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354225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思维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 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儿童思维的发生 一 儿童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 间接的反映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典型的人类思维是以语言 为工具的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的思维抽象概括水平比较低 二 发生的时间 与语言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 2 岁左右 2 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三 思维发生的标志 最初的词语概括的形成 是思维发生的标志 儿童概括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

2、段 1 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根据物体的最鲜明 最 突出的外部特征 颜色特征 进行概括 2 动作的概括 通过动作来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 用途 3 词语的概括 2 岁左右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固定的主要特征进行 概括 万传文 1983 研究证明 2 岁左右出现词语概括 第三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 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概括的性质上看 动作 直观行动思维 向表象 具体形象思维 再向概念 抽象 逻辑思维 发展 二 思维工具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依靠 感知与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 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 概念 原苏联学者柳布林思卡亚 1959 研究了动作和语言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年龄而变化 分为三个阶段

3、 1 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 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 语言伴随动作进 行 3 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 语言先于动作出现 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 思维活动的内化 儿童思维开始是外部的 展开的 以后逐渐向内部的 压缩的方向发展 从内部动作向外部 动作的转变 是质的飞跃 1 外部动作是思维的工具或者手段 2 是思维活动内化的基础 四 思维内容的变化 第四节 Piaget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 J Piaget 1896 1980 智慧 认识 思维三个概念没有严格区分 观点主要有 1 思维 发展具有阶段性 2 顺序不变 可以加速或者推迟 3 阶段对应着稳定的认知结构 该结 构决定主要的行为模式

4、4 阶段前后相连 一 感知运动阶段 1反射练习阶段 0 1 月 2最初习惯阶段 1 4 月或者 4 月半 3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 4 或者 4 月半 9 或者 10 月 4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 9 10 月 11 12 月 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11 12 18 月 6智慧的综合阶段 18 24 月 二 前运算阶段 2 7 岁 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 1前概念阶段或者象征思维阶段 2 4 岁 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发展的过渡阶段 开始出现象征功能 自我中心思维 2直觉思维阶段 4 7 岁 能够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 同时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 二 直觉行动思维 儿童的同一动作引起同一结果 于是形成了反映某种事物关系的稳定的感觉 运动联系 从而使动作具有了一定的随意性 手 眼的协调运动的发展为婴儿期 1 3 岁 儿童的直觉 行动奠定了基础 思维是与对物体的感知 跟儿童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 思维在动作中进行 在思维进行时 儿童只能考虑自己动作所能接触的事物 只能在动作中 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 更不 能计划自己的动作 预见动作的效果 其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 不能先想好再行动 只 能边做边想 它是一种行动的思维 手的思维 第二节 儿童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