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4330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PDF.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 1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在世界各国早已存在 但 关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 却至今仍然是学界追问的热点 我们认为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基于如下尺度 一是事物本质的理论的规定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的规定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在 人 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 系地位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 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 宣传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 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发 展和稳定服务的 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这个意义

2、上说 思想政 治教育本质内含了政治性 成为它自己的并区别其他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 另外 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特 殊的矛盾运动也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时必须充分加以考虑 根据上述尺度 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了概括和抽象 认为 思想政 治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具体解读如 下 第一 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 首先 在人类社会生产整体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 它为物质生产 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 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生 产包括物质生产 精神

3、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基本形式 这三种生产形式相互 作用 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其中 精神生产是人们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 它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 理论支持 既引导着物质生 产的方向 又指导物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 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品德 净化人的思想 建设人的 精神家园 它在社会科学中起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 同时 作为一种脑力劳动 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劳动的产品是精神产品 即存在 于受教育者头脑和心灵的内在的精神状态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 其次 从物质生产力构成要素所起的作用看 思想政

4、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 众所 周知物质生产力由劳动者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构成 而其中劳动者是 最具能动性的要素 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规范 调 整 转化 提升劳动者的思想品德 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 从而更有 效地利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 在生产力中起着一种 精神动力 作用 或者说 它是生产力中的精神力量因素 因此 精神生产 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最一般 最普遍 最稳定的属性 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 这符合事物本质理论的 第一个尺度 有学者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 从而进一步 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其实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

5、和非 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 若单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 是不够全面的 第二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所具有的现实性看 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是一种精神生产 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 生产 不是单纯的头脑风暴 而是意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 它为世界呈现出精神产品 从而使意识获得物质载体 人们的思想 理论表达在 纸张或光磁等物质载体或通过主体物质身体的一些客观行为表现出来 具有了 客体的性质 并成为一定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作 书 山 有 路 2 为一种精神生产 其现实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 而且体现在内容上 因

6、为思想政 治教育作为精神生产 所生产的精神产品在公开和传播的过程中 丰富 影响和 改变了主体的精神世界 从而现实地改变了人的言语和行为 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正如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中所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 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 变成物质力量 第三 从事物的本质理论第二 三个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在 人 的基 础上的规定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只是一种泛泛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它还 有别于诸如艺术等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而且还要反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矛盾运 动 为此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还是一种 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德 的精神生产实践活 动

7、 毛泽东同志在其相关著作的论述中多处使用 改造 一词 一是青年毛泽东指 出 吾国思想与道德 可以伪而不真 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 五千年流传到今 种根甚深 结蒂甚固 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 为革除国人思想积弊 需要对国民 进行思想改造 在国民性改造的内涵上 青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从培养国民基本 品性 到国民政治之觉悟 再到伦理之觉悟三个层次 二是在 实践论 中 毛 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明确提出 改造两个世界 的思想 他指出 无产 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 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 己的主观世界 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毛 泽东提出的改造主体思想是全方

8、位的 包括立场 世界观 人生观 道德观 思 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改造 三是在 1941 年 5 月的 改造 我们的学习 中 毛泽东指出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 下 可见 改造 一词的涵义是极其丰富而生动的 以往人们对它有些误用 是 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的 改造 一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基本矛盾的特殊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矛盾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这一基本矛盾就是 一定社会 一定阶级对人 们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它贯穿思想政治教 育现象的过程始终 为此 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质和目的就是要把某一社会或阶级 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

9、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 改造 在这里 改造 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统治阶级用本阶级的思想政 治品德要求去改造 即修改或更换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 或使人们建立新的思想 政治品德 以符合统治阶级或社会的需要 这包含了规范 灌输 调整之意 即 是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 二是人们自身进行改造 即人们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 不断修改或更换自己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 建立起符合社会和自身需要的思想政 治品德 这两个层面的内容 既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的属性 意识形态 性或政治性 也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在 人 的基础上 以人为本 的特殊要求 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 学术界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

10、律进行研究和探讨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 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 发展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逐渐深入 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学术界有 10 多部着作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 了专章研究 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关的专着有一本 即张世欣的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论 笔者通过 中国 期刊网检索 从 1979 年到 2008 年 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主题的论 文有 225 篇 其中题名中含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的论文有 18 篇 自 1995 年至 2008 年 收 入 人大复印资料 政治类 教育类 文史类的文章中 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有 7 篇 在 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

11、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结果显示的相关记录有 40 多万条 不过其中 书 山 有 路 3 重复的网页很多 真正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记录并不多 本文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以下综述 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 哲学 告诉我们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那 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 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 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的理解和 看法 第一种观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这种观点认为 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就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2、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体 系 是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 多层次的规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 诸成分之间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1 第二种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广 义和狭义来解释 根据规律的定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可以得出 狭义的思想政治教 育的规律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 并经过高度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最根 本的规律 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及思想政治教育的 活动过程中内在的 本质的 固有的 必然的联系 2 第三种观点 以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为出发点

13、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 规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即由教育者的主体期望同受教育者客体思想行 为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指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所决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 3 50 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 而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还有一些 问题 尚未 明确 所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很难达成完全共识 但是相对而言 大家比较 认可的是 从规律的定义出发引申出来的界定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诸因素之间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现象 可以说 在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 有多少

14、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或矛盾 就有多少的思想政治教育 规律存在 4 136 二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 对其如何进行分类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学术界已对此 进行了多方位 多角度的思考 并形成了多种观点 有的学者直接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并做了层次划分 有的学者则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描述 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规律的角度来描述 也有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而是从其他方面思 考 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一 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概括 张蔚萍认为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可以概括为依据人们思想 行为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党的 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地

15、位 目的任务 教育内容 方针原则 方法 艺术 改 进创新 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 以保证无产阶级事业胜利进行 5 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并 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 工作演变和派生而来的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对思想 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二 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概括 有些学者并不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进行了概括 王建 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三条 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 一的规律 协调自觉 影响 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 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

16、 6 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包括 社会 适应规律 要素协同规律 过程充足 书 山 有 路 4 规律 人格 分析 规律 自我同一规律 7 张耀灿 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三 大规律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 一的规律 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8 三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层次的划分 有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了层次划分 如李玉深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有外部与内部规律之分 外部规律可以概括为 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占统治地位阶 级的政治所决定 与社会的 经济 政治的发展相适应 并为社会的经济 政治服务 内部 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规律 即灌输 疏导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9 黎群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之分 基本规律就是主体思想 与客体思想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 具体规律有两类 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部非基本 矛盾运动的规律 另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事物相关联的规律 10 陈成文认为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