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48657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措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轨道交通XX标段预制空心板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和处理措施编制 审核 审批 2015年09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2三、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的种类3四、存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4五、外观质量缺陷处理程序12六、安全、消防、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4一、工程概况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02标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正线起止里程为DK5+509.195DK8+899.695,长约3.3905公里,内容包括3站4区间。其中,3站包括工农北路站、人民广场站、苏堤北路站;4区间包括韩山站工农北路站区间、工农北路站人民广场站区间、人民广场站苏堤北路站区间、苏堤北路站西安路站区

2、间。人民广场站设计起讫里程为CK6+683.925CK7+191.375,外包长度为504.55m,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换乘节点处为局部三层,基坑深度16.84524.223m,标准段宽度为22.7m,总高度换乘节点处22.9m。十字路口西侧采用半盖挖顺筑法施工,路口东侧采用明挖法施工,铺盖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图1 人民广场站平面图工农北路站设计起讫里程为DK6+128.200DK6+320.239,长度为192m,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宽度为19.724m,站台宽度11m,基坑深度约17.2m。车站拟采用半盖挖法施工,北侧8米范围设出土孔,南侧12米范围盖挖。交通疏解至南侧半幅路面,临时路面

3、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图2 工农北路站平面图图3 车站剖面示意图本工程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共9米、7米、6米、5米、3.5米五种规格,砼标号C50,预制场台座为0.99米*9米*0.2米和0.995米*9米*0.2米。预制板侧模采用优质木模,内模采用气囊。预制厂的砼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砼罐车运输。预制空心板数量见下表:规格项目9m7m6m5m3.5m中板边板中板边板中板边板中板边板中板边板工农北路站12426831143628512人民广场站24068236二、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编制依据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工农北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人民广场站主

4、体围护结构施工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编制目的本标段预制空心板已进入施工阶段,陆续有成品预制空心板完成,但成品中仍存在一些外观质量问题。项目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特编制此方案,对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同时预防后期施工中类似质量缺陷的发生。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本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统一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管理程序以及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特编制本缺陷处理方案。3、适用范围本缺陷处理方案适用于本工程内所有预制板混凝土结构工程。三、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的种类预制构件

5、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

6、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景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结构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四、存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本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主要有:麻面、蜂窝、露筋、裂缝、孔洞、烂边、烂根、气泡、错台等。1、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成因分析:2 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浇筑前模板

7、上未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拆模后出现麻面;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确致使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时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麻面;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筑,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麻面;混凝土入模后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振捣过迟,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拆模后出现麻面。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浇筑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

8、5-10,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修补方法:混凝土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用毛刷洗净,在修补前先用水湿透;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修补完成后,用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 2、蜂窝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成因分

9、析:模板漏浆或振捣过度,跑浆严重致使出现蜂窝;混凝土塌落度偏小,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加上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形成蜂窝;混凝土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预防措施:浇筑前检查并嵌填模板拼缝以免浇筑过程中跑浆;浇筑前浇水湿润模板以免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振捣工人必须按振捣要求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得超过2

10、m;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预制板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修补方法:小蜂窝可按麻面方法修补,大蜂窝采用如下方法修补: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到1:3,并搅拌均匀;修补完成后,用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3、露筋露筋是指钢筋外露,没有混凝土保护层。成因分析: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缺保护层垫块;钢筋

11、过密;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及保护层垫块位置正确,木模板应充分湿润;钢筋密集时粗集料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与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修补方法:表面露筋可洗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4、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分干缩和自收缩两种。干缩是混凝土随着多余水分蒸发,湿度降低而产生体积减少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很大部分;自收缩是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减少,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原因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缩变的影响,形成裂纹;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拆模过早,或养护

12、期内受扰动等因素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纹发生;未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预防措施:浇筑完混凝土6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为7天,前24小时内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顶面用湿土工布覆盖,避免曝晒;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收缩量;修补方法:对于细微裂缝可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嵌实再覆盖养护;或将裂缝加以清洗,干燥后涂刷砂浆进行表面封闭。5、孔洞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成因分析: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

13、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卡住,下部形成孔洞;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混凝土浇筑不畅形成孔洞;未按浇筑顺序振捣,有漏振点形成孔洞;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下部混凝土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形成孔洞;预防措施:可采用小料、大料两种配比的混凝土,前两斗混凝土拌小料,水平分层浇筑,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它部位混凝土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

14、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一次卸料避免过多,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修补方法:修补前用湿土工布或湿棉纱头填满,保持湿润72小时;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一致,为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空隙,水灰比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6、烂边、烂根“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预防措施:接缝处贴橡胶海绵条止浆;拼缝两侧的振捣器起振时保持同步。修补方法: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处理办法进行修复。将烂根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支模,用专用灌浆料填塞严实,并捣实。7、气泡气泡属麻面的范畴,也是常见的缺陷。除不易排气泡的结构(如倒角等)外,形成气泡缺陷的原因常见的是浇筑分层厚度过大,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修缮加固与改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