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

上传人:乡**** 文档编号:13349099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58页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建筑施工事故)(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暂行)目 录目 录2第一章煤矿事故3一、煤与瓦斯事故3(一)瓦斯(煤尘)爆炸3(二)煤与瓦斯突出5(三)瓦斯中毒、窒息7二、煤矿透水事故9三、煤矿火灾事故11四、煤矿顶板事故13(一)冒顶片帮事故13(二)冲击地压事故14第二章危险化学品事故17一、火灾爆炸事故17二、泄漏事故19三、中毒窒息事故21第三章烟花爆竹事故23一、烟花爆竹生产、仓储爆炸事故23二、烟花爆竹运输爆炸事故24第四章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27一、井下冒顶片帮事故27二、井下火灾事故28三、井下水灾事故30四、炮烟中毒、窒息事故33五、尾矿库溃坝事故34第五章建筑施工事故37一、高处坠落事故37二、

2、物体打击事故39三、坍塌事故41四、机械伤害事故44五、起重设备事故47六、触电事故55附件一 应急指挥中心赴事故现场编组59附件二 参考文献60第一章 煤矿事故一、煤与瓦斯事故(一)瓦斯(煤尘)爆炸1 事故知识(1)瓦斯爆炸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在爆源处形成高温、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瓦斯爆炸时,瓦斯浓度在5%l6%之间,氧浓度在12%以上,爆炸的引火温度为650750。爆炸时自由空间瞬时温度可达1850,封闭空间可达2650,爆炸所产生的最大压力约为炸前的9倍,出现很大的冲击波。(2)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

3、高压,促使爆炸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3)救援物资及装备:瓦斯监测仪,灭火器,消防水带、水管,风筒,大锤,安全带,担架,救生绳。(4)救援注意事项: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有明火存在时,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救援人员安全通过。2 救援及处置措施(1)立即撤出灾区和井下所有人员。(2)切断灾区电源(局部通风机电源视情况而定)。(3)根据现场情况保证

4、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4)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5)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6)准备救援物资,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做好抢险伤员准备工作。(7)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3 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地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详细掌握爆炸地点(原因)及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通风设施的损坏情况等);是否发生火灾及火灾范围,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

5、。(3)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携带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及时扑灭或按照规程打防火密闭。在确认灾区没有火源可引起再次爆炸后,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4)应视矿井情况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减轻遇险人员的中毒程度,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5)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开展救援。(6)做好灾区封闭、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等工作,须首先认真检测气体成分、确认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二)煤与瓦斯突出1 事故知识(1)瓦斯突出事故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煤层中形成了在地应力作用下,瓦斯释放的引力作用下,使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瞬间释放大量瓦

6、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所导致的事故。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煤流易埋人,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突出时的动力,能摧毁巷道、通风设施、机械设备、破坏通风系统,造成灾害扩大;遇火源甚至能引起火灾或者瓦斯爆炸。(2)发生突出事故时,要慎重考虑灾区是否停电及停电范围。应采用远距离断电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的电源,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当瓦斯影响区域遍及全矿时,要慎重考虑停电会不会造成全矿被水淹的危险。若不会被水淹,则应在灾区以外切断电源;若有被水淹的危险,应加强通风,特别是加强电气设备处的通风,做到运行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3)救援装备与物资:正压呼吸器,隔离式自

7、救器,局部通风机,电抽动排风机,风筒,快速密闭,移动压风机,钻机,钢管,砖、灰、砂、风门、木石等若干。2 救援及处置措施(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灾区通风,不得停风和反风,以防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同时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总回风巷道,绕过火区和人员集中区。如果通风系统被破坏,应设风障、临时风门,必要时应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2)到进、回风口及其50米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区的一切火源。(3)进入灾区侦察时,应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地点、倒地方向和姿势,遇险遇难人员伤害类型、部位和程度,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依据。(4)采掘工作面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后,首先到达事

8、故矿井的救护队,应派一个小队从回风侧,另一个从进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仅有一个小队时,如突出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应从回风侧进入救人。救护队进入灾区前,应携带足够数量的隔绝式自救器或全面罩氧气呼吸器,以供遇险人员佩带。(5)侦察中发现遇险人员应及时抢救,为其佩带隔绝式自救器或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引导出灾区。对于被突出煤岩堵在里面的人员,应利用压风管路、打钻等输送新鲜空气救人,并组织力量清除阻塞物。(6)如不易清除,可开掘绕巷,救出人员。(7)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应采用综合灭火或惰气灭火技术。3 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

9、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后,同一地点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因此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如需突出煤层中掘进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复通风,必须采取防突措施,并严密监视,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次突出造成事故扩大。(3)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要扭动矿灯开关和灯盖,严密监视原有的火区,查清突出后是否有出现新的火源,防止引爆瓦斯。(4)发生突出事故时,救援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对充满瓦斯的巷道进行通风。(5)应制定并实施预防再次突出的措施,紧急情况时应撤出救灾人员。(6)当突出后破坏范围很大、巷道恢复困难时,应在抢救人员之后,对灾区进行封闭。(三)瓦斯中毒、窒

10、息1 事故知识(1)瓦斯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瓦斯,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时氧含量减少,导致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5%时,能使人迅速窒息死亡。另外,瓦斯爆炸后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也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2)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休克伤员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应迟钝或不收缩。(3)救援物资及装备:正压呼吸器,

11、自救器,局部通风机,电抽动排风机,风筒,撬棍,担架,绳梯。2 救援及处置措施(1)立即将中毒者从灾区运送到新鲜风流(或者避难硐室)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点或地面。 (2)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将上衣、腰带解开,将鞋脱掉。(3)用棉被或毯子将中毒者身体覆盖保暖,有条件时可在中毒者身旁放热水袋。(4)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5)对因中毒造成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要及时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6)在现场抢救及送医院过程中,都要给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

12、的畅通。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越快。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7)伤员局部受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刺激,如眼睛,可用1%的硼酸水或弱明矾溶液冲洗,喉痛者可用苏打液或硼酸液及盐水漱口。3 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采取措施往事故地点供风,实时监测氧气和有毒气体浓度,确保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才能进入事故地点。(3)救援人员应在新鲜风流处佩戴自救器、呼吸器后进入事故地点展开施救。(4)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

13、治疗。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急救;如果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脏复苏。二、煤矿透水事故地面或地下水通过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导水通道进入矿井后,就成为矿井水。通常称来自采掘工程层位顶板以上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透水或溃水,来自采掘工程层位本身含水层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涌水,来自采掘工程层位地板以下承压含水层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突水。但是一般而言,并不做严格区分,统称为矿井突水。当水量大,来势猛,突发性强,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灾害性后果时,就形成了矿井水害。1 事故知识(1)煤矿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

14、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矿井水的来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等等。井下发生的水害,有时是一种水源造成的,有时是几种水源同时造成的。(2)救援物资及装备:救护车、水泵及附属管道、钻机、皮筏、潜水服、应急发电、应急通信设备、电缆等、矿用头灯、氧气瓶、备用呼吸器。(3)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水位低时,人员生还几率:突水时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如平巷、下山),并把他们淹没,一般情况下,这些地点不会有空气存在,通常不具备人员生还可能性。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水淹没后,与该巷道相通的独头上山等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淹没,仍有空气存在

15、。在这些地点躲避的人员具备生存的条件,如果避难方法正确(心情平静、适量喝水、躺卧待救)是能生还的。2 救援及处置措施(1)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查明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地点。(2)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如果是老窑积水,积水量受老窑井巷空间限制,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补给水通道,加强井下涌水排放;如果井下突水情况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某种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3)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4)必要时使用钻机在地面向井下人员被困位置打钻,实现送风供氧和食物供应。(5)救援人员配备氧气瓶、食物等物品,按既定路线下井搜救。3 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遇险人员可能生存,对于这些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打钻或掘巷道)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3)排水后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