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9090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的主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一)摘要: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更需要科学、客观的评价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文章在安全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综合状况评价方案,共设计了煤矿行业、建筑业、一般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4大安全生产主要行业10种具体评价方案,并以建筑业为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了评价和排序。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指数行业安全评价1引言十五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总体情况依

2、然严峻,特大、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的生产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煤矿行业、建筑业、一般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90以上,提高以上4个重要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而客观的对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对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个比较,有利于行业相关部门及时查漏补缺,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已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2重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的目的及意义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评价(排行榜)提供依据;企业更准确的了解自身安全生产状况和行业中所处位置;动态的

3、反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行业(企业)采取更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要求,以及行业(企业)对下属单位的考核要求,有利于企业在行业内形成安全生产良性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和整个行业安全生产发展。4事故综合当量指数及其特点41事故综合当量指数事故综合当量指数:事故当量指标的综合函数,将安全生产的各项事故指标综合计算,综合反映某个地区、行业的安全综合状况。基本定义是:KF(f,b,r,l,P,G)或(Xi/Xi综合)100/n或Di(Xi/Xi综合)100/n或fP/fP综合fG/fG综合D100/2式中:f死亡率指标;b受伤率指标;r职业病发

4、生病率指标;l损失率指标;P人员指标;GGDP指标;Di指标修正系数,可根据经济水平(人均GDP)、行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比例或产业经济比例)、劳动生产率或完成生产经营计划率等确定;Xi考核或评价依据的第i项事故指标;Xi综合考核或评价依据的第i项区域或行业平均(背景)事故指标;n参与测量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的指标数。42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的特点事故综合当量指数具有无量纲性、相对性的特点,可以满足企业(行业)间、地区间的安全生产状况的比较和排行。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要素为死亡、受伤、职业病和经济损失四项,事故综合指数能够涵盖事故的所有因素及所有事故指标,因此,事故综合当量指数理论完全能够满足对行业业安

5、全生产综合状况评价的目的及要求。5重要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方案设计应用事故综合当量指数模型和行业特征来进行行业排行榜的设计,综合考虑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死亡人数和伤害人数,损失工时和事故损失的影响,采用各行业相对流行和适合的指标,具体排行方案设计如下:5.1煤矿行业评价方案1)方案一指标选择: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工时伤害频率、10万人死亡率、亿元产值死亡率方案特点:各指标反映的相对独立、也相对全面,从事故起数、伤害、死亡、产值的影响综合反映了安全状况,排行就按照综合当量指数结果排序。该五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的影响,且数据之间不相互重复,具有各个行业通用的优点,但是绝对指标

6、进行事故统计分析时,往往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形成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地区,事故亦多、安全状况亦差的表象,而且本方案不能反映行业的特征和差异,因此,可以作为基本通用的排行方案。2)方案二指标选择: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吨煤死亡率、亿元产值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千人负伤率。方案特点:该五项指标涵盖了绝对指标、相对人员、相对产值、相对产量的影响,具备煤炭行业特色,煤炭事故指标被突出地显示出来,且百万吨煤死亡率、亿元产值死亡率等指标是煤炭行业常用的指标,该方案能够用来较好地反映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较好。5.2建筑行业评价方案1)方案一指标选择: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工时伤害频率、人均损失工日、千人负伤率

7、、10万人死亡率。方案特点:主要基于建筑行业的特点,主要考虑相对人员伤亡的指标,在这五个指标中,一个绝对指标,四个相对指标,能比较合理地反映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对人员的伤害,但是缺少了其它经济、产值上的考虑。2)方案二指标选择:亿元产值死亡率、人均损失工日、千人负伤率、10万人死亡率。方案特点:综合考虑又兼具行业特色,绝对指标未参与测算;兼具人、损失工日、产值的影响,且相对人员指标比重也未忽略,从而能综合考虑地区差异,比较平衡。3)方案三指标选择:全部事故起数、全部事故死亡人数、三级事故起数、三级事故死亡人数、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方案特点:以目前统计的数据指标为排行参照指标数据便于收集,且统计数据

8、准确,结果更加可靠。且参考了建筑上的三级事故影响,比较实用方便。但考虑因素较少,着重死亡的人数,有一定的局限性。5.3一般商贸一般商贸行业主要不是高危行业,当范围广、伤害类型多1)方案一指标选择: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工时伤害频率、10万人死亡率、亿元产值死亡率。方案特点:该五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的影响,且数据之间不相互重复,具有各个行业通用的优点,但是不具备行业专项排行的需要,因此,可以作为基本通用的排行方案。2)方案二指标选择:经济损失量、亿元产值死亡率、万人损失率、人均损失工日、百万工日伤害频率、火灾10万人死亡率。加入考虑了火灾的因素。方案特点:从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9、、损失工日、火灾死亡率等可以反映一般商贸的安全状况,且绝对指标一个,其余为相对指标,均衡反映地区发展的差异。5.4交通行业1)方案一指标选择: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工时伤害频率、10万人死亡率、亿元产值死亡率。方案特点:各指标反映的相对独立、也就相对全面,从事故起数、伤害、死亡、产值的影响综合反映了安全状况,排行就按照综合当量指数结果排序。该五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的影响,且数据之间不相互重复,具有各个行业通用的优点,但是不具备行业专项排行的需要,因此,可以作为基本通用的排行方案。2)方案二指标选择:一般交通运输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万时死亡率、亿客公里死亡率、万车死亡率。对于民

10、航得修正补充百万架次事故率、万时征候率变成六项指标;对于铁路修正补充百万车次事故率、万时事故率变为六项指标。方案特点:四项指标具备鲜明的行业特色;但是综合的道路交通,对于民航、铁路进行修正,加上行业指标,最后进行综合当量指数统计,排序。3)方案三指标选择:道路报警亭达标率、应急救援等待时间、道路监视器配备率、一级公路覆盖率、亿客公里死亡率、万车死亡率。方案特点: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保障系统来反映与事故率的关系从交通事故基础原因出发,归纳总结出指标,从而反映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事故发生率的关系,进行排行的时候更能使优势地区优势,劣势地区劣势,也就通过排行结果夸大了各地区交通设施情况的差异,达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6应用举例以建筑行业为例,全国平均水平为标准值,对2005全国建筑事故统计应用与建筑行业排行方案三,结果如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