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0568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花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课时)班级 姓名 学号 .【探究目标】l 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有关反应的信息。l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96-97并思考下列问题v 化学方程式包含了哪些含义?v 如何读化学方程式?【知识回顾】1、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化学变化的各物质总质量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总质量。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增减,因此,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3、用符号表达式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室用加热高

2、锰酸钾制取氧气: 。【新课学习】【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粒子数量比: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物质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要求、“+”不能读成“加”,应读“和”、“与”、“跟”。、“=”不能读成“等于”,应读“生成”。、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 、反应条件也应读出。例1、 写出 的读法及意义v 宏观: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v 微观: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v 量:每 份质量的碳单质

3、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讨论】:说说你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其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S+O2 点燃SO2 ; ; 。 ; ; 。【练习】读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 ;、Fe2O3+3CO 高温 2Fe + 3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堂上训练】1.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哪些信息?CuO + H2 高温 Cu + H2O质量比:80 : 2 64 :18反应物是_,生成物是_,反应条件是_;反应中CuO

4、、H2、Cu、H2O的个数比是_;每_份质量的CuO跟_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_份质量的Cu和_份质量的H2O。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3、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B、 氢气和氧气混合产生了水C、 在点燃的条件下,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生成了两个水分子D、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了36份质量的水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克氢气和8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 B2克氢气和7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C4克氢气和5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 D5克氢气和4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5.把10克水进行电解,得到l克氢气,则所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 ) A9克B8克C6克D4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能读成“加”,应读“和”、“与”、“跟”。、“=”不能读成“等于”,应读“生成”。、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反应条件也应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