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4284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 气候变化的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冷暖和干湿 2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1 地质历史时期 时间跨度大 周期长 包含时间尺度为千年 甚至上亿年 2 近现代时期 最近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为十年至 气候变化特点 虽有波动 但总的趋势是在 气温升高的原因 主要是大气中等气体浓度的增加 万年 一二百 百年 变暖 二氧化碳 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海岸线 海拔较低的沿海 积温 干旱 供水不足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多使用能源 2 植树种草 3 防止 4 减少浪费 减少废弃物排放 尽可能使用 清洁 森林火灾 公共交通工具 四

2、气候类型的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1 热带 2 亚热带 热带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气候 终年高温 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气候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热带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雨林 季风 草原 沙漠 地中海 3 温带 4 寒带 温带气候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温带气候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全年降水很少温带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暖热多雨 气候 终年寒冷 降水稀少气候 终年严寒 降水稀少 海洋性 大陆性 季风 苔原 冰原 2 气候类型判断依据 气温 降水 各月均温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降水

3、季节分配 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 读气温变化图 回答1 2题 1 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 保温作用B 温室效应C 热岛效应D 全球气候变暖2 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平面下降B 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 地下水位下降D 降水增多 解析 由气温曲线可以判断 全球气温在升高 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在此影响下 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答案 1 D2 B 据专家预测 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 50厘米 下图为 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3 4题 3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滩涂面积减少 淹没部分耕地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

4、 B C D 4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臭氧层破坏 森林被大量砍伐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 B C D 解析 海平面上升40 50厘米 根据图上高程标示 能淹没滩涂 但不能淹没耕地 海水倒灌可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不利于港口的建设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有关 森林面积减少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 3 A4 B 1 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性 2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海平面 农业生产 水循环及生态系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别如下图所示 1 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 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 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3 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 另外 还可采取政策手段 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 应用经济手段 鼓励公众参与等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1 2010 宜昌调研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 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 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A 不断北移B 不断南移C 不断东移D 不断西移 2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

6、陆地面积增大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 现代则趋向升高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 第 1 题 读图可知 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 第 2 题 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温度不断降低 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 所以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 现代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该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不断下降 故雪线不断降低 现代则趋向升高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南移 答案 1 B 2 C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成因 特点 2 气候的分布及洋流 太阳辐射的关系 如下图 以北半球为例 3 气候类型的判断 1 以 温 定半球 根据气温判

7、断其所属的南 北半球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6 7 8月则为北半球 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2 1 2月则为南半球 2 以 温 定带 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温度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 大于15 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0 15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于0 为其他气候 根据最热月气温判断 小于5 为极地气候 根据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综合判断 最冷月气温小于0 最热月气温大于16 的为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以 水 定型 根据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分配判断其所属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大于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为700 1000mm 全年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小

8、于125mm 温带大陆性气候小于400mm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小于250mm 极地气候小于250mm 夏季多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为750 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为1500 2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000mm 温带季风气候为500 600mm 冬季多雨型 地中海气候为300 1000mm 表解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2 2010 江门一模 读图 回答 1 3 题 1 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特有B 雨热同期C 盛夏伏旱D 冬雨夏干 2 b地肯定位于 A 北半球大陆东岸B 北半球大陆西岸C 南半球大陆东岸D 南半球大陆西岸 3 a b 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 a

9、b cB b c aC c a bD c b a 解析 第 1 题 图中a地7月气温高 且此时降水量大 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第 2 题 从气温情况来看 图中b地1月均温高于7月 故位于南半球 从降水量来看 b地1月降水量大于7月 即雨热同期 由此可判断b地为季风性气候 应分布在大陆东岸 第 3 题 对比图中三地最热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即1月和7月气温 结合气温分布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 B 2 C 3 D 2008 上海高考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 1 2 题 1 下列现象中 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南海的

10、鱼种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B C D 2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 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B C D 课堂笔记 1 全球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 蒸发旺盛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错 东海水温以及华北的气温都会上升 正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会增加 正确 选A 2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 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 减弱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将增大 部分岩石裸露 风化作用加剧

11、由于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会升高 地热温度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决定的 与外力因素无关 所以D正确 答案 1 A 2 D 2009 浙江高考 读下图 完成 1 2 题 1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仅分布在北半球B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 主要分布在纬度30 40 的大陆西岸D 主要分布在纬度40 60 的大陆东岸 课堂笔记 1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 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为温带季风气候 为热带草原气

12、候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地中海气候 2 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 20 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答案 1 C 2 A 2009年8月6日 为期两天的第4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 与会的15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 向太平洋岛国提供帮助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据此回答1 2题 1 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A 可以改变当地地貌B 可以加速水土流失C 从长远看 可以改善灌溉条件D 增加了灾害危险 解析 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水量增大 增加了

13、灾害危险 水量增大 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进而导致当地地貌的变化 冰川加速融化在近期内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水资源 但随着冰川数量的减少 从长远来看 当地的灌溉条件会越来越差 答案 C 2 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 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5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全球普遍变得干旱B 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C 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D 海平面将上升 解析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 将改变各地区的干湿状况 某些地区将变得干旱 另一些地区将变得湿润 答案 A 2010 广州模拟 右图甲 乙 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 读图回答3 4题 3 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14、亚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4 关于乙 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乙分布在大陆内部 丙分布在大陆西岸B 乙 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 环流条件相差很大C 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 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D 乙降水年际变率小 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解析 根据甲 乙 丙三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 甲为热带雨林气候 乙为温带季风气候 位于大陆东岸 受季风影响 降水的变率大 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于大陆西岸 受西风影响 降水变率小 答案 3 B4 B 5 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据研究 造成 温室效应 的主要物质有和等 试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 2 据图分析温室

15、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亚寒带某些地区 3 目前 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是 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 理由是 4 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解析 本题考查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 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如二氧化碳 甲烷 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引起的 由于气温的升高 使得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异常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 如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将退化成草原 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 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 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生长等 从而使世界各地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答案 1 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 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使大气增温 氟氯烃类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多 也会使大气增温 2 气候更加干旱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3 气候干旱会西非降水减少 农业用水缺乏 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使粮食产量减少 4 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 石灰岩的溶蚀 河湖 海水对CO2的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