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50744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吉林省、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第一章 第二章】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A78 m B98 m C128 m D148 m2图中 m、n、p、q四地中()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地位于山谷,在 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北京时间2019年

2、10月11日0时16分前后,一颗陨石坠落在东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吉林松原、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网友均目击到这颗陨石坠落时产生的火光。据此完成34题。3陨石坠落时,国际标准时间约为( )A10日8时16分 B10日16时16分C11日8时16分 D11日16时16分4陨石坠落时,11日占全球的比例约为( )A1/5 B1/6 C4/5 D5/6“圣安娜风”是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吹向太平洋沿岸,极度干燥,因易引发山火,被当地人称为“魔鬼之风”。读下图,完成57题。5图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

3、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6“圣安娜风”对沿海气候的影响为(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7死谷是北美洲夏季最热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的背风坡 B受下沉气流控制 C谷深狭长,植被茂盛 D暖流增温作用下图为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810题。8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B地降水区域小于地C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D地风力小于地9地地地的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10该季节图中甲区域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冷气团

4、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过境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尘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暖流 D寒流12图中洋流( )A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B可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C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D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新疆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洲,其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伊犁河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后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流域示意图,图中雅马渡站以上为伊犁河上游,雅马渡站至卡普恰盖为中游,卡普恰盖一下为下游。据此完成1314题。13伊犁河自

5、上游向下游( )A水能资源越来越丰富 B河流含沙量逐渐减少C河流结冰期逐渐变短 D河网密度变化不大14伊犁河入湖口附近的巴尔喀什湖湖岸线主要( )A向东推移 B向南推移 C向西推移 D向北推移盘吉尔怪石林(如下图所示)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呈青灰或者褐红色,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据此完成1516题。15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波浪侵蚀 D冰川侵蚀16组成盘吉尔怪石林岩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到“也许

6、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延绵到天涯”。下图是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17诗人所描述的植被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18诗人所描述植被的生长环境为( )A温暖、湿润 B寒湿、大风 C微风、寒冷 D干燥、大风19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人类活动 C降雪量 D地形坡度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

7、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据此完成2022题。20新一代“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 )A全面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 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21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A受教育水平 B职业构成 C地区分布 D性别比例22“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 )A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 B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4分)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

8、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天更为酷热。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地形分布状况。(1)分析甲地与其他地区相比,夏季更为干热的原因。(6分)(2)推测岛上冬季风力最为强劲的地区,并说明理由。(8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河段河床受侵蚀或者堆积作用影响变化明显。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河段河床升高,以东河段河床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的重要措施。(1

9、)简析缩窄江道前丰水期仓前以东河段河床的变化特征及原因。(6分)(2)简述缩窄江道后钱塘江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3)简析缩窄江道对该区域防洪的不利影响。(4分)25下图是纳米比亚的位置及沙漠分布图。(14分)(1)简述纳米比亚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2)说明纳米比亚沙漠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1950年时,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17%,而当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13%。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201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8.52%,而印度城市化水平仅为3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预计

10、到2025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将会达到38%。材料二 表1示意印度的城市化速度,表2示意2001年印度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总人口、贫民窟人口及贫民窟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1人口城市率(%)城市人口(万人)1960年17.97 7841991年25.7222 2872005年28.731 41519602005每年算术平均增长0.2452519912005每年算术平均增长0.21652表2总人口(万人)贫民窟人口(万人)贫民窟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总计7 081.391 656.5523.4孟买1 191.44582.3548.9德里981.74185.3518.9加尔各答458.05

11、149.0832.5班加罗尔429.2234.528.0(1)分析印度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2)印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措施有哪些?(6分)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ABBDBBBDC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BCABDBAD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23.(14分)(1)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2分)北部地形的阻挡造成热量在甲地集聚;(2分

12、)地处山脉阳坡,光照时间长。(2分)(2)西部地区。(2分)理由:冬季地处中纬西风的迎风坡;(2分)直布罗陀海峡加剧了西风的强度;(2分)滨海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风力较大。(2分)24.(14分)(1)河床升高。(2分)丰水期钱塘江流量大,输沙能力强;(2分)水流流至仓前以东后,河道变宽,加上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流速变慢,泥沙堆积。(2分)(2)水位升高,水位季节变化增大;(2分)流速变快,河流挟带泥沙量增加。(2分)(3)滩涂减少,减弱了该区域的泄洪和蓄洪能力;(2分)入海口处海水顶托作用增强,泥沙沉积速度增加,不利于洪水下泄入海。(2分)25(14分)(1) 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地处热带;(1分)位于非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1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1分)河流稀少,多季节性河流;(1分)地表植被稀疏,沙漠面积广。(1分)(2) 分布特点:分布在纳米比亚的中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2分) 成因: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多下沉气流和离岸风,干燥少雨;(2分)西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干旱程度;(2分)东非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