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131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韶关四中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检测试题(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 第一、二章 检测题(45分钟内完成)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2.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干净的盐水 B液氧 C武江河水 D鲜橙汁4、从空气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造成我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

2、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5、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6.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

3、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8.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水用来溶解糖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10、.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 ( )A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H2密度小于空气) D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112020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 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12 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

5、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14、小明在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记放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反应不能发生 B、产生的氧气减少 C、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减慢 D、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不变15、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下列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 )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题号12344678910111213

6、141516答案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18分)17(5分)2020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至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根据右图回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2)用化学式填空: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 ;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上述“温室气体”是指 ;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18、(4分)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后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液氮

7、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2)“过一会后,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19、(9分)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硫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类型 (2)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反应类型 (3)磷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类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20、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

8、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2分)21、(4分)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

9、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外焰内焰焰心abc(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22、(18分)我们常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制取的文字表达式: ,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下同)。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甲和固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E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 、 (3)、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是 。(4)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现在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a.他们所选的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