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9874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备课上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节 海水“制碱”单元备课下单元备课上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本单元的设置,既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单元目标本单元将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物质(如Mg的制取);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利

2、用海水制纯碱的原理;还将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相互转化;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判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从而明确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道理;同时本单元还将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及一些常见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海水淡化和粗盐的提纯。重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粗盐的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难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溶解度的概念;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学法建议1、 学习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2、 善于提取、加工、整理信息。3、 设计制

3、备物质的方案,评价方案优劣。单元教学计划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第1节1海洋中的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源;海水的淡化海水的淡化;开发利用海底矿物。第2节3海水“晒盐”的过程;饱和溶液;结晶(蒸发结晶与降温结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认识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第3节3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纯碱的性质;盐类。用食盐制纯碱;纯碱的性质。单元复习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2、通过对海水淡化

4、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3、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难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本节教材的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

5、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

6、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教学媒体选择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二、淡化海水创设问题情境:1、 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出示导读思考题一:1、 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2、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

7、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组织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出示导读思考题二,指导学生看书讨论:1、 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2、 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3、 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4、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开采和储运中的问题做简单的解释。媒体显示、展示图片:1、(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海洋资源图片)你还了解哪些海洋资源?2(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图)你曾见过哪些海洋污染?设问、质疑:1、 地球

8、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 人们将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 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提问: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法”图片,分析其原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反馈练习:1、 课本中的“自我挑战”1、2题2、 课本中的“由你决定”作业:自我挑战3:写小论文回答问题,各抒已见阅读课文及图片,回答问题(海水中含有很多种化学元素,其中Cl、Na、Mg、Ca较多)看

9、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原理: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化学方程式: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讨论、回答问题看书、读图、讨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多,几乎不产生残渣。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含有:锰、铁、镍、铜、钴、钛等金属,总量可达30000亿吨。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看图、赏图、理解图思考、讨论、交流地球上的水97%以

10、上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还不到总水量的1%,工农业生产不断污染淡水。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途径。蒸馏法、结晶法、膜法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海水淡化思考、讨论教后记:第二节 海水“晒盐”学习目 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重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

11、法;“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 概念难点: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相关知识:1、 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 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3、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重点规律1、体物质溶解度有温度变化规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2、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逐步学会根据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结合概念知识来解决问题。思考 误区:1、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是易错点,特点

12、是对大多数物质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该升高温度,但对于Ca(OH)2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降低温度。2、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一个易错点3、固体溶解度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一个则概念及其应用将是错误的。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 海水晒盐的原理海水蒸发池结晶池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定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小结:3结晶:晶体: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蒸发结创设情景我们都知到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

13、验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并完成下面的题目:先将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粗盐。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和结晶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首先,应明确“一定温度” 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其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

14、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总结阅读教材P9完成思考题学生自行总结出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讨论如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应如何转化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的方法有、。 理解结晶的含义阅读“多识一点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限量的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溶解度的含义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结晶的途径:引入: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