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514314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教育技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助跑 吉安三中刘小强 科技不能取代教师 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 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 RayCliford 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 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Intel总裁贝瑞特博士 案例一 中考报名故事案例二 江苏官员微博门事件案例三 信箱号码 通信邮箱地址的笑话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件 快速变化的世界与有隋性的老师 畏怕新技术的成年人 案例给我们的启发 1 要重视终身学习2 要提高信息素养 媒体素养 3 老师权威性发生了动摇 我们应该怎样办 对策 终身学习 学习 工作 交替进行的终身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提高信息素养感悟 信息时代老师的概念

2、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老师都是相对的了 过去那种终身的绝对的那个老师真的没有 所以我现在经常讲一句话 所有的老师都不得不重新当学生 让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助跑 一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二 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成长三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五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一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1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和评价 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 传递 加工 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其中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 卫星电视广播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网

3、络通信技术 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 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现阶段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是基础 教育技术是桥梁教学设计是重点 提高绩效是目的 为什么强调老师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师的形象与素质结构 人格 学问 教育观念和教学技术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8 3 2 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十个观点 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教师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教师教

4、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 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教师教育必须推进信息化 现代化教师教育事业必须转换运行机制教师教育必须推进规范化 法制化教师教育必须和教育人事改革相衔接教师教育必须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一定要从国情出发摘自 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 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 3 掌握信息技术 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 A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B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C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D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 信息时代如何成为优秀的教师 A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时代的变化 Web1 0 你 网络 只读 1996 2004 Web2 0 你 网络 读 2005 今 写 时代的变化 Web

5、2 0 新工具 新创意 新技术 新方法 新理念 新环境 Web2 0时代新工具 社会网络 socialnetwork Blog 博客 Wikis 维基百科 Podcasting 播客 图像分享 Flickr 视频分享 YouTube 土豆网 网络办公 GoogleDocs 社会书签 Del icio us 社会网络 mySpace 社会标注评论 Diigo 幻灯片共享 Slideshare Blog 我们最熟悉的教师专业发展交流平台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教学创新精神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

6、能力 新时代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创造未来的能力汲取新知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文化判断能力 21世纪教师三大教学基本功 奥氏微笑 教育技术 数字故事 新时期 教师要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同时 突出以下能力 一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是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三是教育科研能力 四是创新能力 五是信息运用能力 具备了这些能力 教师不仅可以成为一个 教授最好课程 的 最好的教师 而且可以成为一个帮助学生找到 最好教师 和 最好课程 的指导者和参谋 使之学会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B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信息技术是教师专

7、业化的基础性平台2 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资源平台3 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实践平台4 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化的终身发展平台链接 信息科技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改实施的必要条件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理论 模式 方法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 C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农远教育 核心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 D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 二 信息素养与

8、教师专业成长 1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 又叫信息文化 国外称媒体素养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它包括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基础素养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 人文素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价值观导向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信息素养的界定 简而言之 信息素养包括 信息意识 对待信息的敏感程度与情感 信息知识 包括信息文化 信息源 信息检索工具 检索方法等知识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常识和信息法规知识 信息能力 包括信息获取 评价 处理 表达 应用等能力 信息

9、道德 包括法律 道德 人性 即 想得到 用得到 用得好 2 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含五种能力和九条标准 九条标准又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那就是信息处理 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 五种能力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系统思维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九条标准九条标准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那就是信息处理 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 1 信息加工处理方面标准1高效 快捷的获取与存储信息 标准2审慎 恰当地评估信息 标准3准确而有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2 独立学习方面标准4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能够持续地跟踪追寻 标准5对于信息文化及其创造性的信息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和重视 标准6在信息获取与知识形成方面追求卓越

10、 3 社会责任方面标准7主动为学习社区作贡献 承认信息对于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8在处理信息与信息技术问题时能采取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标准9有效地参与信息开发的团队活动 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 1 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与情感 想用 2 有应用信息的能力 能用 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可称为现代信息社会的读写算能力3 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 选择用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 而是提高教学质量 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 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 3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 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 从

11、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4 提高教师素质有赖于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信息时代赋予教师角色以全新的内涵 教师应该成为 学习资源的选择者 开发者 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研究者 学习群体的组织者 帮助者 学习活动的咨询者 协调者 学习者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示范者 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即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地体现在如何把 信息 转化为 知识 把 智能 转化为 智慧 上 信息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信息意识 其次要具备信息知识 第三要具备信息能力 第四要具备信息道德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培训只是解决了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 今天的教师 不仅要知道如何运用技术 更要知道在什么时候 怎么样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学

12、科课程教学中去 以及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 这正是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试图达到的目标 信息技术带给教育改革的新风决不仅仅是某些方法上的可能和思路 其主要的要求是通过教育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探索 使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只注重学科素质教育的单一思路通过对教育技术进行重新认识 重新解释 使对教师素质的认识得到新的理解 信息时代10大基本教学工具 文字输入 Google拼音 Sogou拼音信息检索 Google 百度表达讲演 Word PowerPoint PDF可视化分析 概念图 思维导图 因果关系图教学评价 电子档案袋 智能评价 自适应评价人际交流 E Mail QQ MSN工作反思与叙事 Blog 博客 组

13、织网络探究学习 WebQuest构建学习社区 BBS Wiki设计管理课程 Moodle 培训平台 三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内容简介 2 背景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 考试 制定考试大纲和考试办法 组织统一考试 制定培训过程性评估办法 认证 建立认证制度 制定配套政策 与教师认证 职务晋升相挂钩 培训 制订培训大纲 开发培训资源 加强基地建设 组织开展培训 新一轮国家级 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 3 目标完成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任务建立全国统

14、一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体系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论证制度形成丰富的 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育技术培训资源 4 机构师范司项目办专家委员会网联认证中心考试中心制定标准培训课程资源论证实施考试 5 分析问题 2000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 主要关注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实施 校校通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整合有关注 但缺乏实质性 长效性进展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问题比较突出 意图 树立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周济 概念 从教师培训 考试 论证着手 从教师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能力 出发 稳扎稳打 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升级 6 标准框架 中小学教师人员划分及关

15、系图示 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支持人员 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对中小学的实际调研情况并借鉴美国的经验 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 414 教育技术标准的体系结构 4表示有四个能力素质维度 一级指标 14表示有14个二级指标 N表示有N个概要绩效指标 对于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这三类子标准 4个能力素质维度是指 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 意识与态度 教育技术需求意识 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意识 对教育技术的兴趣与态度知识与技能 基本理论与方法 基本操作技能 信息检索 加工与表达 信息安全与评

16、价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协作与交流 学习与发展社会责任 信息道德 法律法规 社会责任 人文关怀 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414 体系结构 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414 体系结构 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414 体系结构 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2005年版 的总体框架 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背景 依据国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和市教育局 吉安市中心城区加快教育发展行动计划 2010 2012 及 吉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三年规划 等相关文件精神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 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是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区域性的具体实施方案 是国家标准的简单化 具体化 内容 三个级别四项内容三个级别 初级男50周岁 含 以下 女48周岁 含 中级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 含 以下教师高级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 网管员 骨干教师 四项内容 1 硬件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