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9525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初中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2课 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课题1 “发扬民族精神” 第5-6课时一、 目标导学知识目标: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含义,作用。了解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重要性。情感目标:树立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价值目标:树立正确是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价值与民族国家统一。二、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活动1 民族精神1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可以概括为: 2(1)填表以感受中华民族精神。请你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分别填入下表,如下表所列。 名言警句、成语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 自强不息 历史典故、故事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 自强不息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 2)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中华文明与其他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的不同命运,并分析其原因。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3活动提示:本活动作为第二课教学的开篇,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引子。学生只要了解如下结论就可以了: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虽然历经千年

3、沧桑,却一直传承至今. 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 活动2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1)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与该民族能否坚持、弘扬本民族的主体精神关系至巨。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显示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她有着非常优秀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使她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巩固起了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即形成了强烈的国家自尊心和积极的国家自豪感。爱国主义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历经沧桑

4、,但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国主义是指: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以争取和维护全民族的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古代爱国主义。鸦片战争以前,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主题为:维护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和战胜民族或国家分裂。 这时期的爱国人物事件有: 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近代爱国主义。从1840年开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完整;开展反封建斗争,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 人物事件有: 以成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振兴中华民族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和当代的爱国主义。

5、探究:以具体的事例说明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的内容。人物事件有: 活动3 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长征精神” 活动4 民族精神内容之团结统一,爱好和平2活动过程:中华民族一直崇尚统一,内反分裂,外反侵略。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虽常有朝代兴替、政权更迭,出现过地方割据、遭遇过外敌入侵,但总体上“统”多“分”少,统一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流。爱乡、爱国、维护统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和生动、鲜明的民族性格。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入侵,中华民族濒临灭亡,从魏源、林则徐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康有为、梁启超力主“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再到孙中山疾呼“振兴中华”“恢复

6、”台湾,终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国家主体统一,“民族振兴”“国家统一”一直是一代代志士仁人为之不懈奋斗的两大目标。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独立、崇尚和平的伟大民族。和平共处一直是中国人民处理国家内部民族关系以及与其他异域民族关系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动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今天的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坚持“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的几个活动,认识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要 学习小组长评价 学习小

7、组长 签字 合作探究.材料一:2020年3月1日至5月3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2.8%。鄂湘赣苏皖浙沪等地气象干旱一直持续,5月2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达到黄色预警级别。该地区同胞们在井水日渐于涸、土地龟裂无收的重创下,长途跋涉取水、深入夹缝寻水、挥汗如雨地掘井,与旱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争!广大人民也一起行动起来,八方驰援,踊跃参与捐款捐物,用行动撒播爱的甘霖,倾注爱心之水!材料二:2020年5月的北京,轻风拂面,绿树成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门前,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等侯参观“料学重建,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再次开启震撼心灵的感

8、动之旅。一排排整齐美观的住房,一个个绿意盎然的乡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一片片气势恢宏的厂房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51个重灾县市区基础设施全面恢复,产业发展实现跨越,民生事业突飞猛进。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6分) (2)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精神在具体历史时期还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至少举出三种具体表现)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8分)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展示提升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重难点是什么?2、你需要补充的问题是什么?检

9、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 D自强不息 3中科院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这说明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以团结统一为核心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A B C D 4随着社会的发展,艰苦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产生了 延安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A B C D 6当代中学生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美德。下列古诗词中,体现了中华民族

10、传统美德的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 A B C D体验与感悟(共16分) 2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6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巳散尽,但这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6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1)爱国主义是干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请你列举几个历史上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4分)(2)你认为爱国主义表现在哪里? 6分 (3)爱国主义也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请说说我们

11、应该怎样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6分)三、课后任务日清题(清理重难点知识后梳理成提纲,2日内背完)看下一课的教材内容并且完成下一课的导学案。(学习组长要在下一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内容完成情况,没有完成的扣2分,差的扣1分)第2课 课题2-3:历史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第7课时1. 目标导学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也是由中国共产党性的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能力目标: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提高科学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 爱党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投身到祖国建设事

12、业中的使命感。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过程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能力目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历史事实的认知教学,培养起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态度,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2.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导入: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