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48601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摘 要:自17世纪弥尔顿“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新闻自由”口号诞生,“新闻自由”标志着人类步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真正开始成为人的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媒介事业的发展,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和问题,因此出现了修正新闻自由理论的社会责任论。本文从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理论入手;基于媒介传播现状,选出近几年较有代表性的传播事例,反映媒体在自由和责任二者之间的选择。在自由和责任面前,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应该偏向哪一方,在秉持新闻自由之上,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 新闻自由论 社会责任论 媒体于自由和责任之间的选择 承担社会责任目 录:一、新闻自

2、由理论(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二、社会责任理论三、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二)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四、结束语 一、新闻自由理论(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自由意识对人来来说是久远的,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追求自由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近才有的现象,它是一部人类史,它渗透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它在中世纪曾发出火花”,对自由主义的追求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新闻自由”正是自由主义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具体呈现。新闻自由起初是源自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口号。1644年,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

3、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出版自由思想。随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说词,就是现在的论出版自由。在这本小册子里,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自由”的口号,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 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保障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通畅的交流。在当今世界,没有新闻自由,人们将失去一种最为有效的相互交流信息,意见的桥梁。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的新闻自由”也会受到限制,认为有了新闻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对新闻自由的误解。(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传统新闻自由主义观念支配下的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渐显出它

4、的弊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并没有完全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新闻自由权力。商业报刊发展成为主流报刊后,一些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转向金钱至上。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传媒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了表达思想的手段和机会,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报纸里广告泛滥,报道内容危及社会功德和个人隐私这些情况使得新闻与原先的自由主义理论所标榜的崇高理想被道而驰,引发人们对传统自由理论的不满与反思。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意见的自由市场”同样变成垄断市场,新闻自由似乎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因此,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自由景象实际上成了幻象,人们运用的自由权力也往往变成了法律条文上的空头支票。二、

5、社会责任理论面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弊病和危机,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根本无能为力。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自由”的结果,传统理论当然不可能为之提供解决的方策。为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社会舆论要求新闻媒介重视社会责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新闻自由委员会先后九易其稿,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委员会宣布:“新闻界担负起新的公共责任的

6、时刻已经来临。”对于需要重建公共形象和恢复公信力的新闻界来说,“责任”概念是一个应运而生的创意。有了责任这个主题,委员会为未来提供了奋斗目标。”这个报告将美国的新闻自由史从报刊的自由之上主义理论转向了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被称为“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它以挽救“新闻自由的危机”为宗旨,始终强调 “思想自由是各种自由中最可宝贵的”, 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三、自由和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新闻媒介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又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被称作“矛盾凸显期”的社会转型期。许

7、多动态性、矛盾性的社会问题,在生活中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追究,一味停留在“抓人眼球”的浅层面上;大众传播中泛娱乐化倾向,忽略了媒体产品的社会效益,陷入低俗的怪圈,这些都是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2007年秋冬,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亢奋性新闻,是陕西“华南虎事件”。 综观媒体在此事件中所经历的“轻信质疑炒作反思无奈”的表现过程,有许多引人深思之处,全国大约没有哪家媒体不曾投入该事件的报道,几十家名刊大报的记者先后云集陕西镇坪县,追问真相,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之真伪,这是“一张老虎照引发的疑案”。华南虎照片真伪之辩,几乎成为一个时期的媒体热点。连篇累牍的报

8、道,整版篇幅都被华南虎占据了。令人们质疑的是类似华南虎照片这种并非多大事情的新闻,媒体炒作成重大新闻事件,而让本应受到关注的新闻变成旧闻、不闻。如此争夺市场引起的新闻乱象,如今已成媒体一景,人们不禁质问:在抢新闻、抢销量面前,媒体的责任哪去了? 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体不能滥用自由。这主要是对新闻媒介提出的要求。2008年初的艳照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明星私生活不检点,影响的是自己的公众形象,然而媒体对此展开无限放大,一些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也令人吃惊地用大量版面跟风报道此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媒体的价值取向,媒体在整个事件报道中,不尊重隐私,客观上助长刊登艳照,污染社会环境,对精神和社会

9、风气都是摧残和伤害。还有某些媒体大肆炒作的“毒香蕉事件”,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恐慌与困惑,导致在某些香蕉产地,每斤香蕉只能卖3分钱。有的蕉农用成熟的香蕉喂猪,或听任香蕉大量烂在香蕉园里这一系列事件中,相关媒体的社会责任何在?人不可能天生有一种动力去寻求真理,他能够运用理性,却常常厌倦那样去做。思想上的懒惰,导致了人往往沉沦于无所用心的盲从状态中。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有着引导和掌握社会舆论的能力,在享有一定的特权的同时并要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媒体舆论被当作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一个社会的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功能。(二

10、)媒体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论作为对传统新闻自由理论的修正而出现的,是革新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坚持新闻自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媒介,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享有“现代报业之父”美誉的约瑟夫普利策曾留下过一段关于媒体社会责任的名言:“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他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媒体在传播多元信息,提供多种服务同时,最关键一点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是一种自律性的责任。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正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一次精

11、神洗礼。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各大媒体反应十分迅速,同时,全国各地媒体自发奔赴地震灾区最前线,对这场大地震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最及时的判断,每篇报道,都直接呈现媒体人追求社会责任感的强烈意识。通过电视直播传递出政府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各种举措,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幅提升。很多境外媒体因为汶川地震报道,纷纷对中国媒体的表现表示认同。纽约时报说,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澳大利亚人报称,迅速、准确的官方消息源源不断地发布出来,这表明中国的媒体完全具备了职业的工作能力和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在商业主义的冲击下,新闻媒介生存有压力不可否认。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媒体必须在传播先进

12、文化、正确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方面承担起神圣职责,而不能唯商业利益是从,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民族的心理精神品格的健康发展。要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法律、伦理道德对他们进行约束。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约束媒体的行为和从业者的操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道德约束,提高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真真正正保障媒介社会责任的良好实现。结束语:新闻自由权利不仅是媒体的特殊权利,还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权利,媒体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与义务。公众对媒体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仅是具有独特的新闻面感,更重要的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考文献:新闻理

13、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次版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著,新华出版社,1998年4月版当代新闻学原理,刘建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陈力丹,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论出版自由,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纪: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来源,人权网,学者观点) 张允若:西方社会责任新闻理论评析(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浙江在线/传播学/个人频道注释: 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267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弥尔顿论出版自由,46页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222-224页赛伯特、彼德森、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第85页、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赛伯特、彼德森、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从汶川地震看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金黔在线/新闻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