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196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知识要点及考试要求】知识点识记理解简单应用问题解决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发生条件及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是石油加工产品【知识归纳与考点解读】一、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发生条件1、燃烧的

2、三个条件是: 缓慢氧化是物质 的氧化反应;爆炸是可燃物在 内急剧 而引起的。共同点是 ,不同的只是剧烈程度。(注意:气球爆炸、轮胎爆裂属于 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 变化。)2、燃烧条件探究(课本实验):(1)、注意:铜片作用-导热(铜不与磷反应)热水的作用- (2)、现象:实验1中 实验2中 (3)、分析:由 对比,可知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 对比,可知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4)、实验改进:本实验存在问题:有污染实验改进装置如下: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二、灭火与防止爆炸1、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灭火是相反的

3、过程,灭火的原理即只需要破坏燃烧的 ,例如:草原着火时,将火线前方的草清除是 ;厨房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是 ;建筑物起火时,用水灭火是 。(注意: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2、防止爆炸的措施: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燃料利用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是放热的,如: 、 、 、 等;有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如 。2、燃料是能源中的一类。人们使用燃烧,是利用燃料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常见的燃烧分为化石燃料,如 ;其他燃料,如氢气、煤气、酒精、柴草等。燃料选择应从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例如最环保最清洁

4、最理想的燃料是 ,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来源广泛,其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乙醇可再生、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如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 等有害气体和烟尘,还会产生酸雨等,同时排放大量 而造成温室效应,危害环境。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 (纯净/混合)物。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煤气(主要成分有 、 、 和其他气体)等,属于 (物理/化学)变化;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炼油、润滑油等,属于 (物理/化学)变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4、目

5、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 ,这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既可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武汉考试题示例】1、(2020年武汉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葡萄糖不属于有机物C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氢气和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作燃料2、(2020年武汉四月)下列各组物质,均为可燃物的是( ) A氧气、白磷、红磷 B红磷、大理石、甲烷 C煤气、二氧化碳、铁丝 D白磷、红磷、铁丝3、(2020年武汉四月)下面是一些灭火的事实。其中对灭火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降低木材

6、的着火点 B用扇子扇灭烛火隔离空气C砍掉大火路线前的树木隔离可燃物 D用锅盖盖灭油锅内的火降低了油的温度4、(2020年武汉中考)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5、(2020年武汉四月) 如图所示,把颗粒大小相同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大试管中,同时放进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片刻,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由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就可以燃烧;只要有氧气,物质就能燃

7、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没有氧气不能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有氧气也不能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氧气可以燃烧。A. B. C. D.【知识应用练习】1、下列变化不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 A食物腐败 B动植物的呼吸 C铁生锈 D冰融化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3、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品4、某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

8、的信息:2Na+Cl2 点燃 2NaCl;2Mg+CO2 点燃 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可利用钠与氯气的反应原理生产大量食盐,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6、对“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

9、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4)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沿楼梯迅速下楼;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封闭房门;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跳楼 A. B. C. D.7、(2020年元月)在教师的指导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固定

10、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等相关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生石灰适量、白磷过量、注射器中的水均足量。实验步骤及部分现象记录如下表。实验步骤操作现象步骤点燃燃烧匙中的小蜡烛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燃着的小蜡烛很快就熄灭了。步骤打开弹簧夹,由注射器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夹紧弹簧夹。白磷燃烧。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中,导致小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步骤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步骤中,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具体操作是: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_,观察到现象。8、(2020年元月)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1 步骤中通入氮气,其目的是 2 步骤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 。3 步骤中,装置B的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