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4804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南开中学初2020级上2020学年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D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2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3在消防知

2、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煤矿中因吸烟而引发的瓦斯爆炸4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用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碟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5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冶炼生铁,酒精燃烧,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

3、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粮食酿酒,金属导电,死灰复燃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内加固体粉末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C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D空气的成分是非常稳定的,一直固定不变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9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

4、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10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11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蕊色沉淀1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

5、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B城市一般能见度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D若只有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是能保持洁净1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吸纯氧保持健康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6、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卫星变轨发动机的燃料15小飞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16(5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钠元素_;钙元素_;镁元素_;氩元素_;高锰酸钾_;氯酸钾_。 (2)人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消耗空气中的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以空气为原料可以生产尿素(一种氮肥),说明空气中有_。

7、17(2分)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氧气、稀有气体、硫磺、木炭、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2)白色固体物质有_;(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 (4)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18(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化学符号为C3N6H6,无味

8、,密度1.573 g/cm3(16)。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1)请总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写两点):_,_;化学性质(写两点):_,_; (2)三聚氰胺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物品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试解释相关原因: _。19(6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资料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液体。 (1)图

9、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_。(2)图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其目的为_。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_。20(5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另一黑色固体G在无色气体D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1)写出以上物质的化学符号:E_;F_;(2)写出A、B混合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_,其中B起_作用,此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DH的符号表达式:_,此反应属于 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

10、型)。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5分)21(3分)(1)将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一种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 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 加热液体时,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2)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被加热的物质放在酒精灯的内焰部分加热;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被加热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试管,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净;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应该向右盘中加砝码。

11、22(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反应生成物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3)若最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少量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_ (答一点即可)。23(8分)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装置同样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不过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一个改动,具体方法是_,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 (2)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