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722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方程式 一、教材分析: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各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与关系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的应用,是学生学习何尝的一个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因此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学习了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以及化学反应表达式。这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

2、,学生利用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实验能力参与到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学习中来。从定性到定量来分析化学反应,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宏观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突破“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这一难点,并使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化学方程和解题步骤。3、 本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用它解释有关问题2、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

3、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四、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2、全面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五、学法指导1、通过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2、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3、通过多举实例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的能力。4、通过多样化训练,强化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六、课时分配课题一 2课时课题二 1课时课题三 2课时复习 1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

4、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解释。【学习过程】1、 自学展示1、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而 不能再分;其实质是 分裂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即原子的重新组合。2、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了和,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 和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有或没有

5、)发生变化。因此,被分解水的质量 (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3、叫做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5、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呢?由探究实验一和探究实验二可得: 质量总和等于 物质质量总和。二、合作学习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实验探究:老师的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结论红磷燃烧铁钉与硫

6、酸铜溶液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燃烧交流讨论:1、在这两个实验中,反应前的总质量 (等于/不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由此得出在化学反应中,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改变,原子的数目 改变。分子的种类 改变,分子的数目 改变。元素的种类 改变,物质的种类 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改变。三、质疑导学方案一之中:(1)红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红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归纳总结

7、: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小结: 宏 观 微 观元素种类 六 原子种类元素质量 不 原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物质的种类 两个改变 分子的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例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2 BX2Y2 CX2Y4 DX2Y四、学习检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8、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3.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5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

9、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6.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学习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过程】一、自学展示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10、)。A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B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C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原子重新组合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分子的数目 B. 物质的种类 C. 分子的种类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3、 叫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 分裂成为 ,这些粒子再经过 而生成新物质 的过程。4、将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固体和氧气)2、 合作学习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小组讨论:参考化学书96页反应物是什么、

11、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3、 质疑导学 点燃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 + O2 = CO2为例)质的意义: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量的意义: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2、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表明 和 及反应 ; 量的方面:宏观上: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之比; 微观上: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数目比。3、以S+O2SO2为例,你再试填一遍(1)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量的方面:每 份质量的硫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每 硫原子和 氧分子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