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53214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精选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梁板结构 1 1概述1 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1 4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1 5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1 6装配式混凝土楼盖1 7无梁楼盖1 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1 9楼梯和雨蓬 1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某厂房的楼盖 平面尺寸为33m 20 7m 层高4 5m 四周为承重墙 室内设置8个立柱 柱截面尺寸取为400mm 400mm 楼盖平面图如图1 32所示 楼面做法如图1 33 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试设计之 设计要求 1 板 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2、3 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 板 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 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 计算简图 2 内力分析 3 截面配筋计算 4 构造要求 5 绘制施工图 2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楼盖平面图1 32 图1 32楼盖平面图 3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楼盖做法详图1 33 图1 33楼盖做法详图 4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 1 设计资料 1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 5kN m2 2 楼面做法 如图1 33所示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g 20kN m3 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

3、浆抹底 g 17kN m3 3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 吊筋采用HRB335 其余均采用HPB300 5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2 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图1 34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6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2 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 对工业建筑的楼板 1 板 B1 B6 厚h 2 次梁L2截面尺寸b h 次梁截面高度 截面宽度 3 主梁L1截面尺寸b h 主梁截面高度 截面宽度 4 柱的截面尺寸b h 400 400mm2 P45表1 5 7 1 3现浇

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 B1 B6 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板的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 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 35 a 所示 板的计算跨度为 图1 35 a 板的实际结构图 图1 35 b 板的计算简图 P24表1 1 P55 修改边跨的计算跨度增加边跨计算跨度算法 8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 B1 B6 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小计 永久荷载标准值 2 板的荷载计算 活荷载标准值 P42表1 2注解 P46 47板钢筋的截断 则1m板宽为计算单元时 板上荷载q g 9 69kN m 9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5、梁板结构 3 板 B1 B6 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 板的内力 弯矩设计值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由P42表1 2查出板的弯矩系数aM 板的弯矩设计值见表1 8 表1 8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10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 B1 B6 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 板配筋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对轴线 间的板带 考虑起拱作用 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 9 板如果要求满足 0 1规定 将导致用钢量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还多 这显然不够合理 因此 板中不考虑 0 1规定 11 1

6、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表1 9板的配筋计算 12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 还应配置构造钢筋 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1 35 c 所示 图1 35 c 板配筋图 13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 还应配置构造钢筋 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1 35 c 所示 分布钢筋面积As2 选用 6 200 As2 141mm2 实际选用 8 2

7、50 As2 201mm2 14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 还应配置构造钢筋 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1 35 c 所示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As3 选用 8 200 As3 251mm2 8 200 15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 还应配置构造钢筋 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1 35 c 所示 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As4 选用 8 200

8、As4 251mm2 8 200 16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 还应配置构造钢筋 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1 35 c 所示 墙角和垂直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伸出的长度 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伸出的长度 P47图1 25板的构造钢筋 板面支座钢筋伸出的长度 q g 2 04 3 17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次梁的计算简图 由次梁实际结构图1 36 a 可知 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240mm 次梁的计

9、算跨度为 图1 36 a 次梁的实际结构图 图1 36 b 次梁的计算简图 P24表1 1 P58 增加边跨计算跨度的算法 18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2 次梁的荷载设计值计算 永久荷载设计值 小计 P24表1 2注解 P50次梁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19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 次梁的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1 2 1 3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aM和剪力系数aV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1 1

10、0和表1 11 表1 10次梁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20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 次梁的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1 2 1 3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aM和剪力系数aV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1 10和表1 11 表1 11次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21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 次梁的配筋计算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22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1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1 12 4 次梁的配筋计算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3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表1 12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验算配筋率 rmin 0 45ft fy 0 45 1 27 300 0 19 0 2 24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 次梁的配筋计算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复核截面尺寸 所以B和C支座均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A支座只需要按构造配置箍筋 验算是否需要计算

12、配置箍筋 承受正弯矩跨内截面可能存在的最大有效高度 25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 次梁的配筋计算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计算所需箍筋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 梁局部范围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 现调整箍筋间距 s 0 8 277 222mm smax 200mm 取s 200mm 26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配箍筋率验算 弯矩调幅时 实际配箍率 因各支座处的剪力相差不大 为方便施工 取双肢6 200的箍筋 沿梁通长布置 次梁配筋图如1 36 c 图所示 4

13、次梁的配筋计算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 次梁施工图的绘制 27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图1 36 c L2 次梁 配筋图 300要伸过支座 250 250 注意 L2配筋图中的主梁要标注尺寸 28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4 次梁L2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5 次梁施工图的绘制 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 伸入墙支座时 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 伸入墙支座时 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 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 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 此时钢筋没有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727 0 9 654 3mm 29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

14、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 主梁的计算简图 2300 2300 2300 2300 2300 6580 6500 400 6900 6900 120 250 80 650 图1 37 a 主梁的实际结构图 30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 主梁的计算简图 由主梁实际结构图1 37 a 可知 主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370mm 中间支承在400 400混凝土柱上 主梁的计算跨度为 计算简图如图1 37 b 所示 P23 31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5、 2 主梁的荷载设计值计算 32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3 主梁的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 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弯矩设计值 不同截面的弯矩值经过计算如表1 13所示 剪力设计值 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经过计算如表1 14所示 弯矩 剪力包络图绘制 33 1梁板结构 表1 13主梁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kN m 34 1梁板结构 表1 14主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kN 35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3 主梁的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 弯矩 剪力包络图绘制 325 49 325 49 248 16 24

16、8 16 230 6 230 6 56 37 97 3 97 3 19 97 19 97 170 93 284 38 167 3 352 58 100 13 150 51 40 53 107 12 352 58 107 12 40 53 140 58 33 3 207 18 75 21 140 58 33 3 207 18 75 21 123 11 50 77 224 65 195 78 21 9 21 9 151 98 104 07 46 35 28 86 A B C D A A B C D 图1 39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200 45 200 45 150 51 36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4 主梁的配筋计算 纵筋计算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跨中 h0 650 70 2排钢筋 580mm 37 1 3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梁板结构 5 主梁L1的设计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4 主梁的配筋计算 纵筋计算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判别跨中截面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