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54815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华为投身企业业务市场,前途如何?拥有20年的运营商市场经验,在全球市场上叱咤风云,却在两年前开始投身成熟的企业业务市场,一个陌生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对华为而言,这是最好的时机还是最坏的时机?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马悦的回应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为“华为各方面积累达到最好的状态,是业界最完善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政企市场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广阔”。华为内部将企业业务的转变称为“二次创业”。原来从事运营商业务的2000名员工投身企业业务。在2013年初华为确定组建的三大业务组团中,包括面向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商网络业务、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消费终端业务和面

2、向政企行业市场的企业业务,其中企业业务是华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和重点投入增长点。在企业业务市场上,华为坚持集成的战略不动摇,积极与各行业的大集成商合作,向市场提供整合企业网络、企业无线等在内的5条产品线和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在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各领域均取得快速增长,增长势头良好,国内政企市场会迎来信息化建设高潮。”马悦表示。Orange迎击全球网络市场挑战最近两年,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在企业网络部署正面临新的挑战。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旭东表示,Orange获得的信息表明,

3、网络正在成为企业IT基础架构平台中的基础;而企业网络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数据,还呈现视频等多媒体的大流量趋势;BYOD开始兴起,对企业网络的移动和安全性产生重大挑战;此外,云计算正在影响企业IT服务交付的方式。面对以上应用趋势,李旭东表示,Orange提供应用性能监控、应用性能分析、性能优化等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全球性企业对网络的要求;其次,为了支撑来自数据以外的多媒体传输的流量需求,Orange推行新型的网络架构、以及应用IPV6等新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多媒体应用。同时还推出针对BYOD的完整解决方案,可以让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安全接入企业网络,并且通过云服务,保障企业用户通过可靠安全的网络

4、连接在一起。“市场反馈很积极,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李旭东表示。展望未来,全球化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到非洲拓展市场。李旭东走访非洲发现,那里处处在进行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挖掘机等设备供应商都来自中国。“Orange是非洲市场上步伐最快的运营商,我们和客户的发展步调一致,在那里依然可以提供完整的ICT基础架构服务。”他表示。中国车联网,将迎来爆发期中国和欧洲的车联网市场有何迥异?“在中国一说到车联网,人们想到的是乘用车,但是车联网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德国电信大中华区总裁赵楚泓表示。十年前,德国电信已经开始为大众的重型卡车部提供基于卡车的追踪和控制服务。德国电信

5、甚至还为德国的公交车提供远程监控,这些都是车联网在细分行业中的应用。此外,在中国,人们谈论车联网,主要专注于车联网后端管理平台的构建以及相关运维业务。而在欧洲,德国电信为欧洲车企打造的车联网服务,主要提供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车联网服务。“我们构建从前端的车载到中间的无线通讯的渠道,还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平台,在车联网后端提供基于云计算平台上的运营支持。”赵楚泓表示。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车联网业务模式在产业链上的博弈,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以致阻碍车联网市场的整体发展。不过过去一年来,车企在整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已经呈现很大的挑战,用户市场对于单一品牌汽车的忠诚度在下降,车企迫切希望了解最终驾驶者的

6、一手资料,对车联网应用自然产生实际需求。“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车企的变革会加速,未来的12个月将进入真正的车联网爆发期。”赵楚泓表示。云之家,变革了谁?两年前,金蝶推出企业级社交平台云之家,希望助力公司向互联网转型,它的变革之途是否顺利?金蝶集团副总裁兼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王天宇透露,最初的第一个10万用户,他们花费6个月的时间积累,不过到了今年5月20日,这个团队成立两周年的时间,云之家的企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0万,入驻企业数量近3万,“客户对这个平台的认可度在快速攀升”。在云之家的客户群中,既有像海尔、万科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有中小企业,“凡是关注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协作的企业,都可以考虑这个

7、平台。”王天宇表示。通过对入驻云之家的企业的观察,王天宇发现,虽然企业仍然保持梯状型的管理架构,因为企业必须有一个最高决策者决定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发展,“不过人们的交互更加频繁和激烈,逐渐形成网状型互动,企业的层级不再那么刻板,企业的运营效率也提高了。”王天宇认为,当企业的信息汇聚之后,还需要逐层的下沉,并持续产生良好的交互,因此企业社交平台的整体设计要求很高,这是云之家不同于新浪微博等个人社交平台的区别。未来金蝶希望将这个平台做到极致,甚至将其与外界的公共平台连接起来,“我们会寻找大量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开发,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需求。”王天宇表示。业务移动化的未来强劲的市场趋势令吴越非

8、常兴奋,仅仅是在去年,很多企业还在探讨,如何管理好那些被带到企业中的个人移动设备,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而到了今年,这些企业已经纷纷开始主动使用移动技术,推动业务移动化。吴越是联想IT管理服务售前支持及业务总监,在他看来,从消费市场快速崛起的移动应用和产品,正在重构企业基因,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市场即将井喷。业务移动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加速企业决策,改善客户服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特别是在物流和金融等行业,已经有了大量真实案例。交通银行的客户代表们,正在通过平板电脑,为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按照银监会要求,过去,金融业务必须在营业场所办理。现在,客户代表来到客户身边提供服务。对于银行而言,

9、依靠客户端的实时交互,后台处理中心的绝大部分工作被简化了,信用卡办理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对于客户而言,信息泄漏的危险降低了,个人信息会被实时上传到数据中心。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推进业务移动化呢?吴越分析,首先要优化和梳理业务流程,分析哪些业务,那些环节,可以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其次要构建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开发移动应用,整合硬、软件资源,甚至是云计算能力;最后,在业务移动化之后,平台需要运营、维护和管理。在业务移动化的过程中,企业会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终端操作系统的复杂性,移动业务的安全,移动平台与现有系统的融合等等。吴越建议,CIO们主动去拥抱技术变革。先于竞争对手做出改变,就有可能

10、在市场竞争中抓到先机。他介绍说,联想拥有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覆盖从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移动化。技术井喷年代的CIO挑战云计算、大数据、BYOD、物联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念,CIO应当如何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所有的新技术都有价值,只有那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对于CIO而言,首先要抽丝剥茧,找到合适的技术,随后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其快速融入到企业IT系统之中:既保证此前IT投资的可持续性,又保证新技术能够发挥最大价值。针对这些挑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苗峰分析道,在技术井喷的年代,“平台化”是一个重要趋势。他解释道,技术环境

11、和经济环境都在快速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对IT系统的不断升级和调整,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快速发展。为此,企业需要一个大的信息化平台,支撑各个系统的高效协同,支撑数据的实时分析、终端的多元化,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引入等各种要求,并保障新投资系统和原有系统都能够发挥效用。苗峰介绍说:“用友多年来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经验积累,开发的各种产品,都汇聚到了平台之上。平台上的内容,涵盖了现代企业IT建设的各种需求。”他说,“用友也将时刻洞察全球最新技术,并将其融入到平台中,通过平台,客户能够快速享受到技术成果。”此外,平台对客户和第三方合作伙伴是开放的,客户可以自己在平台上构建应用,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合作伙伴的引入,

12、会使得交付工作更加完美。云里的机遇在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谢恩伟看来,云时代的CIO们将更容易从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话语权。微软公司此前调研发现,传统企业中的IT经费,70%80%被用于系统维护,只有20%30%用于业务创新。这也定位了CIO们的工作范围:更多限于IT本身,而并非真正成为企业的一个决策者。谢恩伟分析,云计算帮助企业降低了IT成本,CIO们有了更多的资金做业务创新;云计算也加快了企业中各种应用开发和部署的速度,让CIO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云不仅仅是CIO们的机遇,也是微软的机遇。技术变革与商业创新互为促进,各种个人设备大量进入企业,不论是消

13、费者用户,还是企业级用户,对用户体验,对移动互联,对社会化互动等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微软也逐渐转变成为了一家“硬件+服务”,或者说“云+端”的企业。过去的一年,是微软极为重要的转型之年。经过多年的准备,在端的领域,微软发布了Windows 8、Surface、Windows Phone 8、Xbox One等软硬件;在云的领域,除了Office 365、云加速器项目外,微软在上海搭建了公有云,在上线的12小时之内,注册企业和开发者超过了5000个。“三年前刚开始谈公有云或私有云的时候,更多的还是概念,而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用户实例。”谢恩伟表示,微软既是服务的提供商,也是平台的建设者,既是云服务的实

14、践者,也是运维者,微软具有跨设备、跨云的全方位的技术能力,帮助企业进入私有云或公有云时代。全世界1/3的云计算投入在中国。在这个大市场,一方面,微软有专门的团队帮助企业向公有云迁移;另一方面,微软也在致力于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建立。释放信息化能力“电信制造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通信设备厂商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陈健洲坦言。据他介绍,中兴通讯管理层经过多次讨论和分析,认为中兴通讯正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绩效:通信设备的整体市场规模增长乏力,即使中兴通讯的市场份额不变,或者上升,面对逐年增加的人力资源等各种成本,利润仍旧会减少。在效率之外的第二个挑战是,面对惨烈竞

15、争的通信设备市场,提升现有业务的利润率十分艰难。陈建洲分析,提升效率有四个方法,一是变革业务流程;二是优化组织架构;三是优化人员结构;四是提高IT治理的效率。至于利润率的提升,增长点来自新业务。“终端和政企业务将是中兴通讯的转折点。”他说。不论是提升企业效率,还是开拓新市场,中兴通讯转型的重心都落在了信息化之上,前者的落足点是内部信息化建设,后者则着眼于外部信息化服务。事实上,而向各行各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能力,除了源自中兴通讯在ICT市场的拓展经验外,也更多来自于中兴通讯多年来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据陈建洲介绍,在中兴通讯内部,以客户和研发为中心,分别形成了LTC、LPPG两大业务流程。他阐释道,这两大流程本身就是业务,通过对两大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将提升中兴通讯的效率。例如,在某个流程节点上,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各种人员配置是否能带来更好的经营结果;例如,传统的业务流程更适合运营商市场,新业务进入流程,服务和产品如何交付,质量如何,业绩如何核算。经过多年的内部信息化建设,中兴通讯拥有了强大的定制化开发能力,只要内部需求提出来,都能够成功开发。陈建洲表示,“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将在公司内行之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