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48921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2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诊 四诊定义 是通过望 闻 问 切四种方法收集反映于人体体表的疾病体征资料 以推测人体疾病的病势 病程 病位的一种中医学诊断方法 四诊的内容 望诊 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一种诊断手段 闻诊 医生用听觉 嗅觉判断病人声音及气味变化的一种诊断手段 问诊 医生询问病者及家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症状及其他情况的一种诊断手段 切诊 通过按切患者的脉搏 肌肤 四肢 脘腹了解脉象 皮温 四肢脘腹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第一节望诊 一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1 神的概念广义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 人的精神思维 2 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先天 化生 精气充养形体神后天 滋养 3 望神的意义了解人体脏腑

2、精气盛衰 表现于外 1 得神 表示正气尚足 脏腑功能未衰 预后良好 精充 气足 神旺 体态自如反应灵敏 目光明亮精彩内含 神清语明面色荣润 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 少神 表示正气已伤 脏腑功能不足 多见虚证精神不振 少气懒言面色少华 倦怠乏力 动作迟缓 精神不振健忘困倦 面色少华目光呆滞 动作迟缓少气懒言发应不灵敏倦怠乏力肌肉松软 3 失神与假神 失神表示正气大伤 脏腑功能虚衰 病情严重 预后较差 假神提示病情恶化 脏腑精气将绝 预后不良 二 望色 1 常色 微黄透着红 明润泛光泽 包括主色和客色 神色具佳 五色主病青色 赤色 满脸通红 满脸通红 面部潮红 黄色 阳黄 阴黄 阴黄如烟薰 白色 阳

3、虚水泛 气血亏虚 黑色 血瘀 气滞血瘀 三 望形态 一 望形体形体的变化及意义 强 实证 热证弱 虚证 寒证胖 形盛气虚 肥人多痰 易患中风 眩晕瘦 形瘦阴虚 瘦人多火 易患劳嗽 二 望姿态1 动静 动 强 仰 伸 阳 热 实证静 弱 俯 屈 阴 寒 虚证2 痛证的特殊姿态 护处必痛 3 异常动态 痫病 卒然昏倒 四肢抽搐 口中如作猪羊叫声中风 卒然昏倒 伴口眠歪斜 半身不遂肝风内动 四肢抽搐 角弓反张 颈项强直 双目上视痿证 肢体筋脉驰缓 肌肉痿软无力痹证 关节红肿疼痛 活动障碍者 四 望皮肤 1 外形 水肿 鼓胀 皮肤干瘪枯槁 疳积 皮肤甲错2 斑 斑形如锦 或红或紫 平摊于皮肤 抚之不碍

4、手消失后不脱皮 3 疹 色红 形如米粟 稍高于皮肤 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 痈毒疔疖 丹毒 湿毒 痈 疽 疔 疖 痤疮 望毛发 望舌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1 方法 1 伸舌姿势 2 顺序 3 刮舌与揩舌 2 注意事项 1 光线 2 饮食影响 3 染苔 4 季节 时间 5 年龄 舌根 舌中 舌边 舌尖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心肺 肝胆 肾 脾胃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正常舌象 舌淡红 苔薄白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病舌及主病 舌质舌神 有神 失神舌色 淡白 红 绛 紫舌形 老嫩 胖瘦 裂纹 齿痕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1 舌色 淡白 主虚证 寒证 淡白而胖嫩 虚寒证 舌色淡白 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

5、薄 气血两虚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红舌 主热证 舌红苔黄 实热证 舌红少苔 虚热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绛舌 主邪热炽盛 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 温热病热入营血 或脏腑内热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 或有裂纹 久病阴虚火旺 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青紫舌 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 舌色淡紫带青 嫩滑湿润热毒炽盛 舌紫红 紫绛而干枯少津舌青紫或紫黯 外伤瘀血阻滞局部 紫色斑点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2 舌形 老舌 实证 热证 多见于热病后期嫩舌 虚证 寒证 多见于疾病后期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胖舌 主虚 湿 舌淡白胖嫩 苔白水滑 多为脾肾阳虚 水湿停留 舌红绛胖大 苔黄厚腻 多是脾胃湿热 痰浊停

6、滞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瘦舌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阴虚火旺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芒刺 主热证 舌尖 心火亢盛舌中 胃肠热甚舌边 肝胆火盛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齿印 主脾虚湿盛 舌质淡嫩 边有齿痕 多为脾虚 舌体胖大 舌质淡白 苔白湿润而有齿痕 常为阳气虚弱 水湿内停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舌疮 舌边 尖多 心经热盛或阴虚火炎舌下络脉 若粗大迂曲 兼有舌瘀斑 瘀点为血瘀 2 舌苔 苔色 白 黄 灰 黑苔质 厚薄 腐腻 润燥 剥苔等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3 舌态 痿软 舌体痿软无力 伸卷无力 病重强硬 板硬强直 活动不利 言语不清震颤 热极生风或

7、血虚风动歪斜 中风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3 舌态 卷缩 危重证 热极伤阴 寒凝经脉 痰浊内阻 吐弄 心脾热 疫毒攻心 惊风 危候 先天不足麻痹 舌纵 气血虚 风痰或痰火扰心 危重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苔质 薄苔 主表证 疾病轻浅 厚苔 主里证 外邪入里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厚薄 邪深浅和轻重 润燥苔 津液存亡 润苔 津液未伤滑苔 燥苔 津液亏耗 热盛伤津 阳不化阴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腐腻苔 中焦湿浊 腻苔 主湿浊 痰饮 湿温 腐苔 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白苔 主表证 寒证 湿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 主湿浊内盛 或寒湿痰饮 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 苔白如积粉 舌红赤为瘟

8、疫初起或湿遏热伏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苔色 黄苔 主里证 热证 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 苔黄黏腻 为湿热或痰热食滞 焦黄干裂或有芒剌 为里热盛极 耗伤气阴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灰黑苔 主里热 里寒之重证 苔灰黑湿润多津 多由白苔转化而成 为寒湿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苔灰黑干燥无津液 多由黄苔转化而成 为火热证候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3 苔形 全苔 痰湿阻滞偏苔 肝胆病花剥苔 胃阴不足镜面舌 胃阴枯竭 胃气败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 望舌 望舌的意义 判断正气盛衰 分辨病位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断病情进退 舌质正气舌苔邪气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闻诊 一 听声音 1 声音实证 热证 声音重浊而粗 高亢

9、洪亮 烦躁多言虚证 寒证 声音轻清 细小低弱 静默懒言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2 语言 谵语 神志不清 语无伦次 声音高亢 热扰心神 独语 喃喃自语 喋喋不休 逢人则止 心气不足或气郁痰阻 狂语 精神错乱 语无伦次 狂燥妄言 不避亲疏 言謇 舌强语謇 言语不清 中风 郑声 神志不清 声音细微 语多重复 时断时续 心气大虚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 多为实证和热证 呼吸声低气微而慢 多为虚证和寒证 喘 呼吸喘促 鼻翼煽动 张口抬肩 难平卧哮 喘兼有哮鸣音 短气 呼吸短促 不相接续 似喘而抬肩 气急无痰声少气 呼吸微弱声低 气少不足以息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10、咳嗽 暴咳声哑为肺实 咳声低弱而少气 或久咳音哑 多为虚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呕吐 虚证或寒证 呕吐来势徐缓 呕声低微无力 实证或热证 呕吐来势较猛 响亮有力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呃逆 虚寒者 呃声低沉而长 气弱无力 实热者 呃声频发 高亢而短 响而有力 新病呃逆 声响有力 多因邪客于胃 久病呃逆不绝 声低气怯 多为胃气衰败征兆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7 太息 时不自觉长吁短叹 多因情志抑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听声音 二 嗅气味 1 口气2 汗气3 痰涕气味4 二便气味5 经带气味6 病室气味 一般而言 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 凡有恶臭者多属实证 热证 凡

11、带腥味者多属虚证 寒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二 嗅气味 1 口气 酸馊 胃中宿食 臭秽 胃热2 汗气 腥膻 湿热 腋下汗臭 狐臭3 痰涕气味 浊痰腥臭脓血 肺痈 浊涕 鼻渊4 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 肠有积热 溏薄味腥 脾胃虚寒 矢气臭秽 宿食 小便清长色白无臭 虚寒 小便臊臭黄赤 湿热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二 嗅气味 5 经带气味 带下黄臭 湿热 清稀腥臊 寒湿6 病室气味 腐臭 疮疡溃烂 尸臭 脏腑衰败 尿臊味 水肿晚期 血腥 出血者 烂苹果味 消渴重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问诊 一般情况 1 姓名2 年龄3 性别4 地址5 联系电话6 节气 7 主诉8 现病史9 既往史10 个人生活史11

12、家族史 二 问既往史 家族史 了解病人既往的健康情况询问病人家族史 有助于诊断 三 问起病 指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发病的时间 原因 经过 治疗情况 四 问现在症状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问经带产 迟促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麻痘惊疳全占验 一 问寒热 寒 恶风 恶寒 畏寒恶风 遇风觉冷 避之可缓恶寒 自觉怕冷 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 仍觉寒冷者 畏寒 久病体弱怕冷 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 可以缓解者 热 实热和虚热 实热 机体受外邪侵袭 体温升高者 虚热 患者阴血不足引起发热 兼见其他虚证

13、症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寒热表现 1 恶寒发热 2 但寒不热3 壮热4 但热不寒5 潮热 阴虚潮热 午后或入夜之后湿温潮热 午后热甚 身热不扬阳明潮热 下午3 5点热甚6 寒热往来 二 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为外感风寒 有汗为外感风热或表虚证 里证辨汗自汗 汗出不已 动则加重 多为气虚 阳虚所致 盗汗 睡时汗出 醒则汗止 多为阴虚内热所致 身大热 大汗出 里热炽盛 汗热味咸而黏 脉细数无力 亡阴 汗凉味淡 脉微欲绝 亡阳 战汗 先恶寒战栗 继而全身大汗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二 问汗 局部辨汗头汗 阳热或湿热 额汗出 脉微欲绝 虚阳上越半身汗出 痰湿或风湿阻滞 或风痰瘀血的中风 手足心汗出 脾胃湿热

14、或阴经郁热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三 问疼痛 1 疼痛的性质新病疼痛 痛势剧烈 持续不解而拒按 实证 久病疼痛 痛势较轻 时痛时止而喜按 虚证 胀痛 痛处不定 气滞 刺痛 痛处固定 瘀血 冷痛 寒 实寒 虚寒 灼痛 热重痛 湿游走痛 风酸痛 湿阻或肾虚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2 疼痛部位 头痛太阳经头痛 痛连项背 阳明经头痛 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 少阳经头痛 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 太阴经头痛 头痛而重 腹满自汗 少阴经头痛 头痛连及脑齿 厥阴经头痛 痛在巅顶 牵引头角 甚则呕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三 问疼痛 2 疼痛部位 胸痛 心肺胁痛 肝胆脘腹痛 脾胃 寒 热 腰痛 四肢痛 痹证 行 痛 湿 热

15、 周身痛 实证 虚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三 问疼痛 四 问饮食口味 1 食欲和食量2 口渴和饮水3 口味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四 问饮食口味 1 食欲和食量 饥不欲食 消谷善饥 食滞 喜热食或食后饱胀 呕吐2 口渴和饮水 热盛 阳虚 痰湿 瘀血3 口味 口苦 口甜 口咸 口淡 口腻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 问睡眠 失眠实证 邪气内扰 气机失调 痰热食滞虚证 气血不足 阴虚火旺 嗜睡虚证 阳虚阴盛 气血不足实证 痰湿内盛 困扰心神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六 问二便 问小便小便色黄而短小者 热证 尿白而清长 寒证 夜尿癃闭遗尿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问大便 寒 热 虚 实 便秘久病 老人 孕妇或产后

16、便秘多属虚证 新病便秘 腹胀 发热多见于实热证 泄泻大便清稀如水或兼有恶寒发热者 为外感寒湿 大便黄褐 热臭 肛门灼热为湿热 大便酸臭为食滞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六 问二便 七 问小儿及妇女 问小儿2 问妇女 月经 带下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第四节切诊 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 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 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返回目录 一 脉诊 脉诊的部位和方法脉诊部位 常用取寸口脉 寸口可分寸 关 尺三部 寸关尺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1 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 不浮不沉 不快不慢 一息四至 来去从容 和缓有力 节律均匀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脉诊 2 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脉 脉象 轻取即得 如水上浮木 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表浅 主病 表证 有力为表实证 无力为表虚证 浮 中 沉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脉诊 脉象 重按始得 如石沉水底 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 主病 里证 有力为里实证 无力为里虚证 沉脉 浮 中 沉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脉诊 脉象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 特点是脉搏次数少 主病 寒证 有力为实寒 无力为虚寒 迟脉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 脉诊 脉象 一息脉来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