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142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初中化学评价研讨暨复习备考会5 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高效之路 创优秀团队这些年来,宜昌市三中化学组通过改变理念,完善课堂,努力打造优秀团队。我们按照学校提出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根据对口生源基础和家庭教育相对薄弱的实际状况,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走上了高效课堂创建的探求之旅。我们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学中心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用“教的革新”激发教师活力,提高化学组教学和科研水平。一、 改变理念 创建高效 朱永新先生倡导学生要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学校要求我们要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力营造和谐书香校园,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我们要努力

2、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做有效的事情。既然教育成为我们的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的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充满激情;充满诗意;充满幸福;从而更好的去教导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就不再是学校的要求了,而是我们化学教师提升教学品质,感受职业幸福的内在需求了。二、 三大转变 彰显高效1、 课前转变教研方式,落实准备环节一是改革备课方式:通过一课三备(分人一备、小组二备、个人三备)的方式,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前准备的高效性,备课主讲教师根据所受内容,选定各环节练习材料代替导学案,形成一备稿,在经过集体讨论,形成统一指导授课教案二备,最后教师根据本班学

3、情在指导教案上适当调整形成三备;直到2020年秋,由宜昌市教研中心组织多位化学专家编撰的三峡学典发行后,我们开始用三峡学典代替原来的导学案,但我们还是坚持集体备课,而且除了学校安排的每周的固定时间地点外,不管哪位老师先上课发现了什么问题,下课后回到办公室立即会与其他两位老师交流并作出适当的修改。比方说在讲化合价的时候,上一届学生我们是将背诵化合价口诀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先过关,情况比较好,就可以讲化合价的计算了,所以针对这一届学生我们集体备课也是这样计划的,但是最先上这个课时的老师,发现学生背诵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所以马上就改变了计划,上课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并且由老师检查小组长,小组长再检

4、查组员背诵的情况,直到绝大部分同学都背下来以后再讲化合价的计算,整节课的进度比原计划会慢一点,下一课时的内容也会受到影响,需要再作调整,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将学生在家背诵的情况告诉组里老师,并且将她在课堂上所做的调整及实施以后的效果告诉大家,我们同时会将下一课时的内容及时作出调整。集体备课我们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二是规范预习环节。把预习纳入课时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课堂环节的实施效率;三是建立合作竞争机制,既让小组合作学习。又让小组之间实行竞争。每周一次总结,制表反馈给家长。2、 课中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 我校推行的

5、“三疑、二学、一馈”(3+2+1)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全员参与;学生自学、互学、老师导学三结合;以三备稿及三峡学典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为途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三疑”就是学生通过预习设疑,小组合作学习质疑,教师释疑,集中解决学生疑而未决的问题,“二学”就是学生小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主持文本拓展学习;“一馈”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拿出5-10分钟对学生测试反馈,检查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3+2+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为:预习质疑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互学共疑教师释疑延伸拓展评价反馈。学校推行的“3+2+1”教学模式,注重“三还”,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

6、习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校在创建高效课堂活动中的一次大胆尝试。3、 课后转变教研意识,促进自主提高。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做到二听二思,一听教师同仁的授课,二听专家名师的授课,改进自我的教学;一思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思发展,思考自我教学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教学反思文稿,以备日后教学参考。另一方面抓自主学习,促进课时效益。要求教师精选材料用于课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实现“课时”变“学时”创造条件。三、推陈出新,收获高效学校开展 “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台子,压担子 每年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课,要求人人上课,

7、由“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成员教师组成评价小组,开展达标验收活动,实现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高举办“构建高效课堂的专题论坛”,点面结合,既有优秀教研组的经验推广,又有教学高效的教师的做法介绍,还有教学中关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达成、个人特色、小组合作等具体操作环节的互动进行“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课堂观察方法”、“评课的相关要素”等专题讲座,各教研组围绕以上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从专业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骨干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帮助其他教师总结提升作为市教科院的蹲点联校基地校,邀请教科院领导指导工作、听评课经过大家的努力探索,我们已逐渐摸索出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高效课堂”创建活动让学校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升。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有效提升。活动开展以来,李倩老师获得大宜昌化学比武一等奖,湖北省化学说课一等奖;熊立新老师在电子白板比赛中获奖,刘丽萍老师被评为市师德标兵。“高效课堂”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们的,具有三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