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上传人:ph****老师 文档编号:13353869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广东东莞初二下物理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八年级物理 含答案题次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1. 如图1所示的氢原子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C.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 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4. 如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5. 中国目前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

2、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4所示是送餐机器人水平端着餐盘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行,餐盘上平放着一块蛋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不具有惯性 B.餐盘中蛋糕受到的重力和餐盘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机器人匀速前行时,餐盘中的蛋糕受到摩擦力的作用6. 如图5所示,正常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 东莞市东城区海雅百货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 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

3、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8. 如图6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A.左面高,右面低B.右面高,左面低C.桌面四个角一样平D.无法判断9.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7所示,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10. 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8甲;向杯中加盐, 鸡蛋悬浮如图8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8丙,三种情况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正确 的是(鸡蛋质量不变)( )A.液体的密度甲=乙m丙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p乙=P丙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1. 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

4、验:(1)如图9 ( 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2)如图9 ( 2)实验中,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3)做如图9 ( 3)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 “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现象主要说明了 。12. 如图10所示,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会看到两张纸 ( 填“靠拢”或“分开”),大量事例表明:流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因此,在地铁

5、站候车时要站在黄色安全线 ( 选填“靠近”或“远离”)列车一侧的位置.13. 如图11A所示,在用扳手拧紧螺母时,螺母会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11图B所示情况的效果比A图的好,这是因为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拧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下螺母时要按逆时针方向用力,这说明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2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 的时间之比是 .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15. 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某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满载时轮船所受的

6、浮力是 N.图13中是轮船从印度洋到北大西洋的过程的“吃水线”排列情况,可以判断:轮船受到浮力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印度洋海水的密度 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 ( 选填“大于”或“小于”)。16. 大气压与生活密切相关,驻守青藏高原的战士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原上的大气压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 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的缘故.某同学在青 藏高原做“托里拆利实验”,液面稳定后的现象如图14所示,当时测量的大气压为 mmHg,说明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作图题(共3小题,共7分)17. (1)如图15-1所示,请画出重5N的小球悬浮时

7、所受的浮力以及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的 示意图.(2)用滑轮组提升重1000N的物体,缚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在图15-2中画出 滑轮组绳子的绕法.(3)如图15-3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勻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 一个力F时,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 重力G的力臂. 四、实验题(共3小题,共18分)18. ( 6分)如图16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16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16、所示.根据

8、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根据这一原理当动力臂 阻力臂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3)在图16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 (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左侧的钩码移至离O点 格的位置.(4)实验结束后,小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 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6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 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19. ( 6分)如图17所示,某小组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主要步骤如下:(1)向U形管灌

9、入适量的水(加人几滴红墨水),让U形管的一侧管口连接橡皮膜的胶管, 另一侧管口保持和大气相通.探测压强前,应检查U形管内两管液面是否相平,若有高度差,则应该通过 方法进行调节(选填下面的序号).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2)将探头放置到水中某一深度处,使探头的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分析水中压强是否变化.然后将探头放置到不同水深处,同上方法,观察记录水中不同深度处压强是否变化.(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探头深度 ( cm)橡皮膜的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咼度差( cm)1水5朝上4.92水5朝下4

10、.93水5朝侧面4.94水10朝侧面9.85水12朝侧面11.86酒精15朝侧面11.8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 。某同学比较5、6两组数据,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 (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20. ( 6分)如图18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b)( c)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2)观察(d)( e)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

11、体的 有关.(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 m3,该物体的密度是 kg/m3。(4)观察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kg/m3.五、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13分)21. ( 6分)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的G6543次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试求:项目广州南虎门深圳北香港西九龙到站时间15:4216:0116:22发车时间15:2515:4416:04里程bn066.5102.0142.5(1)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分钟?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辆长约430米的该高铁动车组,在从广州南

12、站到香港西九龙站运行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羊台山隧道”,隧道全长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运行,全车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多少分钟?自行车净重120N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1l0-2m2车轮直径0.61m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1.4l05Pa22. ( 7分)东莞市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下表是某共享单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某同学的质量是50kg,假设行雖程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不变,g取10N/kg,求该同学骑车上学时:(1)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自行车后座最大载重质量为多少?六、综合能力题(共14分)23. ( 6分)如图19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

13、的影响”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 滑到底端,使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19所示:(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理(2)由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运动的路程越 ,进一步推理可知:当阻力为零时,小车将 ;(3)该实验现象能说明 ( 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24. ( 8分)小红和小龙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器材: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依次进行实验,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20甲所示,小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2)如图20乙所示,小红将砝码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