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51367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的事例培训教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中外事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红楼梦 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贝多芬:双耳失聪,写下欢乐颂等广为流传的曲子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而他的人生却异常的坎坷,从他的生平中可以看出,从七岁到二十四岁林肯的少年时光充满着人生的惨痛,从三十九岁到四十九岁这十年间,林肯的政治生活更是充满着挫败。直到通过无数艰辛的努力,最终在五十一岁时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并以一个伟大的总统形象载入了世界历史中。 张海迪也是一个

2、非常好的例子,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便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管夷吾举于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苦其心志(使痛苦)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而后喻(被了解(明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3. 下边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1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入则无法家拂士4.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5

4、.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6.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7. 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哪两句?()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8. 下

5、面选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D霜叶红于二月花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译文:_10. 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答:_11.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用_的论证方法,因为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经历相似,都是先_,又都_。答案:1被举用,被选拔这(个)“用来”或“用来的(方法、过程、手段)”2D(过:犯错误)3A4A(A项

6、“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5B(A应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6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7A、D8D9(如果)在国内没有懂得法度的臣子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侵扰的忧患,国家往往会灭亡。10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11举例论证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在历史上建立了大的功业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曾益其所不能。译文_ _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7、文:_19. 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任:_曾益其所不能曾:_人恒过过:_21. 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3分)答:_ 22. 文中的划线句属于_论据。作者从个人_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_的方略,最终提出了“_”的中心论点。(4分)23. 材料链接: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

8、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注】邦:国家。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3分)答:_ 答案:20.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曾:通“增”,增加过:犯错误(4分)21.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3分)22事实成才治国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分)23.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象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

9、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分)24. 孟子是_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_家经典著作。26.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27.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2分)答:_ 28. 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答:

10、 答案:24.战国儒25.被起用使穷困缺乏通“横”,梗塞,不顺被了解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7.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28.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