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8646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沪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同步测试一、文言文阅读(32分)(一)默写(10分)1. 尔曹身与名俱灭, 2. 昨夜江边春水生, 3. 学而不思则罔, a) ,四十而不惑。b) ,不耻下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

2、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1. 词语解释虽与之俱学 取二三策而已矣 2. 翻译句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 (三)课外文言文(12分)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王积薪:围棋高

3、手。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伏局:认输。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尔败矣( )意思皆所不及 (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3. 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4. 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28分)(一) 阅读下文

4、,完成题目。(15分)祖母的葵花(1)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2)是祖母种的。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3)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4)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su,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5)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

5、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6)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7)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8)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

6、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9)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xan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10)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11)如今

7、,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有删改。作者丁立梅,选自知识文库) 1. 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婆su( ) xan闹 ( ) (2分) 2. 上文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3分) 3. 联系上下文,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4 从上文三个句子中任选二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的美。(3分) 选句序号: 5. 上文第七段写到

8、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新年话惜时 (1)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2)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除去天真年少的岁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减去少半。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培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

9、处宫刑又坐过大牢,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自然界的时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但因人们的态度不同,时间显示出一种奇异的相对性。这里好有一比:当你觉得时光像闪电一样消失的时候,那么多半你是在勤奋工作着;当你觉得时光像蜗牛一样爬行,那么多半你是无所事事。所以有人说,体验时光迟缓漫长,最好的办法是游手好闲;感受时光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忙忙碌碌。 (3)有些人虚掷光阴浑然不觉,有时还很惬意,总想着明天再说吧,明年再说吧。他们以为,94岁的罗素还可以著书,92岁的萧伯纳还在编戏,83岁的歌德才写完浮士德,80多岁的冯友兰还编纂中国哲学史,一切

10、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这种想法似乎有道理。然而,且不说多数人是否能够寿至耄耋之年,即使能,是否有上述诸翁超常的脑力和精力,仍大有疑问。不少朋友对未来怀抱若干大计划,只是现在还不忙着做,这些未来的计划十之八九要落空。 (4)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

11、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5)岁月流淌,年齿又长。想想去岁还有那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完,想想来年还有那么多事应做需要挤出更多时间,不禁想到毛泽东同志那句意味深长的诗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下文中的萧伯纳是爱尔兰著名作家;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 耄耋(mo di)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年齿年纪。1. 本文阐述的观点是_ _。(2分)2. 第(2)段作者说的“七扣八扣”,所“扣”的是_、_、_。(3分)3. 阅读第(2)(3)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4分) 第(2)段:_第(3)段:_4. “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是第(4)段的一个结论,结合第(4)段说出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