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354875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小猴子下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 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相关图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出示猴子的图片: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猴子下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2.自由读,圈画生字。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小猴子下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2)读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排一排吗?(3)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5)齐读课文。会认字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猴 结 掰 扛 满 扔 摘 捧 瓜 抱 蹦 追2.识记生字。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满”是前鼻音,“扛、扔、捧、蹦”是后鼻

3、音。“摘”是翘舌音。另外,读好多音字:“结”在文中读“”,组词为“结玉米”,还有一个读音是“”,组词为“冻结”。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块 非 常 往 瓜 进 空2. 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1)加一加:“土”加“夬”是“块”。“”加“冖”加“吊”是“常”。“穴”加“工”是“空”。(2)换一换:“连”字的“车”换成“井”就是“进”。“住”字的“亻”换成“彳”就是“往”。3.师重点指导“常、瓜、空”。“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

4、上下重心要对正。“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捺的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 “空”为多音字,在文中读“”,组词为“空手”,还有一个读音是“”,组词为“空闲”。4.读读写写:块:土块、石块、方块 常:非常、常常、正常往:来往、以往、过往 瓜:瓜地、西瓜、瓜果进:进去、进入、进行 空:天空、空手、空心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2.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课堂

5、板书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自学生字就不那么困难了。我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想象说话。2.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3.积累“又( )又( )”的词语。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想象说话。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积累“又( )又( )”的词语。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复习旧知巩

6、固字词(5分钟)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指导读好这些名词: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强调“桃子、兔子、猴子”中“子”的轻声。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1.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本课中,小猴子做了很多事情,请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掰、扛、扔、摘、捧、抱、追(2)小游戏:你来做我来猜。(3)看着图画选以上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预设1: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预设2: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4)小猴子下山以后先后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2.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1

7、自然段。(2)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小猴子来到了一块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是“又大又多”的?我们看到架上的黄瓜又大又多。我们看到地上的西瓜又大又多。(3)指名读,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怎么做的?高兴吗?指导朗读,练读,读出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高兴的心情。齐读第1自然段。3.学习第25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小猴子又看见了什么?(2)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 ),就( )。”的句式叙述第2自然段。(3)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 ),看见( ),就( )。(4)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5

8、)(出示第4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续2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能抱回到山上吗? 他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出示,学生读:小兔子跑进森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6)积累 “又( )又( )”的词语4.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类似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又细又软、又长又细、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香又脆、又白又嫩、又尖又细、又高又大、又高又壮)练读词语。拓展运用。(1)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 )又( )”来说一些词语吗?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又( )又( )”的方式来说一说它

9、吗?(2)选一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5.总结延伸。(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没有吃的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他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课文讲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他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将一事无成。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师: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阳明天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小猴子又下山了,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尝试接着往下编一编吧!课堂板书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小猴子的心情由下山时的非常高兴到最后非常的沮丧,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教学效果非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