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166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件: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动物的新陈代谢 例1 蛋白质代谢是以氨基酸形式进行的 血液中的氨基酸的含量通过一定的来源和去路维持动态平衡 请根据下面的氨基酸代谢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在血液氨基酸的来源中 是指 主要是指机体内 的水解 能转变为部分氨基酸的物质 来自于 该类物质通过 作用转变为氨基酸 2 在氨基酸的去路中 是指 NH3随着血液进入肝脏后转变成 酮酸氧化分解的终产物 为 以酮酸为原料合成的非蛋白性物质 包括 3 在氨基酸的去路中 是指 该反应过程区别于 的特点是 以血液氨基酸合成的物质 包括 解析 此题将蛋白质代谢过程用图解表示出来 要求弄清动物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向 以及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的区别 1 血

2、液中的氨基酸来源是 食物中蛋白质在消化道消化后吸收来的 组织蛋白水解产生的 其他物质转变而来的 其他物质主要指酮酸 酮酸主要来源于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 如丙酮酸 酮酸经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如丙酮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丙氨酸 2 氨基酸的去路是 脱氨基作用产生酮酸和NH3 NH3运输到肝脏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 酮酸可以氧化分解产生CO2 H2O 能量 也可以合成糖类 脂肪 氨基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3 脱氨基作用与转氨基作用的主要区别是 脱氨基作用有NH3和酮酸产生 转氨基作用无NH3生成 而产生新的氨基酸 氨基酸还可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 以及酶和某些激素等 答案 1 肠

3、道吸收组织蛋白糖类代谢中间产物 如丙酮酸 氨基转换 2 脱氨基作用尿素CO2 H2O糖类和脂肪 3 氨基转换作用 转氨基作用 无NH3生成 但有酮酸生成各种组织蛋白质 酶和某些激素 例2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途径和产物 其中X和Y为代谢中间产物 表示反应方向 1 写出图中下列物质名称 A B E F 2 人饥饿时首先使用的贮能物质是 当它数量不足时 则动用 和 3 用图中标号依次写出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脂肪的代谢途径 4 A物质分解过程 又称为作用 人体所必需的A物质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 生成 必须从膳食中摄取 这部分物质称为 解析 由图中图解分析得C和甘油是B的消化产物 进一步推测得 A D

4、分别为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产物 所以A B C D分别为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 葡萄糖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进一步推测知道E为糖元 F为氧气 根据上述各物质间的联系 得出本题具体答案 答案 1 氨基酸肪脂糖元氧 2 肝糖元 答糖元不正确 脂肪蛋白质 3 淀粉 DX C和甘油 B 4 脱氨基必需氨基酸 例3 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 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 随后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 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下图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2 下图中的甲 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3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

5、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4 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B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C 促进糖元的合成 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为糖类D 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 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 可通过胰腺分泌的和肾上腺骨髓质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 B 2 丙 3 不足过高 经久不降 4 A C 5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解析 思考该题时首先应明确健康人与糖尿病人在一些生理指标上的差别 即一般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80 120mg dL的范围内 而糖尿病患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导致血糖升高 160mg gL 进而出现糖尿 1 从图中给的血糖量变化

6、曲线来看 其走势基本相同 均随着口服葡萄糖时间的推移出现一段时间的增加 后又逐渐减少 其不同点在于两曲线的血糖量起始点不同 A在80mg 100mL左右 符合正常范围 而B则在150mg 100mL左右 并且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明显已超出正常范围 因而B曲线应代表糖尿病患者血糖量的变化 2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 其血液中胰岛素浓度较低 分泌量不足 且随血糖浓度变化的能力较小 不能很好地调节血糖浓度 根据以上两点 丁图中A与B的胰岛素浓度起始点相同或甲图中B曲线起始点高于A曲线起始点 均不正确 乙图B曲线的起始点为零 变化后又回到零 显然也不符合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少但仍有这一事实 丙图中A曲

7、线在短期内胰岛素浓度有较大变化 随即又趋于平衡 而B曲线从较低浓度开始 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曲线 说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调节能力弱 因此丙图为正确 3 依题意可知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不足 但不等于没有 使血糖浓度不能在适当的条件得到调整 血糖浓度偏高 经久不降 4 胰岛素的作用在于调节糖类代谢 降低血糖含量 因此 凡有利于血糖形成的过程均在其抑制范围内 肝糖元的分解会使重新形成的葡萄糖进入血浆成为血糖 升高血糖浓度 这一过程会受到胰岛素的抑制 同理 大量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可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会促进这一过程的 血中的葡萄糖是有一定的来源和去向的 详见下表 因此胰岛素的作用应体现在促进血糖

8、氧化分解和合成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5 与胰岛素相拮抗的是胰高血糖素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 其作用类似于交感神经 也有使血糖浓度升高的作用 说明 若对糖尿病患者的致病机理不清 在分析图形时 不能把握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在血糖生理指标上的不同点 仅从曲线走势上去判断 易模糊区分点 不容易选对 关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部分 由于选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若没有抓住 降低血糖浓度 这一区别标准 仅凭记忆去判断 易错选或漏选 例4 将牛肉 主要含肌肉蛋白质 分别放入具有等量混合消化液的烧杯中 牛肉片能迅速被水解的只有 A 胰液和肠液B 胃液和

9、胰液C 胃液和肠液D 胃液 胰液和肠液 解析 首先要知道各种消化液中都含有哪些消化酶 因酶有专一性 要将蛋白质完全水解 需要蛋白酶和肽酶的共同作用 另各种酶需要的pH环境不一样 进一步要考虑混合后的pH是否能让所有消化酶都具活性 胃液 胰液中含有蛋白酶 肠液 胰液中都含肽酶 都能消化蛋白质 但消化液混合后pH会改变 因胃液的pH 1 7 2 而肠液 胰液的pH 7 8 胃液和肠液 胰液混合后 pH改变 消化酶的活性都会受到影响 只有胰液和肠液混合pH基本不变 而生物体内实际上也是胰液和肠液共同在小肠里消化食物 相互混合不会影响消化能力 答案 A 例5 在马拉松长跑中 运动员骨骼肌细胞消耗的能量

10、 主要来自 A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 磷酸肌酸的水解C 葡萄糖的酵解D 脂肪酸的氧化 解析 此题考查与动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知识 需要理解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为骨骼肌提供能量来源的新陈代谢途径有哪些 其中主要代谢途径是什么 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代谢途径有许多 但最主要的是糖类物质的有氧呼吸 这在课本中已有明确的阐述 要正确答本题的思路就在这里 题中提供了四条途径 糖酵解 无氧呼吸 是可以满足人在特殊情况下 如 剧烈运动 从平原到高原 大量失血等 对能量的需求 当人体内ATP缺乏时 磷酸肌酸可以释放出能量使ADP形成ATP 但磷酸肌酸等高能化合物所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 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中 虽也有可能通过脂肪的氧化分解和糖酵解时释放能量 但以上三条途径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相比还是少量的 事实上 人在任何情况下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都来自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肌细胞也同样如此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