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35112 上传时间:2017-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复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药植生药复习名词解释1.生药(Crude drug):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2.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drug):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 = 中药材(个子货)+饮片+中成药3.道地药材(Famous-region drug):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 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 产于河南怀庆地区 4.初生代谢(pr

2、imary metabolism):植物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原生质)的过程所生成的物质5.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初生代谢产生的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脂类、糖类、氨基酸等成分。6.次生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利用这些初生代谢产物,产生对植物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代谢途径。7.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次生代谢所生成的物质。8.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性状鉴定):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生药的外观性状进行鉴定,确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9.

3、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似人出汗,故将药材处理的此过程称为“发汗”。10.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11.水飞:将药材与水一起研磨,水的用量以能研成糊状为度,再加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面粗的再加水继续研,直到全部研细为止。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物,干燥,研散。12.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13.总灰分: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分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的总和

4、。14.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中不溶于 10%盐酸的灰分。15.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为保证中药材(或天然药物)的优质安全无公害并且质量具有可控性,而对中药材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的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材内在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并由此延伸至中药科研、生产、流通的所有质量领域,为整个中药质量体系打下基础。16.生物检定:又称生物测定法,是利用生物(整体或离体)的反应来测定各种药物的效价、作用强度和毒性的一种方法。一、绪论与生药的化学成分1. 我国重要的本草著作的名称、作者、载药数目及其历史意义.神农本草经 作者不祥 东汉末年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上

5、品为 120 种,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 120 种,无毒、有毒均有;下品 125 种,多毒,不可久服。原书已失传,现传者为后人根据古本草内容的辑本。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唐本草 作者苏敬、李勋等 唐高宗 又称新修本草,为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药典,载药 844 种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明代 载药 1892 种,附方 11000 多个2. 掌握皂苷类化合物的性质和鉴别反应2oooo oooo oo123458910124589101234568910皂苷的性质:大多为白色或乳白色无定性粉末,味苦而辛辣,具吸湿性,发泡性,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热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皂苷

6、类成分的鉴别反应泡沫反应 酸管和碱管形成的泡沫持续时间相同的为三萜皂苷碱管比酸管形成泡沫的持续时间长的是甾体皂苷浓硫酸-醋酐反应三氯乙酸反应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性质(碱性)和沉淀反应性状 大多数生物碱为结晶状固体,少数为液体,一般生物碱均无色,少数具颜色,味苦。酸碱性 季胺碱叔胺碱仲胺碱酰胺溶解性 游离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能溶于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生物碱盐类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或难溶有机溶剂。季胺碱生物碱能溶于水。升华性 液体生物碱和小分子固体生物碱能够升华。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 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碘-碘化钾试剂 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碘化

7、汞钾试剂 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白色或黄白色沉淀硅钨酸试剂 在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磷钼酸试剂 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与生物碱反应生成鲜黄或棕黄色沉淀 4. 蒽醌类化合物的母核、性质(酸性)和鉴别反应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基本母核对苯醌 邻苯醌 a-(1,4)萘醌 b-(1,2)萘醌 amphi-(2,6)萘醌蒽醌类化合物的性质(1)性状:蒽醌类化合物都为黄色至橙红色固体,有一定的熔点。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都有完好的结晶形状,多数蒽苷较难得到完好的结晶体。蒽醌类化合物大多有荧光,并在不同 pH 时显示不同的颜色。(2)溶解性: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

8、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水。而醌类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热水,几乎不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3)酸碱性:蒽醌类衍生物多具有酚羟基,故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经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带有羧基的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 -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 -羟基蒽醌衍生物羟基数目增多时,酸性也增强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Borntrger 反应 OOOHOH OOO- O-OO3a-羟基蒽醌 红色 红色5.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香豆素及其苷类的鉴别反应生药粉末用甲醇提取,滤液中加 7%盐酸羟胺和 10%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水浴微热,冷后,用稀盐酸调节 PH3-4,加 1

9、%FeCl3 试液,溶液显红色或紫色。6. 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性质和鉴别反应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两个苯环中央通过三碳链连接形成 C6-C3-C6 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C6-C3-C6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一般来说,查耳酮呈黄色或橙黄色,黄酮、黄酮醇有游离羟基时呈淡黄色,双黄酮、双氢黄酮醇、异黄酮则无色。黄酮苷一般溶于水,稀乙醇,甲醇和乙酸乙酯等极性溶剂。苷元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但不溶于水。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 (1)盐酸-镁粉还原反应 取生药粉末少许置于试管中,用乙醇或甲醇数 ml 温浸,滤液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数滴浓盐酸。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

10、、二氢黄酮醇类显红紫红色,异黄酮类、查耳酮类、花色素类及部分橙酮不显色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具有下列结构单元的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镁盐、铅盐、锆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常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醋酸镁、二氯氧化锆等。 二、药用植物学基础篇1. 简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壁、液泡和质体为植物细胞特有。2. 简述细胞壁的三层构造。胞间层 存在部位:相邻两细胞共有主要成分:果胶质物理特性:具有弹性并在一定范围内伸展初生壁存在部位:胞间层内侧主要成分:果胶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物理特性:仍具有弹性,随细胞的延长而伸展OO1 2345867 OO12345867 12 3 45

11、6 O12345867 12 3 456A BC4生长方式:填充生长、附加生长次生壁沉积情况:在细胞停止生长后,层层积累主要成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物理特性:坚硬、增强细胞的机械强度存在情况: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次生壁3. 简述纹孔、气孔、皮孔的区别。纹孔的形成过程:次生壁在增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的,很多地方留下了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纹孔的作用: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气孔 两个保卫细胞、中间的孔隙和副卫细胞皮孔 植物枝条上一些颜色较浅而凸出或凹下的点状物 当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下面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了木栓形成层,并向外分生出许多非木栓化的填充细胞,由于填充细胞的增多,结果

12、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口,这种裂口称为皮孔4. 简述质体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1)叶绿体:绿色,含叶绿素类光合色素,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存在于植物体内能透光的部分,而以叶肉细胞中最多。2)白色体:白色,能合成、贮藏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3)有色体(杂色体):含各种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质体由分生组织中的前质体分裂形成,3 种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可以互相转化:5. 简述分生组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概念:分生组织是由一群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所构成的,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增加细胞的数目,使植物体得以生长。 特点:细胞体积小,排列紧

13、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液泡。分类: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概念:保护组织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及机械损伤,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等,覆盖于植物体表面 .分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 6. 简述气孔的组成和轴式气孔的组成:两个保卫细胞、中间的孔隙和副卫细胞气孔的轴式(类型):直轴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 2 个,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垂直 平轴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 2 个,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 不定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大小基本相同,形状与其他表皮细

14、胞相似 不等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 34 个,但大小不等,其中一个特别小 5环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较其他表皮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 7. 简述腺毛和非腺毛的区别腺毛: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物质的毛茸 腺头膨大,位于顶端,具分泌作用,由一个至数个分泌细胞组成 腺柄有单细胞与多细胞之分 非腺毛 不具分泌功能的毛茸,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头、柄之分,先端常狭尖 8. 简述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厚角组织 结构特点:多角形,壁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在角隅处增厚 加厚的主要成分: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非木质化 物理特性:较柔韧 ,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存在部位:

15、常分布于草本茎、叶柄、花柄和大的叶脉中厚壁组织共同特点:细胞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木质化,成熟后为死细胞分类 :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9. 简述输导组织的分类以及各种输导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分类: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质部中的管胞和导管,它们由下向上地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韧皮部中的筛管和筛胞,它们由上向下运输有机养料。1导管和管胞(1)导管 主要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导管的形成:由一系列纵长的管状死细胞连接而成,导管分子相连处的横壁常溶解形成大的穿孔,使导管上下相通成为一个管子。分类:根据增厚时所形成的纹理或纹孔的不同,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导管 (2)管胞 蕨类植物和绝大多数裸子植物中主要的输导组织 管胞在结构特点和功能上与导管的区别点:上下两端往往比导管尖细倾斜 其运输水分的效能较导管低,是一类较原始的输导组织分类:细胞壁木质化加厚并形成纹孔,有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类型,以梯纹或具缘纹孔较多见 2.筛管、伴胞和筛胞 (1)筛管和伴胞结构特点:由一系列纵向的长管状活细胞所构成,具有筛板、筛孔和伴胞生理功能:通过筛孔输导筛板两边相邻细胞中的原生质存在特点:伴胞为被子植物所特有,蕨类及裸子植物中则不存在 (2)筛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料的组织 与筛管不同之处: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