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354639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26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3 学时 学习目标 1 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2 管理者的分类 技能与角色扮演 3 理解管理的基本假设 4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管理的内涵 本节学习目标重点 准确掌握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一 管理的内涵 一 管理的定义 指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 新 以便高效地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教材 4 二 管理的涵义 1 权变性 指在特定的环境下 包含了权变的因素 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该随环境 条 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 没有万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2 协调性 从定义上讲 管理是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 3

2、过程性 也就是说 管理是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的结合 这 就是讲的过程性 4 目的性 管理的目的来自特定使命和特定目标的组织 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的 不是 为了管理而进行管理 管理是为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 管理的特性 1 管理的有效性 效率 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管理就是 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效率最大化 效果 是指目标的实现 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即追求活 动的效果 2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 是有效组织 共同劳 动所必需的 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它与

3、具 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 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 劳动 监督劳动的意志 因此 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 性 3 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 又有艺术性 管理 努力遵循科学规律 不违背自然规律 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管理工作 所面对的管理对象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的工作 对于解决人的工作 对于管理者来讲 就是要体现管理的艺术性问题 三 管理的职能 一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比较经典 1 计划 2 组织 3 领导 4 控制 二 四种职能的逻辑顺序 先从计划 到组织 到领导 到控制 计划居于首要地位 回答做什么的问 题 接下来就是组织 怎

4、么做 设置什么部门 怎么样进行分工 第三个领导 就是靠什么做 如何发挥积极性 最后是控制 做得怎么样 整个活动完了之后 进行总结 反馈 做得怎么样 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 并不完全按照这个顺序 比如说控制 并不是计划 组织完了之后才进行控制 有可能在计划的时候就要控制了 第二节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巧 本节目标和重点 理解管理者的分类 技能 与角色扮演 一 管理者的含义及要务 管理者 在组织中履行管理职能 对他人负有最终责任的人 二 管理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的观点 教材 P7 三 管理者的分类 根据管理者所属的不同层次 分成高层 中层 基层管理者 一 按层次分 1 高层管理者 决策层 2 中层管理者 执

5、行层 3 基层管理者 作业层 二 管理者的领域分 1 综合管理者 2 专业管理者 四 管理者的技能 1 技术技能 从事某项具体工作应该掌握的某种专业性的技能 2 人际技能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技能 3 概念技能 就是一种洞察力 洞察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的能力 从中能够 看出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是机会还是威胁 是机会 如何抓住机会 是威 胁 如何规避威胁 基层管理者应该突出的是技术技能 中层管理者主要突出的是人际技能 高 层管理者重点要掌握的是概念技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概况 掌握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了解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各种

6、学派 本章的重点 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 一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 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 制针工序 拔丝 矫直 切段 敲针头 磨针尖 将针头与铁杆焊在一起等18 道工序 一个人干 每人每天制48 枚 分工合作 每人每天制4800 枚 劳动效率提高了 100 倍 2 查尔斯 巴贝奇 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带来的好处 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 对 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 评价 上述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适应了当时工厂制度发展的需 要而产生的 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 不全面 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 派 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7、和发展 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 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一 泰勒其人 科学管理之父 美国人 从哈佛大学辍学 进入工厂 8 年内升了六级 升级的原因 与效率低下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 代表作有 计件工资制 1895 年 车间管理 1903年 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 二 产生的时代背景 1 劳资之间的矛盾尖锐2 生产效率低 原因 作业方法不恰当 分配制度不合理 生产过程的组织不合理 3 基本出发点 提高生产效率 三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1 制定工作定额 怎样制定 时间研究 就是研究工人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 动作 研究 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 工作日写实和测时 搬运铁块试验

8、 实验背景 试验前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47 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 1 15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 1 85 2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 适合 天赋 喜欢 喜欢才能把事情做好 培训 学习 结论 要科学选择与培训工人 3 实施标准化管理 1 要求 操作方法 工具 设备机器 材料 标准化 2 实验 铁锹试验 实验前 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 实验发现每铲负重21 磅时效率最高 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4 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时 不能体现按劳付酬 计件 变相增加劳动强度 差别

9、计件 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 高工资率 用时短 质量高的工人 按高的工资率付酬 低工资率 用时长 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计算其收入 完成 100 件 每件 1 元 共 100 元 完成 80 件 每件 0 9 元 共 72 元 完成 120 件 每件 1 20元 共 144元 产量差 40 件 工资差 72 元 这种工资制度刺激性较强 对工人和雇主都有利 5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计划部门 负责进行调查研究 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定额和标准化操作方法 及工具 负责拟订计划并发布命令和指示 工人和工头只负责执行 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 使用规定 的标准化工具从事实际操作 不得自行改

10、变 6 强调例外管理 所谓例外管理 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物的负 担 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 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 决策和对下属人员的监督权 7 心理革命 效率低是因为劳资对立 劳资对立是分配利益对立 双方应该重点放在提 高效率 最后双方都受益 以上内容 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 这种改革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生产效率得到了普遍提高 出现了高效率 高工资 高利润的 新局面 四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1 将科学引入了管理领域 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 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2 提高了生产效率 3 由于管理职能与执

11、行职能的分离 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 作 局限 1 把人看成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 2 主要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 企业的供应 财务 销售 人事等方面的活 动基本没有涉及 二 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一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法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亨利 法约尔 1884 1925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泰罗关注的是车间的工人和生产管理 与泰罗不同 法约尔由于位居企业高 层领导几十年 长期管理大企业 他的管理理论是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 研究 的是一般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二 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 1 企业活动类别 教材 2 管理的五大职能 计划 探索未来和制定方案 组织 分派责任 建立结构 指挥 使

12、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 连接 联合 调和 控制 监督 检查 法约尔认为 管理的这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经理或领导人个人的责任 它同 企业其他五大类活动一样 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 3 管理的 14 项原则 教材 41 原则 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定 指南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 法约尔的贡献 1 将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六种活动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 2 首次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 3 归纳了管理的 14 项基本原则 4 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5 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6 人们根据这种构架 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三 马克斯 韦伯与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马克斯 韦伯其人

13、 德国的马克斯 韦伯 代表作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出生前 德国因长期的分裂 经济较英法等国落后 当时德国的企业主要是 家族式企业 其规模远不及英法等国 19 世纪 20 年代初 德国经济迅速崛起 赶超了英法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时以韦伯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就是这一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 并成 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韦伯的理论是 行政集权制 又被译成官僚制 它是通过职位或职务来实现 管理职能的一套管理体系制度 它是针对当时世袭制 提出的依靠权威关系来构 建的权力结构理论 二 内容 1 任何组织都须有某种权力作为基础 韦伯指出 只有权力 才能变混乱为次序 权力有三种 传统

14、的权力 是依靠世袭得来 而不是按能力挑选的 其管理是为了保存过 去的传统 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 超凡的权力 超凡的权力则过于带感情色彩 并且是非理性的 不是依据规 章制度 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 理性的权力 由社会公认的 法律规定的 或者掌有职权的那些人下命令的 权利 只有理性的权力才适宜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才是最符合理性 高效 率的组织结构形式 2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核心 设立公职 权力的承袭通过职位 而不是依靠世袭或个人魅力 有助 于杜绝任人唯亲 组织涣散 人浮于事等现象 优点 稳定 高效 3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明确的分工 2 自上而下的清晰的等级 3 人员的任

15、用完全根据 职务的需要 通过公开考试和教育培训实现 4 职业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职业 化 固定的薪金和明确的升迁制度 5 遵守规则和纪律 详尽的规章 强调规 则化 三 评价 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在他提出自己的理论的时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0 世纪 40 50 年代以后人们才发现韦伯的理论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归纳 古典管理理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泰勒 法约尔 韦伯试图从三个不同角度 即个人 组织和社会来解答整个 资本主义社会宏观和微观的管理问题 为资本主义解决劳资关系 生产效率 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 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时间 20 世纪 20 40 年代

16、末期 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组织行为 理论 行为科学的产生 20 世纪 20 年代 许多企业尽管采取了泰勒 法约尔 韦伯的古典管理思想 但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 原因 企业规模日益庞大 组织内部人员关系日趋复杂 古典管理难以适应 时代要求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受到质疑 很多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加入研究 人的心理 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效果 的作用 行为科学由此产生 行为科学理论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产生 一 人际关系理论 一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 梅奥的代表作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罗特利斯 伯格的代表作 管理工人 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因素 人际关系理论形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 二 霍桑实验 教材 霍桑试验的结论 企业的职工是 社会人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 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1 管理的第二个里程碑 梅奥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行为科学由此而 兴起 2 方法不是太科学 人在实验中的表现与平时不一样 观点有些太片面 二 行为科学理论 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