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247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要点归纳: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71%、地层、大气以及动植物体内均含有大量的水,但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约占淡水30.4%,不到总水量的1%。1、 水的组成1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 色、 味的液体,有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 ,沸点是 , 时密度最大,为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原因 。2 水的化学性质(1)电解水: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一比二电解水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 。实验内容给水通直流电实验现象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气体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

2、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的为 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 色火焰)为 气结论水通电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证明了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可见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 而原子则不可再 。推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 ;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 O2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水含氧酸 (3)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2、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 料:金属镁(Mg)铝(Al)锌(Zn)铁(Fe)等(都是银白色固体)和稀硫酸、

3、盐酸(无色液体)2、反应原理:(置换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锌 和 稀 硫 酸 反 应:Zn + H2SO4 =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置换反应:一种_和一种_反应生成了另一种

4、_和另一种_的反应。判断方法: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且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表 示 式:ABCACB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3 发生装置选择:_型4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原因_;排水法,原因_;放置方法:_放在桌子上,原因_,并垫盖上毛玻璃片。3、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 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_色、_味的气体,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_的气体。2 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如何证明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_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会_,化学反应方程式:_在点燃或加热氢气前要_

5、。氢气的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原因: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完全,防止加热氢气的混有气体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原因:防止高温下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3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就在于变化中是失氧还是得氧,得氧氧化,失氧还原。得氧的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 性,还原剂发生 反应,还原剂有夺氧的能力。失氧的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 性,氧化剂发生 反应。4 氢气的用途:作高能燃料 、焊接或切割金属 冶炼金属 、作化工原料(合成氨、制盐酸)。4、 分子和原子1 分子和原子的

6、区别与联系:分子原子微观粒子的共性体积小,质量非常小,不断地运动,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本质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也可以重新组成别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构成物质的种类双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如H2、O2、N2、Cl2、F2、Br2、I2等。共价化合物,如酸、水、非金属氧化物、某些有机物金属 如:Fe、Cu、Zn等固态非金属 如:P、Si、C等稀有气体 如:Ne、He、Ar等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注意:(1)糖溶于水、汽油挥

7、发、湿衣服晾干、进入花园闻到花的香气等现象可用分子 的性质解释;(2)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气体易压缩、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等现象的产生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具有 的性质有关。2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组成、性质有固定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无固定组成(混合物的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性质)5、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或构成宏观:由同种元素组成微观:单质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

8、成微观: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联系(1)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某些不同单质通过化合反应(2)单质 化合物 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注:1、氧化物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而且一定含有 元素,(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2、由一种元素可组成纯净物、混合物,但一定不能组成化合物。6、 水的净化1 方法:静置沉淀(加明矾)、过滤、吸附(用活性炭)、蒸馏(实验室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2 水厂净水:原水静置沉淀絮凝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3 硬水与软水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对生活、生产及人体健康会带来危害。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9、的水硬水与软水检验方法:(1)用肥皂水,易起 的是硬水; 的是软水。(2)加热法,出现浑浊现象的为硬水。硬水的软化: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煮沸水、实验室中蒸馏水。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效果顺序:逐渐增强)(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固体杂质,使杂质沉降下来;活性炭能把水中一些不溶性和一些溶解性杂质吸附在表面,可除去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7、 水污染及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

10、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控制污染源;2、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3、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农药。8、 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使用新的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2、防止水体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本单元要记的内容:一、有关化学方程式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锌 和 稀 硫 酸 反 应:Zn + H2SO4 =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11、 + H2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二、熟记下列原子团:原子团离子符号化合价原子团离子符号化合价原子团离子符号化合价碳酸根CO32-2氢氧根OH-1氯酸根ClO3-1磷酸根PO43-3铵根NH4+1锰酸根MnO42-2硫酸根SO42-2硝酸根NO3-1高锰酸根MnO4-1亚硫酸根SO32-2(6)根据化合价(离子符号)写化学式HNH4NaFe2Fe3Cu2Ba2Ca2OHClNO3SO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