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514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课件_病毒总论(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病毒学山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张帆 病毒的发现 1892年 伊凡诺夫斯基 俄国 发现引发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能够通过细菌滤器的病原体 1898年 贝叶林克 荷兰 得出结论 病原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 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 取名叫 Virus 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 贝叶林克 病毒 virus 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RNA或DNA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增殖方式 复制对抗生素不敏感 对干扰素敏感 在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 由病毒引起的约占75 传染性强 流行广泛 缺乏有效药物感染类型多样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有些所致疾病严重 病死率高或有后遗症不断发现新病毒一些过

2、去认为是非传染性的疾病 如糖尿病 高血压 心肌病 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现发现与病毒有关 病毒学成为医学及生物科学关注的热点 病毒在医学微生物中的重要地位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GeneralPropertiesofViruses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体 Virion 具有典型形态结构和感染性的完整成熟病毒颗粒病毒的大小体积微小 以纳米 nm 作为测量单位 电镜观察 球形砖形杆状子弹状蝌蚪形 多种多样 病毒体的形态 球形病毒 弹状 蝌蚪状 砖形 球状 杆状 砖块状 蝌蚪状 子弹形 第二节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20面体对称型 20个面30个棱12个顶 球状病毒 正二十面体 腺病毒的电镜

3、照片 螺旋对称型 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弹状病毒 复合对称 噬菌体痘类病毒 二 辅助结构 包膜 包膜病毒刺突化学组成脂类和糖功能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辅助病毒感染具有病毒种 型特异性 是病毒鉴定 分型的依据之一与致病性和免疫性密切相关对脂溶剂敏感 乙醚灭活实验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刺突 据病毒结构分类 裸露病毒包膜病毒 1 病毒核酸 化学成分为DNA或RNA具有多样性主导病毒感染 增殖 遗传和变异功能决定病毒的特性病毒复制具有感染性 二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2 病毒蛋白质 由病毒基因组编码 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主要分布于衣壳 包膜和基质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

4、程具有抗原性 不参与病毒体构成包括病毒编码的酶类和抑制宿主细胞生物合成的蛋白等广泛用作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3 脂类和糖 包膜 核酸 基质蛋白 糖蛋白 第三节病毒的增殖 一 复制周期增殖条件 易感活细胞内增殖方式 自我复制复制周期 10h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 1吸附 病毒表面的配体与一定种类的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 意义 与病毒的组织亲嗜性有关 2穿入 融合 胞饮 转位 3脱壳 溶酶体酶参与下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4生物合成 释放核酸 完成以下过程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合成类型dsDNAssDNAdsRNA ssRNA ssRNA逆转录病毒 4 生物合成 通过病毒基因组的指令完成蛋白质的

5、合成与核酸的复制 此阶段无完整病毒可见 也不能用血清学检测出病毒的抗原 称为隐蔽期 脊灰炎病毒3 4h 流感病毒7 8h 腺病毒16 17h D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 正链R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 负链R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 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 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 5 组装 成熟和释放 装配与成熟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衣壳组装成核衣壳 产生完整的病毒体的过程称为装配与成熟 释放 指成熟的病毒体从感染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的过程 破胞释放出芽释放 复制周期replicationcycle 二 病毒的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 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 能量及必要的成分 则病

6、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 或者虽合成部分或合成全部病毒成分 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称为顿挫感染 缺陷病毒 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 不能进行正常增殖 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 此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辅助病毒 可以辅助缺陷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病毒 二 病毒的异常增殖 三 病毒的干扰现象 定义 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 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称为干扰现象 发生于 不同病毒间同种 同型病毒间同株病毒的自身干扰死病毒与活病毒间缺损病毒与完整病毒间 一 病毒的变异现象抗原性变异毒力变异二 病毒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第四节病毒的遗传与变

7、异 第三节病毒遗传与变异 病毒的基因组仅含一种核酸 DNA RNA 但具多样性基因组很小 多种基因互相重叠 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内进行 故含有内含子 变异机制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重配基因整合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一 基因突变 病毒的变异现象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减毒活疫苗 脊灰 缺陷型干扰突变株 DIM 耐药性变异宿主范围变异 有医学意义的突变株 1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是指在某种条件下能够增殖 而在另一种条件下不能增殖的病毒株 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ts 就是典型的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ts是生产疫苗的理想毒株 如温度敏感株 Poliovirustsmutant 有医学意义的突变株2 缺陷型干扰突变株 必须有辅

8、助病毒才能复制 并同时干扰野生株的增殖 通过对野毒株的干扰可减弱原病毒的毒性 但在一些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与某些慢性疾病有关 有医学意义的突变株 3 宿主范围突变株 感染野生型病毒所不能感染的细胞 狂犬病疫苗4 耐药突变株 编码病毒酶基因的结构改变而降低了对药物的亲和力或作用 从而获得抗原性而能继续增殖 三 基因重组和重配 重组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 两种病毒核酸分子发生断裂和交叉连接 序列重新排列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特征的子代病毒 可发生于两活病毒之间 也可发生于一活病毒与另一灭活病毒之间 甚至可发生于两种灭活病毒之间 或两种缺陷病毒之间 如人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的重组产生新毒种 重配 是

9、两病毒株通过基因片段的交换使子代基因组发生改变 称重配 分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的重组无核酸的断裂 是整个分节段基因的交换 如流感病毒 重组 重配 交叉复活 活病毒与灭活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 经基因重组使灭活病毒复活 多重复活 两种或两种以上近缘的灭活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 经过基因重组出现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紫外线灭活的病毒易发生多重复活 病毒基因组与宿主基因组的整合 多种DNA病毒 HBV HIV HPV和HSV等 逆转录病毒与细胞染色体整合 导致病毒变异和细胞转化发生肿瘤 如噬菌体与细菌基因组的整合经转导或溶原性转换导致细菌变异 四 基因整合 五 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1 互补作用和加强作用互补作

10、用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 其中一种病毒的基因产物使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发生在活病毒 缺陷病毒 活病毒 灭活病毒 缺陷病毒 缺陷病毒之间 基因产物互为补充 酶 结构蛋白 如两缺陷病毒 一个缺失包膜蛋白基因 另一个缺失多聚酶基因 两者均不能产生完整子代病毒 在混合感染时 两者基因产物互为补充 产生了两种子代病毒 2 表型混合 两种病毒感染细胞时 各自产生不同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产物 在子代病毒装配时 会出现各种产物之间的组合 当出现互相交换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时 由于混合形成两种镶嵌的衣壳和包膜称为表型混合 若是一种病毒的衣壳或包膜包裹了另一种病毒的基因组的组合称为表型交换 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

11、的影响 病毒的灭活 inactivation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 失去感染性灭活病毒仍保留某些特性 如抗原性 红细胞吸附 细胞融合等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强弱 因病毒的种类而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温度病毒耐冷不耐热pHpH5 9稳定辐射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 化学因素脂溶剂乙醚试验可鉴别病毒有无包膜消毒剂其他抗生素中草药 第六节病毒的分类 一 生物学性状分类法 依据基因特征 病毒大小与形态 病毒结构和对脂溶剂的敏感性等分为 DNA病毒 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三大类23个病毒科 二 临床分类法 依据临床特点 感染靶细胞的特性 传播途径等分为 呼吸道感染病毒 肠道感染病毒 肝炎病毒 虫

12、媒病毒 皮肤粘膜感染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类病毒 为植物病毒 仅由250 400个核苷酸组成 为单链杆状RNA 有二级结构 无包膜或衣壳 不含蛋白质 卫星病毒 与植物病害有关 分为两大类 一类可编码自身衣壳蛋白 另一类为RNA分子 曾被称为拟病毒 需利用辅助病毒的蛋白衣壳 其特点为由500 2000个核苷酸构成的单链RNA 朊粒 又称传染性蛋白粒子 无核酸 可引起人的震颤病 克 雅氏症及动物中的疯牛病 羊瘙痒病等 亚病毒 一类比病毒还小 结构更简单的传染因子 类病毒结构示意图 朊粒结构示意图 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的感染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经胎盘或产道亲代传给子代 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THANKS 小结 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病毒的遗传变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