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重点整理.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13348445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8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方剂学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方剂学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方剂学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方剂学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重点整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方剂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堪称我国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方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E 外台秘要D 千金要方D普济方2. 被后世医家推崇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E和剂局方3. 方剂发展史上开后世方论之先河的是()A 祖剂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E 普济方4. 将治法归类总结为“八法”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程钟龄 C张景岳 D朱橚5. 最早提出方剂治法的医书是( )A 内经 B 伤寒论 C 医学心悟 D药对 E 医方集解E徐之才6. 首次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家是(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吴昆 D徐

2、之才7. 首开方剂功能分类法的方剂学著作是()E陈藏器)A 成方切用E 医方集解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8. 补益药的服用时间宜()A 食后服B 食前服C 临卧服D 平旦服E 空腹服二、多项题1. 构成中医学“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 )( )( )( )A以法治方 B 以法组方 C以法遣方 D以法类方2. 下列适用于“消法”范畴的有( )( )( )( )( )A 水湿内停 B 痰饮不化 C 饮食停滞 D 气滞血瘀 E 疳积虫积3. 下列属于“十剂” 范畴的有( )( )( )( )( )E以法释方 A轻B滑C因D涩E宣4. 下列方书中以病证分类的是( )( )( )( )

3、( )A五十二病方 B外台秘要E普济方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5. 关于使药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 )( )A引领方中诸药以达特定病所C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B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作用D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E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6. 下列属于药量加减变化的是( )( )( )( )( )A 麻黄汤与三拗汤C 理中丸与人参汤E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B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D 抵当汤与抵当丸7. 汤剂的优点是 ( )( )( )( )( )A吸收快 B药效发挥迅速 C便于随证加减 D节省药材 E便于携带8. 丸剂的特点有( )( )( )( )( )A吸收较快B药效持久C节省药

4、材D便于携带E体积小9. 内服膏剂分哪几种( )( )( )( )( )A流浸膏B软膏C煎膏D硬膏E浸膏三、填空1.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是 东汉,作者是张仲景。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 我国现存的古籍中最大的方书是普济方。4. “八法”是指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 八种治法。5. “七方”包括 大、小、缓、急、奇、偶、复 。6. 首次提出“十剂”名称的方书是伤寒明理论。7. 张景岳提出的“八阵”是指_补、和、攻、散、寒、热、固、因_。8. 方剂的组方原则是君、臣、佐、使。 9. 丸剂分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解表剂习题四种类型。一、单项选

5、择题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D 外感风寒,内有寒饮 E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2.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D发汗祛湿 ,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3.桂枝汤的服法是(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B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C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D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E温服一升,日三服。4体现“分经论治”药物配伍特点的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止嗽散 C九味羌活汤 D桂枝汤 E败毒散5用于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者,首选何

6、方( )A香苏散 B小青龙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参苏饮6. 小青龙汤的功效是()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D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E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7医学心悟:“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所指何方( )A桂枝汤 B止嗽散 C荆防败毒散 D再造散 E桑菊饮8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的代表方是( )A麻黄汤 B定喘汤 C华盖散 D射干麻黄汤 E正柴胡饮9. 清宣降并用的方剂是(A 柴葛解肌汤 B 桑菊饮E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C 小青龙汤D 九味羌活汤 10.患者发热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

7、,苔微黄,脉浮数。治宜选用( )A麻黄汤B 桂枝汤C银翘散D桑菊饮E败毒散11用于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是( )A升麻葛根汤 B柴葛解肌汤 C竹叶柳蒡汤 D普济消毒饮 E败毒散12.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作用论述,以下那一项是错误的( )A 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B 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C 滋汗源,不致汗之无汗 D 调补正气,防邪深入13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的方剂是( )E纯为补虚而设A 桑菊饮B当归六黄汤C葱白七味饮D加减葳蕤汤E仓廪散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不能使用麻黄汤的情况有( )( )( )( )( )A外感表虚自汗 B外感表实无汗 C疮家 D衄家2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药对是(

8、)( )( )( )( )E尺脉微或迟A桂枝与芍药D芍药与生姜B桂枝与生姜E大枣与生姜C芍药与大枣3. 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是( )( )( )( )( )A 银花4. 桑菊饮的君药是(A 菊花 B 连翘B连翘C荆芥穗D淡豆豉E竹叶)C 桑叶D 薄荷E 杏仁5. 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有( )( )( )( )( )A 桔梗 B薄荷 C连翘 D甘草6组成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 )( )( )(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小青龙汤 D麻杏甘石汤E苇根E九味羌活汤7. 九味羌活汤与柴葛解肌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A羌活 B细辛 C白芷 D黄芩8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 )

9、( )( )( )( )A扶助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E甘草C补中益气 D大补元气E以上均不是9. 败毒散的功效有( )( )( )( )( )A散寒除湿B理气化痰C益气解表D发汗祛湿E解肌清热二、填空1. 解表剂分表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扶正解三类。2.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久煎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3. 银翘散的煎煮时不宜。4. 败毒散的主治病证是。5. 参苏饮主治6.大青龙汤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证。第二章 泻下剂习题一、单选题1.治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方选( )A 小承气汤 B白虎汤 C定痫丸 D大黄牡丹汤E大承气汤2患者下利清水,色纯

10、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首选(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葛根芩连汤 E 增液承气汤3温脾汤的组成是由附子、干姜、甘草加下例哪组药物组成()A 人参、大黄、白术D 人参、大黄、枳实B 人参、大黄、当归E 人参、芒硝、厚朴C 人参、大黄、芒硝、当归4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A 五仁丸 B 济川煎 C 增液承气汤 D 麻子仁丸E 调胃承气汤5. 济川煎的君药是( ) A 当归B牛膝C枳壳D 肉苁蓉E升麻6黄龙汤中配伍桔梗的意义是( )A 升提肺气 B 载药上行C 宣肺化痰 D 祛痰止咳 E 宣肺利气二、多选题1.大承气汤主治症有 ( )( )(

11、)( )( )A痞 B满 C燥 D实E利2. 组成中含有大黄、芒硝的方剂是( )( )( )( )(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黄牡丹汤 E温脾汤三、填空1大陷胸汤功用为2. 麻子仁丸主治泻热逐水胃肠燥热 、 脾约便秘证升麻。3济川煎中具有升清阳作用的药物是和解剂。一、单项选择题单选题1. 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症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宜选用( )A 蒿芩清胆汤 B 小柴胡汤 C 四逆散 D 逍遥散 E 大柴胡汤2.大柴胡汤的功效是( )A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B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D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E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3.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

12、 )A 和解少阳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 解表清里D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4.四逆散的组成为( )A柴胡、枳实、杏仁、甘草C柴胡、枳壳、杏仁、甘草E柴胡、枳壳、芍药、干姜B柴胡、枳实、白芍、甘草D柴胡、枳实、白芍、干姜 5.逍遥散的君药是( )A 柴胡 B 白芍6.证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选( )C 当归D 白术E 茯苓A黄连汤B生姜泻心汤C半夏泻心汤D痛泻要方E枳实芍药散7. 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B.蒿芩清胆汤E.逍遥散C.大柴胡汤8.葛根芩连汤的君药是A 葛根 B 黄芩 C 黄连 D 甘草 E 银花9.防风通圣散的

13、功用是A 疏风解表 B 清热通里 C 清热解表 D 疏风通里 E 疏风解表 清热通里二、多项选择题1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A柴胡 B黄芩 C半夏 D生姜2.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有( )( )( )( )( )A伤寒少阳证 B热入血室证 C黄疸 D疟疾3.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A陈皮 B枳壳 C青黛 D柴胡4.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用意是( )( )( )( )( )E甘草E内科杂病见少阳证者E甘草A胜湿B止泻C散肝郁D舒脾气E脾经引经药三、填空1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2四逆散主治_手足不温_之“四逆”证。3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宜用_小柴胡汤_。4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治宜选方_逍遥散_。5.被誉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的方剂是_小柴胡汤_。6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_寒热并用以和阴阳 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 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_。7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去_人参 甘草_,加_大黄 枳实 芍药_而成。8.葛根芩连汤主治_表证未解 邪热入里_。9.疏凿饮子主治_阳水实证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