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428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课时)【知识梳理】1.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石蕊酚酞酸碱度:酸碱度是定量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来表示。 pH的取值范围通常在_之间。 pH7溶液呈_性。 pH_7溶液呈酸性,pH越_,酸性越强。 pH_7溶液呈碱性,pH越_,碱性越强。2.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pH可以用pH计和_,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用_。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并滴在_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注意 若使酸性溶液的pH升高,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或中性溶液;若使碱性溶液的pH降低,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性溶

2、液。若向酸性溶液中加水将其稀释,其溶液的pH将会_,但不会超过_;而向碱性溶液中加水将其稀释时,溶液的pH将会_,但不会_7。不可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测试溶液的酸碱度,因为那样会_待测溶液。不可用受潮或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试待测液的酸碱度,那样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的pH,使所测得的结果:酸_,碱_,中_。用pH试纸测得的pH为_数,而不是小数。3.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物 理 性 质纯净的浓盐酸是 色,有 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HCl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 。有腐蚀性,工业品因含杂质而呈 _色。纯净浓硫酸是 色 液体, 挥发, 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 的热

3、量。常用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 ,密度 g/cm3。浓硫酸有 和强腐蚀性。用 途化工原料。制取氯化物及医药等,金属除锈。化工原料。用于生产人造棉、化肥、农药和染料。精炼石油、除锈等。4.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所以具有下列共性。(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2)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_和_Zn + HCl _ Zn + H2SO4 _Fe + HCl _ Fe + H2SO4 _ 活泼金属一般指 ,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和_(复分解) CuO +HCl _ Fe2O3 +

4、HCl_ CuO + H2SO4_ Fe2O3 + H2SO4 _4)与碱反应生成_和_(复分解) NaOH + HCl =_Al(OH)3 + HCl =_Ca(OH)2 + H2SO4 =_Ba(OH)2 + H2SO4 = _(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和_(复分解) HCl + CaCO3 _ H2SO4 +Na2CO3 _ HCl + AgNO3 _ (此反应可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H2SO4+BaCl2 _ (此反应可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5.浓硫酸和硝酸的特性(1)浓硫酸具有_性,可做某些气体(H2、O2、CO2等)的干燥剂。(2)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且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_试剂瓶中)。

5、(3)金属与浓硫酸和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使用浓硫酸和硝酸。【典型例题】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湿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碳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操作a的名称为_;(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_;(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课堂测试】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

6、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D.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2. 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

7、色卡读数3.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硫酸、 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丁是 ;通常其用途为 。 (2)甲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巩固延伸】1. 现有常温下的三种溶液:纯碱溶液 食盐水 ,食醋,pH大小关系为()ABCD2.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食醋B柠檬汁C食盐水D肥皂水3. 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B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C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

8、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D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用分液漏斗将双氧水加入锥形瓶中,后检查装置气密性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5.“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

9、成FeCl3和H2;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ABCD全部6.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红墨水变五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 电解水 电

10、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9.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

11、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2)反应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10.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1)试剂是_,试剂是_(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_(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铜片 C碳酸氢钠粉末1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