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48574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缘由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已有很多,心理学家瑞格对36位教师进行一系列调查后提出“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并指出许多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理解上有些偏差(认为课堂提问是言语信号)。刘显国对课堂教学艺术从基本原理,设计,优化及提问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认为课堂提问应遵循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认为提高教育成效,需要优化课堂提问,并提出了针对性,可接受性,化难为易性等15条优化原则。他强调鼓励学生自己提问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课堂提问设计的一些有益见解。 纵观课题组收集的相关资料,我们发现,

2、目前几乎全部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课堂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有价值的研究话题。他们也一致认为,研究这一课题必须涉及心理学层面(如刘显国认为课堂提问的涉及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心理学原则)但所有这些研究都从教师的层面来阐述如何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很少直接关注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状况及学生的问题需要。因此,课题组认为课堂提问和答问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间环节是“心理”反应。课题组拟从调查,了解学生面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反应入手,分析不同年段,不同类型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心理反应及成因。本课题立足于学生发展层面,审视课堂提问的价值和效度,从而研究分析数学课堂提问该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灵,激发其追加

3、学习状态。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点之所在。二、调查对象:归义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师 (王玉标 谢堂飞 李杰 尚丰会)三、调查方法与时间1.访谈、2.问卷、3.调查时间: 2009、3.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为了设计有价值的调查问题及访谈话题,以准确了解,捕捉孩子的心理反应,我与2009年三月通过翻阅教案,访谈,随唐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0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及方式。调查前我们以5W体系为指导,对 可叹提问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分类,把可叹“问题”干阔为下面五大类。第一类,是什么,提问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为什么,提问关于原理方面的知识,第三类,怎么做,提问解决问题技术和能力。第

4、四类,谁会做。第五类,在哪里,涉及问题的来龙去脉,怎样在特定情境下运用。从随堂听课及查阅教案的情况看,有70%左右的问题是有关“怎么做”的,15%左右的问题侧重“是什么”,13%左右的问题侧重为什么,2%左右的涉及知识的具体运用,而关于怎样寻求学习帮助以解决问题的问题还不到1%问及原因,许多教师表示数学学习的目的却是是为了应用,但会用的前提是明白算理,能援用公式和方法熟练地解题答题,因此怎么做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于问题的呈现方式也是不同的:许多教低年级的教师更多的是创设一定情境,利用直观,生动的情境来呈现问题;中高年级教师更吸光与语言和文字的呈现方式,部分教师还关注学

5、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部分教师则认为这种做法好会是好,但太费时,因此不大提倡。在问及教师设计可叹提问的关注点是什么时,几乎全部的教师都认为设计问题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落实,而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由上述调查及我们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的推想及预设,主要从一下几个维度来设计学生的调查问卷:一是调查,分析面对课堂提问,各乘此学生的主要心理反应。二是各层次学生面对“是什么”“为什么“做么做“谁会做”“在哪里“各类问题的心理反应。三是各层次学生面对“易”“适中”“难”各层次问题的心理反应,四是在各类课堂提问中受挫活成功时的心理反应及原因陈述。五是各层次学生对问题不同呈

6、现方式的心理反应。六是各层次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需要及获得需要时的心理反应。调查表明,有87.6%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只有极少数即12.4%的学生否定这一看法。但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此看法有显著差异。二十名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以内的学生有更消极的看法。从后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二十名以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以内的学生有更少被老师提问的机会,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受到了损害,所以表现出对课堂提问的消极情绪。心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水平有利于问题解决。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体验适度的紧张,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表明,有 17.4%的学生在被提问时“很紧张”,563%的学生“有点

7、儿紧张”,26.4%的学生“不紧张”。可见只有刚过一半的学生可以达到适度紧张。且发现紧张程度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二十名之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之前的学生有更多人容易紧张过度,而二十名之前的学生与二十名之后的学生相比有更多人不紧张。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状况有关。对前二十名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老师的提问有比较大的把握,所以老师提问时他们比较能顺利回答,紧张程度低;而二十名之后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欠佳,导致了更大程度的紧张。对有些学生的过度紧张,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当问及是否希望老师提问自己时,86.1%的学生表示希望。目前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教师喜欢按座次逐个提问整排的学生。

8、但当问及希望老师挨个儿提问整排的学生还是挑选提问时, 77.1%的学生愿意老师挑选提问,他们认为这样更能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方面,只有57.6%的学生经常主动举手或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其他42.4%的学生则相反。且在年级上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六年级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比例极其显著地大于五年级学生。当问及会回答时是否都会举手,有868%的学生选择“是”,13.2%的学生则相反。二者在年级上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有15.3%的学生在不会回答老师问题时也会举手。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举手就会让其他同学看不起。应该说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但它也反映出初中学生的自尊心理,对此应

9、该给予关注。对“老师喜欢提问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结果表明,有37.5%的学生觉得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样”,其次是“学习好的学生”(368%),再其次是“表现积极的学生”(17.4%)。所有被调查学生中,选择老师“几乎从不提我”的问学生占极少数,但却都是学习成绩在三十名以后的学生。而前十名的学生选择老师“经常”提问自己的人数最多。可见,老师们在提问上有着一些固定的习惯。在老师的做法上,调查结果是,没有惩罚方式的有56.9%,其次是罚站:16.7%,批评:13.2%,还有打人的选择有6.9%。对每种做法,即使是没有惩罚也有学生不赞同,即使是打人也有学生赞同。可见,学生对老师在学生答错问题后的处理方

10、式的看法上,有自己的看法。但过度的处理方式如打人,对学生造成的身心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要避免。有27.8%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提问有待改进。他们的意见主要是希望老师能提问到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机会,活跃课堂提问时的气氛等。五、调查结论我们认为学生答问的主体需要,老师提问的类型,对问题的呈现方式,提问的分寸及对学生的评价等都是影响学生应答心理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面对课堂提问所反应出来的各种积极或消极心理及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课堂提问的设计与优化关注以下几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调查结果强烈地表示了学生内心对于感情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鲜活的榜样,学生最希望从老师身上得

11、到认同与鼓励,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始终保持谦和,愉悦 关爱的提阿杜,能让学生感受到信赖 鼓舞 期待。(二)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管组学生的主体需要是优化课堂提问的关键所在。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这样一个结论:学得有趣轻松,问得新奇有趣是学生最普遍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课题那个提问就是努力体现“趣”和“奇”这两个字。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很难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需求又因学生性格、成绩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不但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而且要有一颗细致温柔的新,时时处处留心学生的不同需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三),追求问题设计,呈现的艺术在问题的

12、设计上我恶魔你要追求问题的价值性,即问题的效度。让严肃,生硬的问题变得生气,灵动,充满诗意-这也是我们对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六、建议与对策 1、教师应该提高对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往往能自觉使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辅助教学,但是在应用效果上重视程度不够。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总体水平和个别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挑选提问题目和人选。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注意提问题目的适用性,有效性。不能毫无规则,毫无准备的随意进行课堂提问。要保证使用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意无意的提问偏向,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到个别学生。2、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提问中,师生的交流不只局限于文化知识,

13、教师的言行也在思想上影响着学生。所以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少讽刺贬低。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维护其自尊心,使其身心健康。另外,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其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3、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讨论氛围对不善于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其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民主、热烈的讨论气氛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充分认识和理解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和年级差异由于青春期的提前到来,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也发生了剧变。心理上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4、从五年级到六年级,其自我意识发生深刻变化。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成人感的增强和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分化和自我塑造能力加强。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但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水平还不高,不稳定,不全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顺利解决该时期的问题和困惑。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 ,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我们要精心备课,不断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

15、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附:原始材料: 访谈时间:209.3 地点:归义小学 对象:10名数学教师过程:甲:你在课堂教学中,在时间安排上遇到那些困惑?乙:在公式的推导和利用公式计算时,哪个用的时间多或少掌握不准。甲:在课堂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吗?乙:如果面向每个差生的话,教学任务就完不成,所以做不到面向全体。甲:在课堂提问中,是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回答?乙:对于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形成放的时间多一些,这样避免学生机械地套用公式。在课堂上应该面向全体,并不等于每个差生都顾及到,在提问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问卷时间:2009.3 地点:归义小学 对象:10名数学教师过程:1.面对课堂提问,学生的主要的心理反应有哪些?.(1)好奇心(2)表现心理(3)应答,反馈的心理(4)保守心理(5)怯懦心理(6)自弃心理2.各层次学生面对易适中难各层次问题的心理反应。问题类别难易辨别喜欢与否学生类别策略性问题程序性问题3.在各类课堂提问中受挫的心理反应。(1)没什么(2)不好意思(3)以后不举手结论:面对课堂提问,大多数学生是应答,反馈心理,少数学生保守心理。个别学生是怯懦心理。各层次学生面对各层次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