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50742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A.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A2.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如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

2、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答案】C3.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A.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B. 文武并重导致边

3、患危机消除C.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答案】C4.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 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 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 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答案】D5. 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

4、念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答案】A6. 如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 外商企业大量涌入B. 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7. 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答案】B8. 1924年8月,孙中山

5、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 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 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 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 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答案】A9.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 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 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 坚持“百花齐放,

6、百家争鸣”方针【答案】A10. “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该材料主要强调()A. 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新时期的改革取得显著成就B. 政府的决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主要因素C. 改革开放时期追逐财富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思潮D.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A11.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

7、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A. 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B. 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 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D. 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答案】C12. 我们之所以把希腊的智者学派等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的主要依据是()A. 开始冲击欧洲中世纪封建神权黑暗统治B. 最早的确立起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C. 已逐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D. 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答案】D13. 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会同时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

8、接受选民的监督,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这里的“经验”是指()A. 为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借鉴B. 为民主共和制度开辟了道路C. 为直接民主制积累了经验D. 丰富了三权分立理论的内涵【答案】A14. 读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 社会贫富

9、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15. 1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A. 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B. 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C. 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D. 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答案】D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

10、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

11、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我同意“西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成就”的观点。 理由: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等亚洲诸国无论在经济、科技、贸易及航海探索开拓方面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经济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如中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

12、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 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的先进的历法和数学成果大多已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引起西方各国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改革和文化运动,大大推动了欧洲各国从封闭落后的中世纪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中国的指南针、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等为西方探索新航路提供了科技条件。 贸易方面:亚洲通往欧洲的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早已打通,大量的中国商品,如瓷器、香料、丝绸和茶叶等行销全世界。直到19世纪初,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亚洲处于世界市场的中心地位。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17. 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

13、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未,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 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 -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材料二: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

14、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 -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材料三: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 -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根据材料一及所学

15、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答案】(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 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 (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征服的提倡。 (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18.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