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53122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木叶实用课件说课材料(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 木叶 作者介绍 林庚 福建福州人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诗歌研究家 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 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 盛唐气象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 出版过 春野与窗 问路集 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 诗人李白 中国文学简史 等 袅袅照浦褒扬灼灼亭皋寒砧涔阳万能锭言筌窸窣迢远 ni op b ozhu g ozh nc nd ngqu nx s ti o 给右边加红颜色的字注音 袅袅 灼灼 寒砧 亭皋 萧萧 疏朗 窸窣 冉冉 缠绵 绵密 迢远 相去无几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2、 明亮鲜艳的样子 秋后的捣衣声 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 砧 捣衣石水边的平地 亭 平 皋 水泽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稀疏透明 通透明亮的意思 象声词 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 拟人法柔和紧密的样子 遥远 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一 导入 同学们 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 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我们的古诗人是 敏感而有修养的 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 创造了耐人 触摸 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 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 诗的感觉 才会喷涌而出

3、 速读课文 感悟 木叶 和 树叶 的区别 探究由 木叶 发展为 落木 的原因 比较 木叶 落叶 及 黄叶 进而把握 木叶 的艺术特征 概括文章内容 1 说明从屈原开始 木叶 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 古代诗歌中很少用 树叶 后又发展到用 落木 说明 木叶 落木 与 树叶 落叶 的不同 关键在于 木 字 在诗歌中 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说明 木 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二个艺术特征 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征 有暗示性 说明 木叶 与 树叶 在概念上相差无几 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阅读第一自然段 1 课文从什么来引出本

4、文的话题的 从众多诗人作品中的 木叶 形象作引子 来引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 2 作品以哪些诗人的作品的诗句为例来引出话题的 屈原 九歌 袅袅兮来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 月赋 洞庭始波 木叶微脱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木叶下 江连波 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 渡河北 秋风吹木叶 还似洞庭波 3 作者举出这些诗句为例 其用意是什么 木叶 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阅读课文主体部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2 6自然段的内容 段意 第2段 指出 木叶 就是 树叶 古代诗歌多用木叶 落木 而极少用树叶 第3段 说明木叶 落木与树叶 落叶的不同 关键在于一个 木 字 虽然两者概念相同 但在诗歌形象上大有区

5、别 第4段 说明 木 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5段 说明 木 为什么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6段 说明 木 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 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从课文看 木 与 树 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研析课文 按照字面解释 木 就是 树 两者在概念上一致 但 木 一般具有秋风叶落的情景的形象 树 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落木 与 落叶 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以曹植 美女篇 为例 落叶 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落木 呢 则比 木叶 更显得空阔 它连 叶 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阅读第6自然段做题 落木

6、与 木叶 的意味有什么区别 落木 比 木叶 更显得空阔 少了 叶 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 完全是一片悲凉与凄清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说 木叶 引题 1 诗中的 木叶 引出话题 主体 2 探寻多用 木叶 的理由 3 概念相同形象有别 4 5 木叶的第一特征 6 木叶的第二特征 7 木叶 树叶 一字千里 小结 以小见大深入浅出 本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 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 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 木叶 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子 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 二是例证 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 三是增强文气 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7、 我国古代的诗歌可谓是汪洋恣肆 仪态万方 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如 杨柳 鸿雁 等表示赠别的意象 常可见于赠别类诗歌中 文中 木叶 如此 但也有时候 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中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如 月 这一意象 用在赠别诗中是一番韵味 如杜甫的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在边塞诗中则是另一道景致 如陈子昂的 亭上谁家子 哀哀明月楼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应该像林庚先生那样 勤于钻研 探究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 同时也应该学习林庚先生那样 不故意摆出理论的面孔来吓

8、唬读者 而是将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 木叶 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 这样 才能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参悟了蕴藏其中的道理 走进诗歌的殿堂 高树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没有落叶的形象 借满树叶子的吹动 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 这里叶子越多 感情才越饱满 高木 是落叶的景况 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 所谓 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 落木千山 的空阔吗 高树 则饱满 高木 则空阔 这就是 木 与 树 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木 作为 树 的概念的同时 却正是具有着一般 木头 木料 木板 等的影子 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叶 因此常被排斥到 木

9、 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树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它与 叶 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这里如果改用 木 字就缺少 午阴 更为真实的形象 树 与 叶 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 树叶 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 叶 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 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 树叶 这个词汇了 木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 所暗示的颜色性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 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树 就树干而论 一般乃是褐绿色 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树 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

10、色的树皮 生机活力 木特征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 单纯 空阔 疏朗的清秋气息 场合 秋风叶落 木 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 木 比 树 更显得单纯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 而且还暗示了它的颜色 可能是透着黄色 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树 与 叶 形象一致 都给人枝繁叶茂 密密层层浓阴的感觉 合用的 树叶 的形象也是如此 含义未见丰富 而 木 常让人联想起树干 有疏朗 干燥的意味 木叶 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传递着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文章结构 一 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 二 说明 木 的两个艺术特征 以及为什

11、么有这些特征 三 小结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 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 也就由此可见 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 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 木叶 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 之与 树叶 不过是一字之差 木 与 树 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 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 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一位中国诗人说 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

12、说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 难于凑泊的境界 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 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 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 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谈中国诗 语言有概念的意义 也有潜在的意义 中国诗具备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含蓄性 暗示性 特征 暗示性 联想意义 意 等词有何关联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里的 空泛 和 确切 可用前两段的哪些词替代 暗示性 源于词语的联想意义 象征意义 双关意义等 意 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意味 意境 就是 潜在的力量 确切 概

13、念 直指 空泛 潜在 含混 摘抄 言有尽而意无穷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识无声弦指妙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 悟悦心自足 筌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注解 筌 捕鱼用的竹制的篓子 有口 内有逆刺 鱼进入就出不来 译文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 捕到了鱼 就会忘了竹笼 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 掌握了 语言所表达的 意义 就会忘了语言 所谓 得意忘言 言不尽意 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 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作为文学作品 就要求含蓄蕴藉 有回味 特别是诗歌创作 就要以少总多 追求 味

14、外之旨 言外之意 关于 梅 的意象讨论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 我国古代把松 竹 梅誉为 岁寒三友 是高贵圣洁的象征 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表达的是 寂寞开无主 的无奈 黄昏独自愁 的凄凉心境 以及 只有香如故 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 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

15、壮美 豪放乐观 振奋人心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 亲人的思念 月落乌啼霜满天杨柳岸晓风残月波心荡 冷月无声 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 月 的诗句 分析月的形象的多样的暗示性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1 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 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1 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 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

16、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 亭亭玉立 碧绿丰茂 枝条纷披 细叶精致 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 纤柔轻盈 妖媚多情 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 乱条狂舞 柳絮纷飞 讽刺攀附权贵 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拓展练习 二 作业 按如下表格 写出 1 诗歌例句 2 意象特征 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 柳 梅 菊 松 桥 水 草 花 马 门 柳絮 竹 舟 亭 酒 风 剑 河 雁 雪 等等 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鸟雨烛 鸟 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有空远感觉 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是清新可爱的 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月 月上柳梢头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小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