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347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第一课――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第一课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的建议与要求 一 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课程的不同点二 学习方法三 学习的建议与要求四 英语高考题型五 找出自己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原因 一 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课程的不同点 1 听力理解由浅层的信息获取转向深层的信息加工处理 听力材料内容难度增加 语速变快外 更强调对听力材料的深层理解 包括猜测 推理 归纳等 2 词汇由常用生活词汇 基本词汇 扩展到大量核心词汇及认知词汇核心词汇 复习备考中最重要的词这类词本身意思多 附带的短语多 搭配活跃在各种场合出现的频率高有许多同义词和近义词要求认得出 听得懂 写得对 用得准 认知词汇 以前没有学过 或者比较陌生的词它们的特点是意

2、义比较偏 使用频率不是很高有些单词的拼写还比较复杂用法比较固定 本身没有带短语 也不和其他词构成习惯搭配当文章中出现这类单词时 能够知道其意思即可 3 语法由零碎语法转向系统语法高中语法对初中语法的跨越是很大的 许多初中死记硬背的零星语法都可以在高中语法学习中得以解释 高中英语语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定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 状语从句 倒装句 谓语及非谓语等 对重要语法的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分析 理解语言材料 使知识条理化 网络化 4 阅读取材灵活多样高中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量阅读来实现阅读材料来自各个领域的知识 能够体现时代性 常见的有经济类文章 科技类文章 社会生活以及

3、文化类文章 5 写作由简洁的英语短文转向对作文结构的正确把握和高级句型的使用高中英语短文在结构上要求完整 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准确 语句流畅 在内容上要求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在体裁上要求掌握多种体裁的写法 尤其是应用文和议论文 要特别重视书写的训练应在文章的正确和连贯上下功夫 平时多积累好的句型和短语 会了马上就想办法在写作中用上 二 学习方法 1 词汇记忆 运用读音规则记忆法 自然拼读法 字母组合变化记忆法 词根词缀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 英英释义记忆法 2 语法学习 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 要善于发掘或培养自身的兴趣 熟记语法的各项条款 能够善于总结 提炼 把语法结合到句子 文章中去学 灵活掌握 琢磨

4、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之处 尽量多阅读 最好是中英双语那种 自己先翻译 再对照 对语法规则不要抠的太细 对个别有争议而又无妨大局的细枝末节 不必过分探究 3 读写学习多阅读比较简单外刊文章或者英文原著 是学得地道的英文表达的第一手资料 涉猎各个领域的词汇 为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漂亮的英语句型 为写作锦上添花 多朗读英语文章 培养语感 4 听说学习复述 Retell 的好处 练习了听力在高中阶段 可选取语速适中 内容相对简短的材料 通篇听完经过消化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验证自己是否有听懂 练习语言脱壳复述练习自然而然地能帮大家养成语言脱壳的习惯 在练的过程中也要尽量用

5、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锻炼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摆脱应试式的哑巴英语 三 学习的建议与要求 1 学会预习 借助词典预习单词和课文 用牛津词典查文本中的生词 基础好的同学建议看英英释义 重点看词义和例句 朗读课文 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 必须要注意语音语调 机器人般的朗读没有意义 注出难点 疑点和生疏点 2 课堂 学会做笔记 既要简要地记好笔记 又要认真听讲 二者不可偏颇 学会课后归纳总结 复习课文和笔记 然后做适量的巩固练习 3 抓好阅读 诵读和阅读的最佳材料 1 课文及workbook中的阅读材料2 英文报纸 中国日报英文版 3 英文杂志 新东方英语 英语世界 等等 3 重视写作 重视教材中的writing 重视单词 词组和句子的积累 重视翻译练习 重视课外阅读时的积累 重视模仿 学习必备 一本字典一本错题本一本笔记本一本语法手册一本课外读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