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488447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的辩证施护-()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风的辩证施护 概述 一 病名概念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 使风 火 痰 瘀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偏身麻木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又名 卒中 二 所对应现代医学病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类 脑血栓形成急性脑血管病 脑栓塞 脑出血 出血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证候特征 主证 神昏 半身不遂 言语謇涩或不语 口舌歪斜 偏身麻木 兼证 头痛 头晕 呕吐 烦躁 抽搐 痰多 呃逆 二便失禁或不通 病因病机 1 积损正衰 气虚血瘀年老体虚或久病气血亏虚 元气耗伤 脑脉失养 气虚则运血无力 血脉运行不畅 而致瘀阻脑脉 阴血亏虚或肝肾阴虚 阴不制阳则肝风内动 夹

2、痰浊 瘀血上扰清窍 突发中风病 2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过食肥甘醇酒 伤及脾胃 脾失运化 痰浊内生 如素体肝郁火盛 肝木克脾土 脾虚痰浊内生 另肝郁化火 灼津亦可成痰 痰火互结或痰瘀互结 蒙闭清窍而发神昏 横窜经络而致半身不遂 此即 丹溪心法 中风 所谓 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也 3 劳倦内伤 风阳升张 阳气者 烦劳则张 烦劳过度 易使阳气升张 引动风阳 肝风内动 则气火上冲 可挟痰浊 瘀血冲心犯脑而发昏仆 因肝阳暴张 血气上逆于脑而发中风者 病情多重 4 情志过极 肝阳暴张七情失调 肝郁气滞 血行不畅 瘀阻脑脉 暴怒伤肝 则肝阳暴张 或心火暴盛 风火相煽 气血逆乱 冲心犯脑则神昏 尤以暴怒引

3、发中风病者居多 综观本病 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 或气血亏虚 加之劳倦内伤 忧思恼怒 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 而致痰瘀互结 或阳化风动 气血上逆 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出脑脉之外 引发中风病 本病的病机归纳为虚 气虚 阴虚 火 肝火 心火 痰 风痰 湿痰 风 肝风 气 气逆 血 血瘀 六端 其中以肝肾阴虚与气虚为其根本 病位 在脑 与肝 脾 心 肾有关 病性 本虚标实证 上盛下虚证 本虚为气虚 肝肾阴虚 标实为风 火 痰 瘀闭阻脑脉或血溢出脑脉 上盛下虚为阳亢于上 阴虚于下 护理措施 一 病情观察1 中老年人 平素体质虚弱 而常表现有发作性眩晕 头痛 与一过性肢麻 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 且急性起病 以半身

4、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 但若起病即见甚至障碍者 则需深入了解病史 仔细体检 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才可明确诊断 2 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 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 若素有头痛 眩晕等症 突然出现半身不遂 甚或神昏 抽搐 肢体强痉拘急 属内风动越 若病后咳痰较多或神昏 喉中痰鸣 舌苔白腻 属痰浊壅盛 若面红目赤 口干口苦 甚或项背身热 躁扰不宁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则以邪热为主 若肢体松懈瘫软而舌质紫暗 表明阳气不足 瘀血较甚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多表现为气阴不足 阳气虚衰 若肢体瘫痪 手足肿胀 口角流涎 气短自汗 多属气虚 若兼有畏寒肢冷 为阳气虚弱的表现 若兼有心烦少寐 口咽

5、干燥 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 多属阴虚内热 3 应注意观察患者之 神 尤其是神志和瞳神的变化 若起病即出现昏愦无知 多为实邪闭窍 此为中脏 病位深 病情重 邪扰清窍或痰浊瘀血蒙闭清窍 神志时清时昧者 此为中腑 为正邪交争的表现 如患者渐至神昏 瞳神变化 甚至呕吐 头痛 项强者 表明正气渐衰 邪气日盛 病情加重 先中脏腑 如神志逐渐转清 半身不遂再加重或有恢复者 病由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 病势为顺 预后较好 若两侧瞳神大小不等 或突见呃逆频频 或突然昏聩 四肢抽搐不已 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甚至手足厥逆 或见戴阳症或呕血症 均属病势逆转 预后较差 4 中风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就是如何防治清窍闭塞

6、 但首先必须如何区别闭征 脱证 1 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 牙关紧闭 口噤不开 两手握固 肢体强痉 大小便闭 脱证 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 手撒肢软 二便自遗 汗出肢冷 脉微细欲绝 2 辨阳闭与阴闭 中脏腑往往根据热象的有无 分阳闭与阴闭 阳闭者症见面赤身热 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 舌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 阴闭者症见面唇暗 静卧不烦 四肢不温 痰涎壅盛 舌苔白腻 脉沉滑缓 5 中风患者常伴有痰涎壅盛 进而阻塞呼吸道 导致呼吸不畅 呼吸时有间歇 喉中痰鸣漉漉 故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 防止因痰液阻塞呼吸道而发生意外 或有呼吸衰竭 危及生命 6 中脏腑而引起神志昏迷者 通常伴呕吐 且多为喷射而出 如呕吐出紫黑

7、色物或大口吐血 则属预后不良之兆 如见呃逆 抽搐等症状 亦属凶兆 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若伴发高热 常较难控制 7 中风急性期过后 常有偏瘫 偏盲 语言蹇涩 二便失禁等后遗症 经综合治疗 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一般病后三个月内恢复较快 若超过六个月则较难恢复 1 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 恢复期 发病后2周或1个月至半年 3 后遗症期 半年以上 急性期以标实证为主 临床多见肝风 痰浊 瘀血 腑实证 恢复期 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 临床多见气虚 肝肾阴虚证 亦可见虚 二 辨证施护1 肝阳暴亢 风火上扰 症状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偏身麻木 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

8、 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 便秘 舌红或红绛 苔薄黄 脉弦有力 治法 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 天麻钩藤饮 护理 1 生活护理 保持病室凉爽 整洁 安静 入睡困难 烦躁不安者 遵医嘱服镇静安眠药 或睡前按摩两侧涌泉穴各100次 2 饮食护理 饮食宜甘凉 如绿豆 芹菜 菠菜 冬瓜 丝瓜 黄瓜 桔 梨 忌食羊肉 鸡肉 狗肉 鲢鱼 韭菜 大蒜 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禁烟酒 3 情志护理 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解除患者因突然得病而产生得恐惧 急躁 忧虑等情绪 并且避免一切对患者有精神刺激得因素 包括做好患者家属得思想工作 使家属及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 用药护理 钩藤宜后下 石决明宜打碎先煎 中药宜稍凉服用 5 特色护理

9、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 或针刺太冲 太溪 用泻法 推拿 按摩根据病情可选印堂 神庭 睛明 太白 阳白 鱼腰 迎香 下关 颊车 地仓 人中 肩髃 肩臑 曲池 手三里 八髎 环跳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伏兔 风市 梁丘 血海 膝眼 足三里 三阴交等穴 2 风痰瘀血 痹阻脉络 症状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偏身麻木 头晕目眩 舌淡暗 苔薄白 脉弦滑 治法 活血化瘀 化痰通络 方药 化痰通络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眩晕重者 下床活动应有人陪伴 防止摔倒 三日以内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若舌质不红 无眩晕头痛 病情稳定 可进行功能

10、锻炼 如舌苔变黄厚腻 口臭 便秘 脉弦滑而大 说明已转为痰热实证 即报告医生 2 饮食护理 饮食宜食黑大豆 藕 香菇 桃 梨等 忌食羊肉 牛肉 狗肉 鸡肉等 3 用药护理 木香 大黄应后下 汤药宜温服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 针刺丰隆 合谷 用泻法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3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 症状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偏身麻木 眩晕头痛 大便秘结 舌红或暗淡 苔黄或黄腻 脉弦滑 治法 化痰通腑 方药 星蒌承气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室温不宜太高 衣被不可太厚 但避免冷风直吹 如出现嗜睡 朦胧 说明病情

11、加重 向中脏腑转化 即报告医生 2 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热 化痰 润燥为主 如萝卜 绿豆 丝瓜 冬瓜 梨 香蕉 芹菜等 忌食羊肉 鸡肉 牛肉 对虾 鲮鱼 韭菜 辣椒 大蒜等 3 用药护理 大黄应后下 芒硝宜冲兑服 中药服药常按医嘱用星蒌承气汤煎服 服药后3 5小时泻下2 3次稀便即可 说明腑气已通 无需再服 若服完上药后 未见大便 可报告医生继续服药 以泻出为佳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 或针刺曲池 内廷 用泻法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4 气虚血瘀 症状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偏身麻木 面色晄白 气短乏力 自

12、汗出 心悸 口角流涎 舌淡暗 苔薄白 脉弦细或沉细 治法 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 方药 补阳还五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宜温暖避风 汉多者随时协助擦汗 更换衣服 若患者因气虚瘀阻致手足肿胀或肤色紫暗 可用复元通络液 红花 川乌 当归 川芎 桑枝 或温水浸泡 可主动或被动地做屈伸运动 2 饮食护理 饮食宜益气 健脾通络之品 如山药苡仁粥 黄芪粥 莲子粥 白菜 冬瓜 丝瓜 木耳 赤子豆等 3 用药护理 汤药宜温服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 或针刺气海 血海 用泻法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5 阴虚风动 症状 半身不遂 口舌歪

13、斜 语言不利 偏身麻木 头晕头痛 耳鸣目眩 腰酸腿软 心烦失眠 舌红绛或暗红 少苔或无苔 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 潜阳熄风 方药 镇肝熄风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病室宜通风凉爽 避免冷风直接吹入 2 饮食护理 饮食宜养阴清热为主 如百合莲子苡仁粥 甲鱼汤 淡菜汤 面汤 银耳汤 黄瓜 芹菜汤等 3 情志护理 避免情志刺激 勿惊恐郁怒 防止复中 4 用药护理 龙骨 牡蛎 代赭石 龟板均宜打碎先煎 汤药宜久煎 凉服 5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 或针刺风池 太溪 用泻法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6 痰湿蒙闭心神 症状 突

14、然神昏 半身不遂 肢体松懈 瘫软不温 面白唇暗 痰涎壅盛 舌暗淡 苔白腻 脉沉缓 治法 辛温开窍 豁痰熄风 方药 涤痰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注意四肢保暖 防止足下垂和肩关节脱臼等 2 饮食护理 饮食宜偏温性食物 如石菜花 萝卜 小油菜 菠菜 南瓜 糯米粥等 忌食生冷以防助湿生痰 3 用药护理 可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百会 素髎 丰隆 太冲 合谷 用泻法 其中后两穴应强刺激 或三棱针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7 痰热内闭心窍 症状 突然神昏或昏愦 半身不遂 四肢抽搐 肢体强痉 鼻鼾痰鸣 面红身热烦躁 舌红绛 苔黄

15、腻 脉弦滑数 治法 辛凉开窍 清肝熄风 方药 羚羊角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若口噤不开 可加牙垫 以免咬伤舌头 同时加强口腔护理 以免发生口腔溃疡等 严密观察神志 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 若有频繁呃逆 抽搐 呕血及血压下降等症状出现 应及时报告医生 配合抢救 做好详细记录 2 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热 化痰 润燥为主 如萝卜 绿豆 丝瓜 冬瓜 梨 香蕉 芹菜等 忌食羊肉 鸡肉 牛肉 对虾 鲮鱼 韭菜 辣椒 大蒜等 3 用药护理 羚羊角应另煎汁冲服或磨成粉末兑服 汤药宜凉服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百会 素髎 曲池 内廷 丰隆 太冲 合谷 用泻法 其中后两穴应强刺激

16、或三棱针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8 元气败脱 心神散乱 症状 神昏或昏愦 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 肢体瘫软 手撒肢软 汗出肢冷 二便自遗 舌痿 舌紫暗 苔白腻 脉微细欲绝 治法 益气回阳 扶正固脱 方药 参附汤加味 护理 1 生活护理 四肢厥冷者 应保暖 增加衣被或适当给予热水袋 二便失禁者 应及时更换污染衣被 加强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的发生 2 饮食护理 神昏时可鼻饲给流质饮食 患者苏醒后可给予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食物 3 用药护理 可鼻饲给药 4 特色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针灸 推拿治疗 针灸 针刺内关 百会 素髎 关元 气海 神阙 重用灸法 泻法 推拿 参照肝阳暴亢型 9 后遗症遍身不遂 症状 肢体偏废不用 肢软无力 面色萎黄 舌淡紫或有瘀斑 苔白 脉细涩或虚弱 治法 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方药 补阳还五汤 护理 1 生活护理 若患者长期卧床 应按时进行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 擦浴更衣 清理粪便 整理床铺等 预防发生压疮 若患者生活能自理 则应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但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2 饮食护理 应注意加强营养 一般可给予普通饮食 若吞咽不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