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354872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重难点】1.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2、。【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搜集资料。【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实物创境,激发兴趣师:看,谁来了?(展示小猴子)这只小猴子和妈妈住在山上,山上空旷旷的,一点也不好玩,小猴子闷坏了。于是,小猴子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妈妈同意他下山去游玩了。今天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启了,想去看看吗?师:谁来读课题?你来。你还注意了轻声呢。“子”放在其他字后面作为事物名称用时,都读轻声,本课中的桃子、兔子的子都要轻轻读。谁再读?一起齐读课题。师: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活动体验,识记生字下山之前要先通过猴子妈妈的考验,你们做好准备接受考验了吗?1. 第

3、一关:生字宝宝我来读。(1) 师:生字带着拼音小帽子出现在第一关,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吧。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一下?生:领读。(评价:小老师自信大方,真不错!)(2) 师:一阵风吹来,把拼音小帽吹跑了,你还会读吗?同位互相读一读吧!(展示一组)我们一起读一读!(3)师:下面难度升级了,老师请来了放大镜,仔细看,放大镜对准谁了?(放大镜找生字)请你大声读出来,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用放大镜制造放大和探照灯效果,趣味认读生字。)师:顺利过关,接下来来到第二关。2第二关:多音字我来辨。(1)师:同学们,这些生字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对!就是它,你来告诉大家它的两个读音吧?你说。 师:(出示读

4、音)你知道的真多,就是这两个读音。那,什么时候读一声,什么时候读二声呢?师:看看这个图(抹去图片蒙层)这是什么?生:生字打结了。(评价:表示打疙瘩、结束的意思讲时,读二声,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一起读一读。)师:再看,你看到了什么?(抹去图片蒙层) 生:树上结了苹果。(把话说完整。评价:表示果子成熟了的意思讲时,读一声。)你读给大家听一听,一起读读吧。(2)师:“结”字回到了课文的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谁来读一读?出示:玉米结的又大又多。(指生读句子。)小结:你看,想想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读词语,也能帮助我们区分多音字读音呢。师:顺利通关,离下山越来越近啦。3.第三关:动作我来演。(1) 师

5、:同学们,本课的生字里有很多都是表示动作的,你找到了吗?你来说说。(2)师:对啦,找的太准确了,真是火眼金睛啊。就是这些动作,那,你会这些动作你会做吗?小组为单位做一做吧。(随手拍,投屏。)师:你看这是同学们做的动作,你能猜一猜他做的是什么动作吗?你来猜。生:抱。(推进:你能用这个动词说句话吗?)(评价一:用得很准确呢。评价二:你很会说句子。)(3)师:小猴子也做了这些动作,谁来把这些动词送回到小猴子身边吧。你来。(生拖拽生字。)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这里面有一些是手部的动作,有些是脚部的动作,怎么区分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走之底”、“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画

6、笔标画。)评价一:你真会思考。评价二:你真爱动脑筋。)师:那这个呢,对呀,有个手呢,也是手部的动作。两个手把一个物品分开,就是掰。小结:同学们,借助偏旁,分类识记,也是我们识记生字的小妙招呢。师:还剩最后一关啦!4. 第四关:生字我会写。师:这就是本课要会写的字,他是谁?对啦!竖提点是果实,这三笔是瓜的藤蔓。那,像这样结在藤蔓上的瓜你还知道哪些?这些都属于瓜类。一起读。(拖拽四种瓜)师: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着一起书空一遍。注意看,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提,从左上格起笔,不要压竖中线,第四笔点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最重要,仔细看,它从哪里起笔,(标画)是的,在竖提上起笔,你看清楚

7、了吗,先描一个,再写一个。注意一尺一拳一寸,头正肩平足安。师:同学们,你们看,他们写的怎么样?(投屏)学生评价。三、整体感知,感悟道理1.第一站:玉米地里掰玉米。(1)师:经过一番努力,同学们闯关成功啦,我们就跟着小猴子一起下山吧!(出示小猴子下山路径图,创设情境)小猴子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请摆好读书姿势,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开始吧!生:来到了玉米地里,掰了一个玉米。(2)师:(超链接到玉米地,出示又大又多的玉米)你来看什么样的玉米?你能用“又 又 ”说说吗?生:玉米又大又多。(推进:小猴子,你是什么心情?)师:(出示第一段文本)那你来读一读。(3)师:

8、(超链接到路径图)(出示句式:小猴子来到 ,看到 ,就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生:小猴子来到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拖拽玉米到小猴子身边。) 师:是呀,小猴子收获了一个大玉米。2.第二站:桃树下摘桃子。(1)师:他扛着玉米来到了桃树下,(拖拽小猴子和玉米)他又看到什么了?师:(超链接到桃树图)你来看,什么样的桃子?(拖拽变大)生:又红又大。(推进:再看看。)(克隆桃子)生:满树师:小猴子,你是什么心情?谁来读读?(2)师:老师也想读一读。(朗读展示加表演)你也这样读一读。生朗读表演。(3)师:(超链接到路径图)你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小猴子来到

9、桃树下,看到了又红又大的玉米,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扔掉玉米,拖动桃子到小猴子身边。)3.第三站:西瓜地里摘西瓜。第四站:回家路上追兔子。合作学习(1) 师:刚才我们结合图片和句式,学习了小猴子在桃树下的故事,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一学小猴子和西瓜、小兔子的故事吗?开始吧。(2)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你们来。你来说,你来操作。师:他们说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句式说得非常完整。)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吧。(3)师:这个小组关键词抓得非常准确,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多么可爱呀。师:蹦蹦跳跳是一个AABB形式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呀?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干干净净。(评价,是呀,这样两

10、个字叠在一起,程度就加深了。)师:谁来读一读?四、整合信息,感悟道理1.为何空手而归?(1)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看看,小猴子下山后都收获了什么?(出图:玉米、桃子、西瓜)你能用这样的形式说一说吗?师:你能用样的形式说说其他水果吗?(拖拽香蕉、草莓)问一问,再咬一口尝一尝。生:又香又甜的草莓。(评价一:你真会想象。评价二:是你最爱吃的水果是吗?)(2)师:小猴子今天可真开心啊,可是(出小猴子背影)这是怎么了?生:他空着手回家去了。(推进:你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最后一段文本)师:是呀,他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师:对啊,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扔了,又红又大的桃子他扔了,又大又圆的西瓜他也扔了

11、。师: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你说。2.故事再续(1)师:假如小猴子追到了小兔子,后面会发生什么?小猴子会不会带小兔子回家呢?你来猜猜。师:为什么不会呢?生:他又看到大草莓了,就扔了兔子。(2)师:同学们,小猴子到底喜欢什么呀?他想要什么呀?生:他想要下一个。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生:三心二意的小猴子。师:那你知道他为什么空手而归了吗?师:没有目标,走一步看一步,终归会是一场空。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三心二意。我们也要从小猴子身上吸取经验,做一个一心一意,有始有终的人。(3)师:结合图片,给你的同桌讲讲这个故事吧。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知道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三心二意。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