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2004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原子数目 原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ABCD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3.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制氯化铁:2Fe + 3CuCl2 = 2FeCl3 + 3Cu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H2SO

2、4 = CuSO4 + H2O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 + Ba(NO3)2 = BaSO4+ 2KN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 + 3HCl = AlCl3 + 3H2O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 + yB = mC + 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是 A. x + y = m + n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5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3、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7.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 B. Cl2 C. O2 D. N28.软玉

4、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一定条件5CaMg(CO3)2+8SiO2+X Ca2Mg5(Si4O11)2(OH)2+7CO2+3CaCO3,则X的化学式为 ( )A.CaO B.Ca(OH)2 C.H2O D.O2 9.下列有关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2NaHCO3 = Na2CO3+2HCl=2NaCl+H2O+C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C. H2+CuO Cu+H2O 置换反应D. 6CO2+6H2O = C6H12O6+6O2复分解反应10.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5、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12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

6、前质量/g4.680000反应后质量/g0054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1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CO2O2H2OW反应前质量(g)658523反应后质量(g)X1032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414.小明同学从S + O2 SO2 中获得以下信息: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

7、子个数不变;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B. C. D. 15. 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16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

8、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17.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18.将15 g两种金属的混合的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 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Mg和Ag BZn和Cu CAl和Fe DAl和Zn19.用H2 还原CuO和Cu的混合物2.02 g,得到Cu的质量为1.75 g,求原混合物中CuO是A135 g B135 g C035 g D2 g20. 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

9、,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 + B C + 2D B.A + 2B 2C + D C.2A + B C + 2D D.2A + B 2C + D二、填空题21在做“白磷在盛有空气的锥形瓶中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在锥形瓶里预先加少量的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_。22.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

10、发生了变化。请填空:(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选填“是”或“否”)(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23.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 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该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锌和稀硫酸反应: ;反应类型是 (3)盐酸

11、与碳酸氢按反应: ;明显的现象是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5)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制备波尔多液: 反应类型是 三、简答题25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无色气体E是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有毒气体,红色固体G是金属单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_ B _ D _ H _(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6、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

12、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固体,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甲_、E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甲:_ CE丙D: _。四、我会实验(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29.呼吸面具中常用的供氧剂是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它与人呼出的CO2能反应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Na2CO3+ 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Na2O2能和CO2反应产生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A可选用下面提供的 (填序号)装置。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