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824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毕节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考试性质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是对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能力等的检测。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提高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引领作用。. 考试目标一、 考试范围:2020年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将继续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要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的内容考试范围。二、命题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整合“三维目标” 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查,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可持续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试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三、考试目标: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力求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化学毕业及升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理、化合卷)为150分钟,化学全卷满分60分;二、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比例分配为:选

3、择题:约占24分,填空题:约占12分,实验题:约占16分,计算题:约占8分。三、试题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约占70% ,中等题约占 20%,较难题约占10%。. 考试内容及要求主题一:科学探究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能体验到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能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证实,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3.能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4.能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5.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

4、值的问题,并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6.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7.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8.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做到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9.能认识到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10.能对事

5、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1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12.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

6、实验操作。 14.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1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6.初步学会应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17.初步学会运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四、考查学生应该完成的基础实验内容 1.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主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

7、、我们周围的空气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学会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3.了解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4.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5.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6.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溶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7.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8.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9.能

8、举例说明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三、金属与金属矿物10.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11.知道一些金属(铁、铝等)矿物; 知道可用铁矿石中炼铁。 12.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13.能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4.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15.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9、的影响。16.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17.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18.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主题三: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能从元素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3.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二、微粒构成物质 4.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质的微粒;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5.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

10、中的作用,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三、认识化学元素6.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7.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8.能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四、物质组成的表示9.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10.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1.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主题四: 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能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

11、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能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5.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7.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三、质量守恒定律8.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9.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10.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主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化学与能源和资

12、源的利用1.能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能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 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二、常见

13、的化学合成材料 7.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8.能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三、 化学物质与健康 9.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10.能知道有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1.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意义。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2.能正确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理; 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3.能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