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9533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知识拓展 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素材 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拓展: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新疆属旅游资源富集区,其特征为总量丰、类型全、层次高、组合优、功能多、前景佳。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六大类型旅游资源新疆都齐备,并在68种基本类型中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类型数量的8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新疆堪称名山荟萃之地。天山山脉横贯中部,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三大山系环列南部,阿尔泰山拱居于北。昂扬于喀喇昆仑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与蛰伏在吐鲁番“火洲”的世界第二低地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43米),是新疆的高低之最。在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新疆拥有4座,其中除乔戈

2、里峰外,还有加舒尔布鲁峰(8068米)、加舒尔布鲁第二峰(8034米)和布洛阿特峰(8047米);海拔70008000米高峰有木孜塔格峰、公格尔峰、穆士山峰等12座;海拔60007000米的高峰不下百座,其中西天山就有著名的汗腾格里峰、布喀达坂峰等40多座。有的山峰虽然高度有限,因特殊的区位和历史背景而成名山,如博格达峰、友谊峰、火焰山。目前,新疆对外开放的山峰有11座,一批批外国客人来此登山探险和进行科学考察。显露于地表的生物化石也很吸引游人,典型的生物化石奇特景观,首推奇台县将军戈壁石树沟,在3.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1000多株硅化木聚集形成的“石树森林”、石树高2030米,胸径23米,系1

3、.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地质遗存。在其附近方圆数万平方公里内均可见硅化木点,其规模与壮观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将军戈壁的另一化石景观是恐龙沟,中国与加拿大联合考察队于1987-1990年先后在这里发掘出“世界之冠”和“世界第三”的恐龙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新近又发现生活在3000万年前的、古生物学界尚未定名的新种型动物化石,成为科学珍闻。经风雪烈日剥蚀后的蚀余景观在新疆特别发育,汉唐史籍记载的西域流沙中的“白龙堆”、“龙城”,当地群众称做“风城”、“魔鬼城”,均为风蚀雅丹地貌,在若羌县境内的楼兰故地一带、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地区、奇台县的五彩湾、吉木萨尔县的火烧山等处最为壮观,“魔鬼”形态生动,“

4、游龙”造型逼真。沙漠是新疆最博大的地貌景观,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和库木塔克沙漠等中小沙漠总面积达71万平方公里,真是浩瀚恢宏。其间,沙浪滚滚,高低错落,纵横蜿蜒,或形似新月,或状如卧龙,随风换妆,变化万千。不少的百余米高固定沙丘、鸣沙山、炽热沙疗地,均具有旅游和沙疗开发价值。【水体景观类旅游资源】新疆是全球中纬度带最大的现代山岳冰川区。全区冰川有1.9万余条,面积达2.65多万平方千米,冰储量为28531.5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5,冰储量的53.8。昆仑山、天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均有冰川分布,尤以昆仑山和天山为最多。在典型的冰川区,冰峰林立,宛若水晶世

5、界。喀喇昆仑山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其上源在乔戈里峰,长达42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山岳冰川。西天山南伊内里切克冰川长达63.5公里,在我国境内的冰川面积为392.84平方公里,堪称中国第一大冰川。帕米尔高原上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冰川,与雪峰一起环绕高原湖泊卡拉库力湖,构成独特景观。冰川类型多、科学考察与观赏价值大的另一处冰山区为天山西部汗腾格里峰-托木尔峰地区,有冰斗、山谷冰川、悬挂冰川、覆盖冰川、斑状冰川等类型。位于乌鲁木齐胜利大坂的天山一号冰川已辟为旅游点。其他冰川作为探险、科考和观光旅游资源,也亟待开发。此外,新疆许多处冰雪运动场地资源同样具有开发价值。湖泊景观是新疆又一奇葩。

6、全区有100多个不同类型的湖泊,湖水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其类型有冰川湖、堰塞湖、风蚀湖、沉降湖、陷落湖、中继湖等,按水质分为淡水湖、微咸湖、咸水湖、盐渍湖,依稳定状态又有游移湖、消亡湖和常态湖之别。已经进行旅游开发的有天山天池和初始开发的博斯腾湖、赛里木湖、乌伦古湖、大龙池、喀纳斯湖和巴音布鲁克天鹅湖等。需要提到的是,天池位于博格达峰下海拔1980米处,长3400米,最宽处1500米,水深100米至150米,碧水映着雪峰绿树倒景,景色迷人。喀纳斯湖是我国少有的冷水湖,风光绮丽,并且有大水怪(或说是大红鱼)的传说,引人注目。具有科学考察旅游价值的还有罗布泊、艾丁湖,以及高山湖泊阿雅克库木湖、

7、阿其克库勒湖、阿克赛钦湖等。新疆水体景观还有全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和我国惟一流入北冰洋水系的额尔齐斯河,以及源出于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的由冰雪融化补给的各大河流。这些河流没有污染,两岸风光独特,其中一些河流可供漂流探险。【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新疆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是生态旅游资源中的上品。全区森林面积约159.9万公顷,以山地森林为主体,林木种属既有中亚、青藏成分,又有西伯利亚、蒙古成分。天山腹地及北坡有绵延千里的云杉、冷杉林,阿尔泰山雪坡为落叶松林区。胡杨林则分布在环塔里木盆地及沿塔里木河及东尔臣河的绿色走廊带。除此,在天山中还保留了众多的野果林资源。如巩留县的近万株野生核桃林,新源县巩乃

8、斯河谷南部生长着一万公顷野生苹果、野杏等,为新生代第三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一个野果天然宝库。除了天然森林之外,新疆人工林、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和绿洲边缘的大型防风林带,也是绿色宝藏。游览其间,既可体验到绿树黄沙的强烈对比,又可感受到各族人民使田成方、使林成网这种改造自然的力量。成为世之绿珍的还有吐鲁番的葡萄沟、和田的千里葡萄长廊(总长750多公里)、阿图什的无花果园、阜康的蟠桃园,新源阿布拉克“果树王”、和田巴格其“核桃王”和“无花果王”、策勒奴日400年树龄的古杨等古树名木,同样是重要的观赏考察对象。新疆草原辽阔,共有8000万公顷。在北疆草原上,绿茵、白羊、赤马、毡房(蒙古包)与蓝天白云

9、相映成趣,使人有脱尘去俗回归自然之感。新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一类保护动物20种,包括野马、野骆驼、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羚、黑颈鹤、白肩雕、胡兀鹫、四爪陆龟等这些珍稀与濒危动物;二类保护动物43种;三类保护动物27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4.5万平方公里)、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1000平方公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1.7万平方公里)、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1.5万平方公里)等。此外,还有12处保护野生植物和自然景观的自然保护区。【古迹建筑类旅游资源】新疆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厚的莫过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踪影。丝绸之路进入

10、新疆后分为天山以南的南道、北道、中道和稍后拓通的天山以北的新北道。在这几条丝道上,荟萃东西文化的古代于阗、莎车、疏勒、龟兹、乌孙、车师、高昌等西域文化遗迹,以及汉、晋、隋、唐等各历史时期治理新疆的都护府、都督府、屯田都尉府、将军府等遗存比比皆是。由于两千多年来的沧桑巨变,使得丝绸之路经过的西域一些城邦国、古城池有的沦为废墟,有的掩埋在沙漠之中,成为历史之谜,而成为人们思古凭吊和科学考察的富有魅力的旅游资源。这些遗存中,交河古城已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楼兰古城、尼雅古城、米兰古城、高昌古城等,以及汉唐史籍和古人游记行文中记载的城池、庙宇,西方探险考古者发现的丹丹乌里克等遗址,现代人们看到的佛

11、塔、石城、古堡、残断古城墙、烽燧遗存和墓葬等,成为学者和丝路文化爱好者考古旅游热点。新疆是个多种宗教传播区,先后有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在这里传播,留下宗教文化和建筑遗存。到了宋代,伊斯兰教方在新疆盛行。新疆现存宗教建筑中以伊斯兰教建筑为最多,规模也最宏伟,它包括清真寺、圣地、圣墓与麻扎、名人墓葬等。这种系列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正是开拓国际穆斯林旅游的雄厚物质基础。清真寺是11世纪以后新疆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其建筑风格有阿拉伯式和内地寺庙式之别。驰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莎车阿孜尼清真寺、库车清真大寺、伊宁拜吐拉清真寺等。新疆的草原石人、摩岩石刻数量多、分

12、布广,表现古代西域各民族的生活、生产和崇拜偶像等,文化价值高。从阿尔泰山、天山到昆仑山均有发现,有的可开辟为文化旅游景点。新疆还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传播地,已经发现的有数十处“千佛洞”,以天山南麓为最多。其风格由西方型向东方型逐渐变化,越到后期越受中原文化影响。石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丝绸之路历史的“百科全书”,有极高旅游和研究价值。在众多的石窟艺术中,首推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文化的精髓所在,现存236窟中,有74窟保存着精美的壁画艺术,且以凹凸画法而驰名。吐鲁番也发现有多处石窟,以帕孜克里克千佛洞价值最高,洞中彩绘壁画外层为佛教文化,被遮掩的内层却是摩尼教文化。新疆另一个奇观是坎儿

13、井,它广泛分布在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库车、阜康、哈密等沙漠绿洲,尤以吐鲁番为最集中,计有1200多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此外,乌鲁木齐还是“亚洲大陆的中心”(东经8720、北纬4341)、吐鲁番市区还是“中国内陆海拔的零点”以及中国海拔最低点(-154.43米)。【民族风情类旅游资源】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区,有47个民族的成员在此生息,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13个民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北疆和东疆,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回族主要居住

14、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及焉耆回族自治县,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邻近地区,塔吉克族是印欧语系的白种人,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锡伯族居住在察布查尔和霍城、巩留。新疆各民族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相互交融又各具风采的文化艺术、建筑艺术和风俗习惯。民族服饰和鞋帽也各有特色。民族传统食品有波罗(抓饭)、烤全羊、大块羊肉、烤包子、馕、包尔萨克(油炸食品)等,哈萨克、柯尔克孜族还以马肉、马奶为待客上品。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民族来说,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最盛大的节日。此外,维吾尔族还有卡巴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柯尔克孜族有诺苏孜节,锡伯族有西迁节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分别弹奏起都塔尔、冬不拉、弹布尔、手鼓等乐器,举办麦西来甫、木卡姆演唱、阿肯弹唱、达瓦孜、旋转式秋千、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马上角力以及斗狗、斗羊等音乐、歌舞和游乐活动。【购物类旅游资源】新疆传统的旅游商品以玉石、地毯、丝绸、民族工艺品为主体,而近年蓬勃发展的日用百货类和服装纺织品,形成了边民互市和过境旅游购物的主要选购对象。 旅游购物在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市最为红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