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354863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和板书设计 1、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

2、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人文理“观潮”。a.导入。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

3、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二、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

4、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状)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的水墙”这样的场面。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

5、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的,是吗?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

6、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三、深悟“奇”,回归整体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第二课时一、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

7、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分小组读段落。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二、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4.练习课堂作业。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