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178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化学 一、考试目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命题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考试要有利于推进化学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

2、题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2基础性原则。能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3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度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良好

3、的区分度。 4综合性原则。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5教育性原则。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重视考查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基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 四、考试范围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同时适当兼顾各地市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4、。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一)科学探究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

5、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

6、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二)身边的化学物质学习内容标准1我们周围的空气(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5)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水与常见的溶液(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

7、度的含义。(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8)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3金属与金属矿物(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8、,知道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内容标准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物质(1)

9、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3认识化学元素(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4物质组成的表示(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

10、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四)物质的化学变化学习内容标准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3)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

11、生活和生产的需要。3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内容标准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

12、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杜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化学物质与健康(1)了解某些元素 (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

13、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六、考试的形式与时长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90分钟。 七、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全卷由I 卷和卷组成。I 卷为选择题,赋分40分;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四种题型,

14、赋分60分。(一)内容分值比例:科学探究约25%,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15%,物质的化学变化约18%,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2%。(二)题型及赋分:选择题40分,填空题约26分,简答题约12分,实验探究题约16分,计算题约6分。4试题难度比例:整卷难度系数为0.70左右。容易题(p0.70)、中档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 八、样卷化 学(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考生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了解 0.93)A.牛奶变酸B.香水挥发C.蜡烛燃烧D.糯米酿酒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了解 0.92)A铝 B铁 C氧 D硅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识记 0.90)A.食盐 B.蔗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