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8876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对勾】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A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能力测试三区域可持续发展(A双基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图示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读图,回答13题。1该阴影地带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A B C D解析:依据图中阴影地带所处位置可判断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带。答案:C2该阴影地带属于()风蚀地貌和水蚀地貌的交错地带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我国高原和山地的过渡地带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的交错地带A B C D解析: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蚀作用为主,

2、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水蚀作用为主。答案:D3该阴影地带是我国()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 B C D解析:黄土高原属农耕区,而内蒙古高原则是畜牧业区,阴影区为过渡地带。答案:A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45题。4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 B绿波段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解析:由图可知,棉花与其他作物在第4波段即近

3、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别最大,容易区分。答案:D5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升高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解析:9月份棉花与其他作物在各波段的反射率差别大于6月份,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9月份棉花盛絮期13波段的反射率降低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升高。叶面面积越大,反射率越大。答案:B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它终年水量充沛,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600万平方千

4、米,常年高温多雨,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生命王国”。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砍伐和气候变暖,亚马孙热带雨林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结合下图回答67题。6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 BC D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纬度等因素有关。答案:B7亚马孙雨林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B过度的迁移农业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商业性伐木解析: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是人类开发,如过度的迁移农业、

5、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答案:A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89题。8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解析:根据生物量m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森林系统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 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答案:D9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亚欧大陆 D南美洲解析:亚

6、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答案:C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解析:乙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限。答案:D11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解析:甲河位于法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的原因是为了

7、恢复原始生态环境。答案:D(2013宜春模拟)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214题。1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C水分 D土壤解析: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耕作制度不同主要与热量高低有关,热量高,生长期长,有利农作物生长。答案:B13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解析: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答案:B1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解析: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8、主要是甲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造成的。答案:C(2013北京黄冈预测)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示意图,回答1516题。15从图中推断出该流域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解析: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该地区林地、草地、水体面积减小,且位于西北地区,故该地区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答案:A16对比该地20002010年和1985200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景观没有发生变化B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D河流流量增大解析:读图可知,20002010年与19852000年相

9、比,耕地增加,水体、林地等减少,选项A错误;西北地区的林地、草地、水体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选项B正确;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比耕地面积增长幅度小,选项C错误;由于水体面积减小,故河流流量可能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B“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资料表。据表回答1719题。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大气水分实验前6.3%25.5%0.7%14.6%18.6%实验后23.5%16.7%3.2%3

10、.4%34.5%17.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保持土壤水分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大气湿度减少空气污染A BC D解析:比较表格内的两组数据可知,土壤空气减少,说明土壤的透气性减弱;土壤水分增加,说明土壤水分得到了保持;大气水分增加,说明大气湿度增加;大气悬浮物减少,说明空气污染减少。答案:B18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保持土壤肥力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解析:实行保护性耕作法与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次数无关。答案:D19根据实验资料,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使用()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解析:

11、根据实验资料中的土壤水分、大气水分可知,该地原为一个水分较少地区,河套平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较为吻合。答案:C2011年10月6日,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批,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读图回答2022题。20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对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土地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A BC D解析: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共同区位优势在于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答案:D21下列企业最有可能转移到四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是()A格力空调研发中心B上海宝钢C某大型制衣公司D广州本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解析:往这

12、四个区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C22关于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都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B安徽和重庆主要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C重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因为它属于我国的直辖市D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解析:重庆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广西和湖南主要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选择重庆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其位于中西部经济地带的接合部,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答案:D第卷(综合题,共56分)本卷共4题,共56分。23(2013金考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

13、域图。材料二: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材料三: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1)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3分)(2)试分析根河湿地的形成原因。(4分)(3)对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阐明理由。(3分)(4)图中甲地位于农牧交错带,简述甲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3分)解析:第(1)问,由图示信息可知,3等温线在大兴安岭附近明显向南凸出,表明此处受大兴安岭影响,气温比东西两侧低。第(2)问,根河湿地的成因可从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上游来水多、地势低平、有冻土层等方面作答。第(3)问,此问为开放性设问,作答时要先表明观点,再阐明理由。第(4)问,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中易出现土地沙化问题,对策主要从引起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方面思考。答案:(1)等温线向南弯曲,表明气温比东西两侧低,这是由于该地是大兴安岭,海拔高。(2)上游来水较多;有多年冻土,水不易下渗;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等。(3)赞同。理由: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发展工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