的传 播途径 患者的口 鼻 咽 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 并随飞沫排出体外 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四季均有可发病 以冬春季最多6 个月至 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再次发病者极少 近 年广泛采用减毒麻疹疫苗作预防注射

8、 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麻疹病毒随飞沫进入被感染者的鼻咽和眼或直接被吸入气管 支气管 在局部的上皮细胞内繁殖 并经 过淋巴管内的流动细胞到达局部淋巴结 继续繁殖并扩散到血流 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进入血中淋巴 细胞后被送到全身的淋巴组织 肝 脾器官 在这些组织和器官广泛增殖后再次进入血流 导致第二次病毒 血症 引起广泛病变 全身皮肤和粘膜的毛细管内皮细胞亦被麻疹病毒所感染 抓好计划免疫 提高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 12 天 6 12 应血清被动免疫后 有的可延长至3 周 前驱期 2 4 天 表现为高热 眼结合膜有充血 怕光 流泪 流涕 咳嗽 喷嚏等卡他

9、症状 并伴全身不 适 发疹期为 3 5 天 起病后第4 天开始发疹 初见于耳后 发际 颜面 尔后迅速蔓延到颈部 上肢 躯干及下肢 直达手心足底 约经2 3 天 遍及全身 皮疹以玫瑰色斑丘疹为主 压之褪色 大小不等直径 2 5mm 疹盛时可互相融合 颜色渐转暗 皮疹在2 5 天内出齐 出疹高峰时中毒症状加重 体温高达40 度 神萎倦怠 昏睡终日 或烦躁不安甚而惊厥 颈淋巴结 肝 脾均肿大 成人麻疹患者的中毒症状常比 小儿为重 皮疹多密集 但继发细菌感染者较少 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 轻型 重型 异型四型麻疹 1 典型麻疹 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 此型分三期 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 咳嗽 流

10、 涕 畏光 流泪 结合膜充血 2 3 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 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的麻 疹粘膜斑 出疹期 病后3 4 天 发热增高 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直径为1 3mm 大小的淡红色斑丘 疹 逐渐蔓延至颈部 躯干 直至四肢 疹间皮肤正常 压之褪色 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 此期全身中毒 症状加重 可出现惊厥 抽搐 谵妄 舌尖缘乳头红肿似猩红热样舌 体查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 重者 肺部可闻湿罗音 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 恢复期 出疹高峰后 发热渐退 病情缓解 皮疹依出 疹先后顺疗隐退 留有棕褐色斑痕 1 2 周消失 整个病程约 10 天 成人麻疹较小儿重 发热高 皮疹多 但并发肺炎者

11、少 2 轻型麻疹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 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 发热低 上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粘膜斑 不明显 皮疹少 并发症少 3 重型麻疹病情重笃 高热 谵妄 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 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 皮疹为出血 性 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4 异型麻疹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 我国用减毒活疫苗 故此型很少见 恢复期为 2 3 天 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 食欲增加 一般热退后2 3 天周内退尽 整个病程约2 周 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 心肌炎 喉炎及耳炎 其它可发生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心血管机 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麻疹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抵抗力较弱 加热56 3

12、0 分钟和一般消毒剂都能使其灭活 对日光及紫外线敏感 在流行期间 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 做到 病人不出门 医药送上门 直到出疹后 5 天 托儿所 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 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 3 周 如无症状 才能回班活动 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 30 分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 去外衣洗手 或在户外活动20 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3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尤其是医院 少串门 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不挑剔食物 多喝开水 5 自动免疫 8 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 12

13、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即使 得病 病情也较轻 6 被动免疫 在麻疹流行期间 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 体弱易感者 在接触患者5 天以内 肌肉注 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麻疹 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以发热 流涕 眼结合膜 炎 咳嗽 口腔粘膜班及周身班丘疹为其临床特征 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从潜伏期最后1 2 天至出疹后 5 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呼吸道吸入为主要的传 播途径 患者的口 鼻 咽 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 并随飞沫排出体外 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四季均有可发病 以冬春季最多6 个月至 5 岁小儿发病

14、率最高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再次发病者极少 近 年广泛采用减毒麻疹疫苗作预防注射 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麻疹病毒随飞沫进入被感染者的鼻咽和眼或直接被吸入气管 支气管 在局部的上皮细胞内繁殖 并经 过淋巴管内的流动细胞到达局部淋巴结 继续繁殖并扩散到血流 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进入血中淋巴 细胞后被送到全身的淋巴组织 肝 脾器官 在这些组织和器官广泛增殖后再次进入血流 导致第二次病毒 血症 引起广泛病变 全身皮肤和粘膜的毛细管内皮细胞亦被麻疹病毒所感染 抓好计划免疫 提高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 12 天 6 12 应血清被动免疫后 有的可延长至3 周 前驱

15、期 2 4 天 表现为高热 眼结合膜有充血 怕光 流泪 流涕 咳嗽 喷嚏等卡他症状 并伴全身不 适 发疹期为 3 5 天 起病后第4 天开始发疹 初见于耳后 发际 颜面 尔后迅速蔓延到颈部 上肢 躯干及下肢 直达手心足底 约经2 3 天 遍及全身 皮疹以玫瑰色斑丘疹为主 压之褪色 大小不等直径 2 5mm 疹盛时可互相融合 颜色渐转暗 皮疹在2 5 天内出齐 出疹高峰时中毒症状加重 体温高达40 度 神萎倦怠 昏睡终日 或烦躁不安甚而惊厥 颈淋巴结 肝 脾均肿大 成人麻疹患者的中毒症状常比 小儿为重 皮疹多密集 但继发细菌感染者较少 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 轻型 重型 异型四型麻疹 1 典型麻疹

16、 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 此型分三期 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 咳嗽 流 涕 畏光 流泪 结合膜充血 2 3 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 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的麻 疹粘膜斑 出疹期 病后3 4 天 发热增高 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直径为1 3mm 大小的淡红色斑丘 疹 逐渐蔓延至颈部 躯干 直至四肢 疹间皮肤正常 压之褪色 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 此期全身中毒 症状加重 可出现惊厥 抽搐 谵妄 舌尖缘乳头红肿似猩红热样舌 体查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 重者 肺部可闻湿罗音 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 恢复期 出疹高峰后 发热渐退 病情缓解 皮疹依出 疹先后顺疗隐退 留有棕褐色斑痕 1 2 周消失 整个病程约 10 天 成人麻疹较小儿重 发热高 皮疹多 但并发肺炎者少 2 轻型麻疹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 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 发热低 上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粘膜斑 不明显 皮疹少 并发症少 3 重型麻疹病情重笃 高热 谵妄 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 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 皮疹为出血 性 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4 异型麻疹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 我国用减毒活疫苗 故此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