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3711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5.28).pptx(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书山有路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 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 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 4万KM 平均半径 6371KM 地球表面积 5 1亿KM2 二 地球仪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指示南北方向 半圆形 长度相等纬线 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为半圆 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 赤道 最小是 极点 3 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 西经W 分布特点 从左往右看 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 纬度 起点赤道为0O纬线 北纬N 南纬S 纬度的分布特点1 从下往上 数字越大为北纬度 数字越小为南纬度2 从

2、北极到南极 纬度先由大到小 再由小到大 高 中 低纬的划分0O 30O低纬度30O 60O中纬度60O 90O高纬度5 半球的划分 1 书山有路 南 北半球 以赤道为南 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 东西半球 以20OW 160OE为东 西半球的分界线 三 地球的运动 一 自转 绕地轴 1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或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二 公转 绕太阳 1 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 最热 阳光直射 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 5ON 北回归线 冬季 最冷 阳光斜射厉害 阳光直射

3、地球的最南界线23 5OS 南回归线 南 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 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 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热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 23 5ON 23 5OS之间 约跨47个纬度 终年炎热寒带 最冷 终年严寒温带 南北纬23 5O 66 5O之间 四季分明 三 地图一 地图三要素 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1 方向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 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2 比例尺 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北逆南顺 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2 书山有路1 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

4、例尺分子通常为1 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2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 范围的关系在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表示实地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表示实地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3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 3 图例 符号 和注记 文字 数字 二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4 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 山顶 中间高 四周低 盆地 中间低 四周高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 作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

5、 能发育成河流 鞍部 两头高 中间低 陡崖 悬崖 等高线重合 3 书山有路 5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山地 海拔大于500m 相对高度大 崎岖高原 一般海拔大于500m 内部宽广平坦 外围较陡平原 海拔小于200m 宽广平坦 地势低平丘陵 相对高度小 坡度和缓盆地 内部为平原和丘陵 外部为山地和高原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 部分 称 一 疆域和人口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半球位置 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纬度位置 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位于热带 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 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简云 滇 桂 粤 台 岸 南海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洋 太平洋西我国的临海 自北向南依

6、次为 渤海 黄海 东海 特点 跨经度大 海陆兼备四至点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53 N 133 5 E 最南端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 51 N 112 16 E 最东端 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 48 27 N 135 05 E 最西端 疆帕米尔高原 约在中 塔 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 15 N 73 33 E 二 疆域 面积960万KM2 世界第三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三 行政区域1 三级行政区域 省 县 乡2 34个省级行政单位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陕西省 山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山东省

7、湖北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河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浙江省 广东省 重庆省 安徽省 海南省 云南省 贵州省 台湾省 23个省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4个直辖市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5个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个特别行政区 3 简称和行政中心 陆地面积 960万km2 东西跨度 62O多 东西相距5000千米 南北跨度 约30O 南北相距5500千米 4 书山有路 四 人口和民族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 基数大 增长快人口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分布 以黑河 腾冲一线为界

8、东部地区人口密集 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东多西少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5 书山有路 6 人口最多的少数名族是壮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 人口最少的少数名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和东北地区 二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 地形地势特征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 高原 盆地 第三级阶梯 平原 丘陵一二级阶梯界线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呈东北 西南走向 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种类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分布 二 中国的气候 书山有路 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 自南向北

9、降低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 淮河一线分布 重要温度带亚热带 1月份 暖温带 1月份800mm半湿润区 降水量400mm 800mm半干旱区 400mm 200mm干旱区 200mm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 淮河分布 中国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受纬度 海陆位置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三 中国的河流 主要河流 珠江 长江 黄河 淮河 黑龙江 长江 源头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 青海省境内 入海 东海 上游 宜昌 中游 湖口 下游7 季风区 非季风区 书山有路 8 上游 水能巨大 中下游 航运发达 称为 黄金水道 3 黄河 源头 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山 青海省境内 入 上旧孟 上游 土流

10、大 下治理高原四 水布不1 时春少 海 渤海游 河口 中游 津 下游水能巨大 中游 水失严重 河水含沙量游 地上河 黄河关键 治理黄土的水土流失资源的分布 分均匀间分布 夏秋多 冬 解决办法 修建 书山有路 9 分界 型为 在东原上在东地上理分 布 华地区 水库2 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解决办法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五 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山地多 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且开发难度大 后备耕地分布在 新疆 黑龙江等边远地区 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三 经济与文化一 农业的分布种植区和牧区的分界 以400mm等降

11、水量线为界种植区的土地类型为耕地水田 水稻旱地 小麦秦岭 淮河牧区的土地类草地耕地主要分布部季风区的平林地主要分布部季风区的山三 工业的地布1 煤炭的分北地区 西北山西省最多 书山有路铁矿 主要在辽宁 河北 四川三大省石油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大庆油田为最大的油田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三 交通1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水路运输 最便宜 公路运输 最方便 铁路运输 运量大 航空 最快2 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交通中心为北京 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 西部小 与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 四 地理差异一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理现象的分界线

12、冬季河流有无封冻 温度带 干湿区 植被类型 耕作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七下P94 二 四大地理区域气候东部季风区南方地区 水田 水稻 北方地区 旱地 小麦 西北干旱区地形 青藏高原区特征 青藏地区 高寒 西北地区 干旱 草地 南方地区 水热充足 五 认识区域一 北京城市职能 全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标志 故宫 颐和园 人民大会堂 外交部 天安门 新华门 国家大剧院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等经济结构的变化限制化工 钢铁等耗能大 污染大的工业 大力发展电子 汽车等耗能小 污染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农业 第二产业是手工业 第三产业是服务业 中关村 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13、区二 台湾气候特征 湿 热河流特征 短 急外向型经济突出 进口 加工 出口的模式经济和人口分布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平原上 主要城市有 基隆 台北 高雄等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 地形 平原 河网密布 1 外向型经济发达有利条件 毗邻港澳 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充足 全国著名侨乡 面临南海 海上交通便利 不足 缺乏能源和矿产 10 书山有路独具特色的基塘农业香港和澳门 都是自由贸易港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服务业发达 澳门的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四 黄土高原1 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北起长城 南至秦岭2 地形特征以及生态问题地形特征 沟壑纵横 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 干旱3 黄河中游 河水

14、含沙量大 世界之最 黄土高原的治理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能源基地 煤炭 乌金三角 山西 陕西和内蒙古五 长江沿岸地带 起连接作用的是长江干流1 从 天府之国 到 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共同的地理条件 暖湿的气候 平坦的地形 肥沃的土壤2 东西工业带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经济发达的原因 物产丰富 资源 能源 水能 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众多 信息技术发达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也是世界第三大港口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 海洋和陆地一 海陆的分布特点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陆地 1 49亿km2 占29 海洋 3 61亿km2 占71 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 北半球 海洋集中于南半球二

15、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七大洲 亚洲 跨经度最大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跨纬度最大 欧洲 大洋洲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重要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 非 巴拿马运河 南 北美洲 乌拉尔山脉 亚 欧 白令海峡 亚洲 北美洲 白令海峡 太平洋 北冰洋4 重要的大洲大洋分布 11 书山有路 西半球的重要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 北冰洋 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包围南极洲的大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三 板块构造观点 全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P18 板块处于运动之中世界著名山脉 火山地震带的

16、分布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12 书山有路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火山 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二 气候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和降水一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一般地 世界的气温从赤道 低纬度 向两极 高纬度 逐渐降低南半球的00C等温线接近66 50S分布南极洲的气温低于00C二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为多雨区 两极地区为少雨区 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三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四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 60C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 五 世界气候类型 13 书山有路 世界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高原和高山气候热带气候类型 14 书山有路 15 书山有路 3 亚热带气候类型 16 4 温带气候类型 17 书山有路 4 寒带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